挤压成形装置、模面平行度和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

文档序号:8351640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挤压成形装置、模面平行度和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树脂材料对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的挤压成形装置以及用于对挤压成形装置的模面平行度和装模高度进行调整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利用树脂材料对半导体芯片等进行挤压成形的情况下,要求提高成形品的生产率。还要求高效地提高挤压成形装置整体的设置空间。
[0003]为了响应这样的要求,在日本特开2010-94931号公报(专利文献I)所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层叠配置有两个挤压成形用模具,并设有用于使两个模具各自的上模和下模的模面合模的模开闭部件。该模开闭部件包括齿条和小齿轮。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还设有厚度调整机构,该厚度调整机构能够应对向各模具供给的基板的厚度。
[0004]具有层叠配置有上述两个挤压成形用模具的模塑机构部的模塑单元(挤压成形装置)的装配在常温的气氛下(低温状态)进行。此时,使两个模具的装模高度40 (参照后述的图4、图14) 一致(为同一高度)。另外,如图4(图14)所示,装模高度40是指各挤压成形用模具的高度(在合模状态下上下两模的高度)。
[0005]但是,在利用该装模高度40 —致的两个挤压成形用模具进行挤压成形的情况下,该各模具被加热(成为高温状态),具有层叠配置有上述两个挤压成形用模具的模塑机构部的模塑单元(挤压成形装置)的各机构及各部(以彼此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发生热膨胀,因此上下配置的两个挤压成形用模具的装模高度变得不同。特别是,在配置有所需的多个模塑单元的挤压成形装置中,各模塑单元的热量相互影响,因此该装模高度不同的倾向较明显。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49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_7]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但是,对于专利文献I所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为了调整两个模具的模面平行度,或者为了调整上述的装模高度,需要分解由齿条和小齿轮构成的模开闭机构,为此,需要使模塑单元和与该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分离。结果,无法充分谋求提高利用挤压成形装置成形的成形品的生产率。
[0009]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谋求提高成形品的生产率的挤压成形装置以及用于调整该挤压成形装置的模面平行度的方法。
[0010]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谋求提高成形品的生产率的挤压成形装置以及用于调整该挤压成形装置的装模高度的方法。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本发明的挤压成形装置包括利用树脂材料对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用的模塑单元以及与该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
[0013]上述的模塑单元包括:第I成形模,其具有第I上模和第I下模;第2成形模,其与第I成形模沿上下方向层叠配置,具有第2上模和第2下模;上部固定模板,第I成形模的第I上模固定于该上部固定模板;下部固定模板,其设在上部固定模板的下方;中间板,其设在第I成形模的第I下模和第2成形模的第2上模之间,该第I成形模的第I下模和第2成形模的第2上模固定于该中间板,并且被设为能够相对于上部固定模板和下部固定模板沿上下方向移动;滑板,其以将第2成形模的第2下模固定于该滑板的状态设置,并且被设为能够相对于上部固定模板和下部固定模板沿上下方向移动;合模机构,其用于对第I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施加所需要的合模力;传递机构,其用于将合模机构的合模力传递给滑板和中间板;连接部,其用于连接传递机构和中间板;调整机构,其设在连接部上,用于调整第I成形模的模面和第2成形模的模面之间的模面平行度或者用于调整装模高度。
[0014]上述调整机构包括:上侧构件;下侧构件;轴,其贯通上侧构件和下侧构件,具有位于上侧构件内的第I部分和位于下侧构件内的第2部分,在轴的第I部分形成有第I外螺纹部,在轴的第2部分形成有第2外螺纹部,该第2外螺纹部的方向和螺距中的至少一者与第I外螺纹部的方向和螺距中的至少一者不同,通过使轴旋转,能够调整上侧构件与下侧构件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调整模面平行度或者能够调整装模高度。
[0015]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能够沿着与模塑单元和相邻的单元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轴进行操作而使该轴进行旋转,从而不用使模塑单元与相邻的单元分离就能够调整模面平行度或者能够调整装模高度。
[0016]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调整机构由肘杆机构构成,包括:第I连杆构件,其用于使滑板移动;第2连杆构件,其用于使中间板移动;第3连杆构件,其具有第I端和第2端,该第I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相对于上部固定模板和下部固定模板不动的固定构件,该第2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I连杆构件连接,第2连杆构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第I端与第2端之间的中点位置;第4连杆构件,其用于连接第3连杆构件和合模机构。
[0017]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相邻的单元包括装载单元、卸载单元和其他的模塑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该装载单元用于分别向第I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供给嵌入构件和树脂材料,该卸载单元包括用于分别自第I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取出成形品的机构以及用于收容成形品的收容部。
[0018]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包括多个模塑单元,多个模塑单元以彼此能够结合/分离的方式设置。
[0019]本发明的模面平行度的调整方法用于调整挤压成形装置的模面平行度,该挤压成形装置包括模塑单元和与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用于利用树脂材料对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
[0020]上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向第I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供给嵌入构件和树脂材料的步骤,该第I成形模具有第I上模和第I下模,该第2成形模层叠配置在第I成形模的下方,具有第2上模和第2下模;利用设在用于连接传递机构和中间板的连接部上的调整机构对第I成形模的模面和第2成形模的模面之间的模面平行度进行调整的步骤,该传递机构用于传递合模机构的合模力,该中间板设在第I成形模的上述第I下模与上述第2成形模的上述第2上模之间。
[0021]在上述的调整模面平行度的步骤中,沿着与模塑单元和相邻的单元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轴进行操作而使该轴进行旋转,从而调整模面平行度,该轴具有第I外螺纹部和第2外螺纹部,该第I外螺纹部和第2外螺纹部彼此的方向和螺距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0022]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的模面平行度的调整方法中,不用使上述模塑单元与相邻的单元分离就可调整模面平行度。
[0023]本发明的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用于调整挤压成形装置的装模高度,该挤压成形装置包括模塑单元和与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用于利用树脂材料对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
[0024]上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向第I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供给嵌入构件和树脂材料的步骤,该第I成形模具有第I上模和第I下模,该第2成形模层叠配置在第I成形模的下方,具有第2上模和第2下模;利用设在用于连接传递机构和中间板的连接部上的调整机构对第I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的装模高度进行调整的步骤,该传递机构用于传递合模机构的合模力,该中间板设在第I成形模的第I下模与第2成形模的第2上模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