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9361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层压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在层压装置中,改善压接辊相对于基板以及薄膜的按压力的均匀性。层压装置具备第一压接辊以及比第一压接辊靠上方配置的第二压接辊,该第二压接辊构成为能够向接近第一压接辊的方向(第一方向)以及远离第一压接辊的方向(第二方向)移动。层压装置还具备:支承辊,其用于在比第一压接辊靠下方的位置支承第一压接辊;加压辊,其设于比第二压接辊靠上方的位置,该加压辊构成为能够向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移动,并且构成为通过向第一方向移动而能够向第一压接辊侧按压第二压接辊;以及驱动机构,其用于使加压辊向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移动。
【专利说明】
层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薄膜压接于基板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已知有使用一对压接辊将包含感光材料(感光胶)的薄膜压接于基板的单面或双面的层压装置。在层压装置中,在向一对压接辊之间供给基板的同时,向基板的至少一方的面供给薄膜,并利用一对压接辊夹持基板以及薄膜,一边使一对压接辊朝向基板侧作用规定的按压力,一边进行加热,由此将薄膜压接于基板。通过使这样压接有薄膜的基板曝光,在该基板上形成导电图案等。
[0003]通常,使用气缸等致动器,对支承在压接辊的两端设置的轴承的轴承壳体作用朝向压接辊的按压力。在这种通常的层压装置中,由于相对于一对压接辊的两端部朝向基板侧施加按压力,因此,在处理厚度比较大的基板的情况下,以基板的两端的缘部为支点而在一对压接辊中产生弯曲力矩(以下也称为第一弯曲力矩)。其结果是,压接辊变形为,其中央部比两端部远离基板的拱状。通过这样的变形,在压接辊延伸的方向上压接辊作用于基板以及薄膜的按压力变得不均匀。
[0004]鉴于这种情况,开发出使压接辊以如下的方式作用按压力的技术:在产生第一弯曲力矩的同时,还产生与第一弯曲力矩相反的方向的第二弯曲力矩(例如下述的专利文献
1、2)。根据这种技术,第一弯曲力矩与第二弯曲力矩彼此抵消压接辊的弯曲的影响,因此,降低压接辊的弯曲,改善按压力的不均匀性。另外,作为其它的方法,还考虑有如下的方法:通过以随着从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外径变大的方式形成压接辊,使变形为拱状的压接辊的形状与基板及薄膜的形状均匀地接触,从而改善按压力的不均匀性。这种形状的辊被称为凸面辊。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25638号
[000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141142号
[0009]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0]然而,在产生第二弯曲力矩的方法中,并不能完全消除压接辊的变形,因此,期望进一步改善按压力的均匀性。另外,使用凸面辊的方法要求高度的加工精度,因此,不容易制造,其结果是,实际上难以获得按压力的均匀化效果。此外,在层压装置中,由于在压接辊上附着污垢、异物(例如感光胶),因此,需要定期地进行压接辊的更换。期望这种更换作业容易且安全、以及迅速地进行。然而,现有的压接辊因其构造而具有比较大的重量,因此,必须足够注意安全地进行作业,并且,在压接辊冷却至某一程度的温度之前无法进行更换作业。另外,也考虑通过使压接辊大口径化并提高刚性来抑制压接辊的变形,但考虑上述的更换作业的作业性以及安全性时,压接辊的大口径化存在极限。因此,通过使压接辊大口径化来抑制压接辊的变形是不现实的。

【发明内容】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2]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的,例如能够作为以下方式来实现。
[0013]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用于使薄膜压接于基板的层压装置。该层压装置具备一对压接辊。一对压接辊包括:位置被固定的第一压接辊;以及比第一压接辊靠上方配置的第二压接辊,该第二压接辊构成为能够向接近第一压接辊的方向以及远离第一压接辊的方向移动,该一对压接辊将基板以及薄膜夹在第一压接辊与第二压接辊之间,使薄膜压接于基板。层压装置还具有:与第一压接辊平行地设置在比第一压接辊靠下方的位置的支承辊,该支承辊用于支承第一压接辊;与第二压接辊平行地设置在比第二压接辊靠上方的位置的加压辊,该加压辊构成为,能够向第二压接辊接近第一压接辊的方向即第一方向、以及第二压接辊远离第一压接辊的方向即第二方向移动,并且构成为通过向第一方向移动而能够向第一压接辊侧按压第二压接辊;以及驱动机构,其用于使加压辊向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移动。
[0014]根据上述层压装置,通过使加压辊向第一方向(第二压接辊接近第一压接辊的方向)移动而使第二压接辊接近基板,并且在第一压接辊与第二压接辊之间向基板以及薄膜施加按压力,能够使薄膜压接于基板的双面或单面。此时,由于加压辊以及支承辊不会与薄膜接触,因此通常无需进行更换作业。因此,不使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大口径化,而是通过使加压辊以及支承辊大口径化来提高刚性,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变形,使按压力均匀化。即,能够使零件更换的作业性与按压力的均匀化同时实现。而且,由于加压辊以线的方式按压第二压接辊,因此,与将第二压接辊的端部朝向基板按压的情况相比,能够获得均匀的压力分布。此外,无需为了将按压力均匀化而使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大口径化,因此,换言之,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直径也可以减小,因此,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延伸的方向上的薄膜压接时的线压增高。其结果是,能够以更小的按压力将薄膜压接于基板。此外,由于能够使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小径化、换言之轻型化,因此,能够容易且安全地进行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装卸作业。而且,通过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小径化而使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热容量变小,因此,在层压装置的运转停止后,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温度迅速地下降。因此,能够在层压装置的运转停止后尽早地进行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装卸作业。
[0015]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支承辊配置为与第一压接辊接触。也可以是,加压辊至少在加压辊向第一方向移动后的状态下与第二压接辊接触。也可以是,一对压接辊在第一压接辊与第二压接辊之间直接夹住基板以及薄膜,使薄膜压接于基板。根据上述方式,理想地实现第一方式的效果。
[0016]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支承辊在支承辊的内部具备第一加热机构。也可以是,加压辊在加压辊的内部具备第二加热机构。根据上述方式,能够通过间接加热对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进行加热。与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具备加热机构的情况相比,上述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小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直径,并且使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温度迅速地下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与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小径化相伴的第一方式的效果。
[0017]作为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第三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层压装置具备施力机构,该施力机构通过将第二压接辊向加压辊侧推压,从而用于维持第二压接辊与加压辊接触的状态。根据上述方式,即便在加压辊向第二方向(第二压接辊远离第一压接辊的方向)移动后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第二压接辊与加压辊接触的状态,因此,加压辊所具备的加热机构的热量始终被传递至第二压接辊。因此,能够利用加压辊所具备的加热机构有效地对第二压接辊进行间接加热。而且,即便在使薄膜压接于第一基板之后使加压辊向第二方向移动后的情况下,第二压接辊的温度也不会下降。即,在紧接着第一基板而使薄膜压接于第二基板时,不需要用于使第二压接辊的温度再次上升的时间。因此,能够有效地实施薄膜压接工序,制造效率高。换言之,即便如第三方式那样采用间接加热方式,也能够连续地对基板进行层压处理,能够实现与直接加热方式同等的生产率。
[0018]作为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在第二方式至第四方式中任一种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层压装置具备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用于保持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并且在保持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状态下,能够与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一起从层压装置拆卸或者向层压装置安装。根据上述方式,当薄膜所包含的感光胶在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上附着规定量等而需要更换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时,能够将保持构件从层压装置拆卸,容易地同时更换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更换作业。
[0019]作为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层压装置具备:第一张紧辊和第二张紧辊;架设在第一压接辊与第一张紧辊之间的第一环状平带;以及架设在第二压接辊与第二张紧辊之间的第二环状平带。根据上述方式,利用驱动机构使加压辊向第一方向(第二压接辊接近第一压接辊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环状平带以及第二压接辊接近基板,并且在第一环状平带与第二环状平带之间向基板以及薄膜施加按压力,能够使薄膜压接于基板的双面或单面。而且,当感光胶在第一环状平带或第二环状平带上附着规定量时,能够仅更换第一环状平带或第二环状平带。即,不需要更换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作业。在压接辊与薄膜接触的现有方式中,为了不使层压处理长时间地中断,需要预先准备好预备的压接辊,并对每个压接辊进行更换。另一方面,环状平带的更换作业较为容易,且无需较长的时间。因此,在需要更换环状平带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更换环状平带而再次开始层压处理。即,只要预先准备好预备的环状平带,就无需长时间地中断层压处理。与压接辊相比,环状平带非常廉价,因此,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应准备的预备品所涉及的成本。
[0020]作为本发明的第七方式,在第六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支承辊在支承辊的内部具备第一加热机构。也可以是,加压辊在加压辊的内部具备第二加热机构。根据上述方式,实现与第三方式同样的效果。
[0021 ]作为本发明的第八方式,在第七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层压装置具备施力机构,该施力结构通过将第二压接辊向加压辊侧推压,从而用于维持第二环状平带与加压辊接触的状态。根据上述方式,加压辊所具备的加热机构的热量始终被传递至第二环状平带。因此,实现与第四方式同样的效果。
[0022]作为本发明的第九方式,在第六方式至第八方式中任一种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层压装置具备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将第一压接辊、第二压接辊、第一张紧辊以及第二张紧辊保持为如下的位置关系:使第一环状平带以及第二环状平带的张力保持为层压装置运行时所需的张力。根据上述方式,通过将第一压接辊、第二压接辊、第一张紧辊以及第二张紧辊装配于保持构件,从而自然地实施第一环状平带以及第二环状平带的张紧调整。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环状平带以及第二环状平带的更换作业。
[0023]作为本发明的第十方式,在第九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保持构件构成为,在保持有第一压接辊、第二压接辊、第一张紧辊以及第二张紧辊的状态下,能够与第一压接辊、第二压接辊、第一张紧辊以及第二张紧辊一起从层压装置拆卸或者向层压装置安装。根据上述方式,当感光胶在第一环状平带或第二环状平带上附着规定量而需要更换第一环状平带或第二环状平带时,将第一压接辊、第二压接辊、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一环状平带、第二环状平带以及保持构件从层压装置拆卸,从而能够容易地更换第一环状平带或第二环状平带。
[0024]作为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十方式中任一种方式的基础上,也可以是,第一压接辊的外径比支承辊的外径小。也可以是,第二压接辊的外径比加压辊的外径小。根据上述方式,能够使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轻型化,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装卸。而且,通过使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直径变小,从而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所延伸的方向上的薄膜压接时的线压变高,因此,能够以更小的按压力将薄膜压接于基板。
[0025]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层压装置之外,还能够以如下的各种方式来实现:第一压接辊、第二压接辊、第一张紧辊、第二张紧辊、第一环状平带以及第二环状平带的组合;该组合与上述保持构件的组合;第一压接辊、第二压接辊与上述保持构件的组合;使薄膜压接于基板的方法等。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层压部(非压接时)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
[0027]图2是示出层压部(压接时)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
[0028]图3是示出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装卸方法的说明图。
[0029]图4是示出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装卸方法的说明图。
[0030]图5是示出第一压接辊以及第二压接辊的装卸方法的说明图。
[0031]图6是示出作为第二实施例的层压部(非压接时)的简要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A.第一实施例:
[0033]对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层压装置进行说明。该层压装置具备:使薄膜压接于基板的层压部10;搬运基板的基板搬运装置;以及搬运薄膜的薄膜搬运装置。关于基板搬运装置以及薄膜搬运装置,能够应用众所周知的各种装置,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层压部10进行说明,并且在附图中仅示出层压部10。图1示出层压部10的简要结构。图1(b)是层压部10的主视图,在图1(b)中,层压部10的一部分以剖面示出。图1(a)是图1(b)所示的层压部10的A-A向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b)中,针对图1(a)所示的薄膜引导件65、66以及薄膜F(详见后述)而省略图示。如图l(a)、(b)所示,层压部10具备一对压接辊、即第一压接辊20及第二压接辊30、第一张紧辊23及第二张紧辊33、第一环状平带24及第二环状平带34、支承辊40、加压辊50、驱动机构61、62、以及保持构件70。
[0034]第一压接辊20沿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形成,并被设于第一压接辊20的两端的一对轴承21、22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二压接辊30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第一压接辊20的上方处与第一压接辊20平行地配置。该第二压接辊30被设于其两端的一对轴承31、32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压接辊20的位置被固定,而第二压接辊30构成为能够向接近第一压接辊20的方向(也称为第一方向)以及远离第一压接辊20的方向(也称为第二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为铅垂方向。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压接辊30的移动方向不限于铅垂方向,第二压接辊30的移动可以是朝向接近第一压接辊20的方向以及远离第一压接辊20的方向的任意移动。图1中示出第二压接辊30向远离第一压接辊20的方向移动后的状态。用于使第二压接辊30移动的结构见后述。
[0035]第一张紧辊23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压接辊20分离,在铅垂方向上配置在比第一压接辊20稍微靠下方的位置。在第一张紧辊23与第一压接辊20之间架设有第一环状平带24。第二张紧辊33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二压接辊30分离,在铅垂方向上配置在比第二压接辊30稍微靠上方的位置。在第二张紧辊33与第二压接辊30之间架设有第二环状平带34。
[0036]支承辊40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第一压接辊20的下方与第一压接辊20平行地配置。支承辊40被设于其两端的一对轴承41、42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41、42的位置被固定,其结果是,支承辊40的位置也被固定。上述支承辊40经由第一环状平带24而支承第一压接辊20。在支承辊40的内部,沿着支承辊40延伸的方向设有作为加热机构的加热器45。第一环状平带24以与第一压接辊20和支承辊40这两者接触的状态配置在第一压接辊20与支承辊40之间。因此,加热器45的热量被传递至第一环状平带24以及第一压接辊20。
[0037]加压辊50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并在第二压接辊30的上方与第二压接辊30平行地配置。加压辊50被设于其两端的一对轴承51、52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51、52分别被轴承壳体53、54支承。在加压辊50的内部,沿着加压辊50延伸的方向设有作为加热机构的加热器55。该加压辊50构成为能够沿上述的第一方向(第二压接辊30接近第一压接辊20的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第二压接辊30远离第一压接辊20的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在加压辊50的两端侧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机构61、62。驱动机构61、62向下方按压轴承壳体53、54。由此,轴承壳体53、54与轴承51、52—起沿着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引导件63、64向下方移动,与之相伴,支承于轴承51、52的加压辊50也向下方平移。如此,通过使加压辊50向第一方向(在此为下方)移动,能够使第二压接辊30以向第一压接辊20侧按压的方式移动。图1中示出加压辊50向第一方向移动前的状态。驱动机构61、62在本实施例中为气缸,但可以是马达等任意的致动器。
[0038]在上述的层压部10中,压接辊20、30、张紧辊23、33以及环状平带24、34被保持构件70保持。保持构件70具备:侧板71、72、引导件73、74、作为施力机构的弹簧75、76、支承板77、78、以及四个拉杆79a?79d。侧板71、72以在水平方向上对置的方式配置在比压接辊20、30靠外侧的位置。该侧板71、72通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拉杆79a?79d进行连结。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b)中为了提高压接辊20、30的目视确认性而省略了拉杆79a、79d的图示。
[0039]如图1(a)所示,在侧板72上形成有沿着铅垂方向形成的槽83、84。在本实施例中,槽83、84沿着铅垂方向相互平行地形成。另外,槽83、84从侧板72的上端形成至不到达下端的位置,且沿水平方向贯穿侧板72。在槽83中插入有支承第一压接辊20的轴承22和支承第二压接辊30的轴承32。在槽84中插入有支承第一张紧辊23的轴承26和支承第二张紧辊33的轴承36。在槽84中,在轴承26与轴承36之间插入有隔离件86。
[0040]侧板71具有与侧板72相同的形状,因此,在侧板71上形成有与槽83、84对应的槽81、82(图1中未图示)。在槽81中插入有支承第一压接辊20的轴承21和支承第二压接辊30的轴承31,在槽82中插入有支承第一张紧辊23的轴承25和支承第二张紧辊33的轴承35。在槽82中,在轴承25与轴承35之间插入有隔离件85(参照后述的图3(a))。
[0041 ] 根据上述的保持构件70,能够通过槽81?84来适当地定位压接辊20、30以及张紧辊23、33,并且,非常容易向层压部10装配压接辊20、30以及张紧辊23、33。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槽81?84以使环状平带24、34的张力保持为层压部10的运行时所需的张力的位置关系进行形成。因此,通过向槽81?84中插入架设了第一环状平带24的状态的第一压接辊20和第一张紧辊23、以及架设了第二环状平带34的状态的第二压接辊30和第二张紧辊33,从而自然地实施环状平带24、34的张紧调整。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环状平带24、34、压接辊20、30以及张紧辊23、33中的至少一者的更换作业。
[0042]另外,在保持构件70的侧板71、72的外侧设有支承板77、78。在支承板77、78上载置有在第二压接辊30的端部配置的轴承37、38。支承板77、78构成为能够沿着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棒状的引导件73、74上下移动。上述支承板77、78被配置在引导件73、74的下端部与支承板77、78之间的弹簧75、76朝向上方推压。弹簧75、76对支承板77、78朝向上方施加的弹力经由轴承37、38而传递至第二压接辊30,由此,如图1所示,第一压接辊20和第二压接辊30被保持为在铅垂方向上分离的位置关系。另外,由于第二压接辊30被弹簧75、76朝向上方、SP朝向加压辊50推压,因此,即便在驱动机构61、62没有向下方按压加压辊50的状态下,第二环状平带34也能够维持与加压辊50接触的状态。根据这种结构,加压辊50所具备的加热器55的热量始终被传递至第二环状平带34。
[0043]上述的保持构件70构成为,在保持着压接辊20、30和张紧辊23、33的状态下,能够与压接辊20、30和张紧辊23、33—起从层压部10拆卸或者向层压部10安装。具体而言,在用于载置保持构件70的设置板96上,设有在水平方向上沿与压接辊20、30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引导件94、95。保持构件70构成为,通过沿着该引导件94、95滑动而能够从层压部10拆卸,并且在规定的位置处被固定件(省略图示)固定位置。
[0044]在上述的层压部10中,如图1(a)所示,通过基板搬运装置(省略图示),将基板S送至第一压接辊20与第二压接辊30之间,并且通过薄膜搬运装置(省略图示),将薄膜F送至基板S的双面上。在图1(a)中,示出在基板S的行进方向的端部临时附着薄膜F而向压接辊20、30之间输送的样子。
[0045]而且,如图2所示,层压部10使驱动机构61、62驱动而使加压辊50向下方移动。由此,第二压接辊30被加压辊50按压而沿着槽81、83向下方移动。其结果是,向配置于第一压接辊20与第二压接辊30之间(更具体而言是第一环状平带24与第二环状平带34之间)的基板S以及薄膜F施加按压力,将薄膜F压接于基板S。在图2(a)中,示出薄膜F沿着在基板S的上下设置的薄膜引导件65、66而与基板S的输送同步地向基板S的双面供给的样子。如图所示,薄膜引导件65、66的位置被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图2(b)中省略了薄膜引导件65、66以及薄膜F的图示。压接有薄膜F的基板S在设于侧板71、72之间的辅助辊91、92上被搬运,进而在搬运辊93上被送出。搬运辊93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层压部10。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使薄膜F压接于基板S的双面的情况,层压部10也能够在使薄膜F仅压接于基板S的任一面的情况下使用。
[0046]在上述的层压部10中,由于薄膜F所包含的感光胶在压接动作时附着在与薄膜F接触的环状平带24、34上,因此,需要定期地更换环状平带24、34。以下说明上述更换时的步骤。更换作业在图1所示的状态、即加压辊50向第二方向(第二压接辊30远离第一压接辊20的方向)移动后的状态下进行。在更换作业中,首先,如图3所示,将搬运辊93从层压部10拆卸,确保保持构件70的拆卸路径。图3 (b)是与图1 (b)相当的图,但在此图示出拉杆79a、79d,相反地省略了一部分构成要素(驱动机构61、62等)的图示。图3(a)是图3(b)所示的层压部10的侧视图,但在图3(b)中图示出省略了图示的一部分构成要素(驱动机构61、62等)。
[0047]在拆卸搬运辊93之后,接着如图4所示,使保持构件70在装配有压接辊20、30、张紧辊23、33以及环状平带24、34的状态下滑动而从层压部10拆卸。图4(a)是与图3(a)相当的图。图4(b)是图4(a)的C-C向视图,也以双点划线显示支承辊40以及加压辊50。
[0048]在拆卸保持构件70之后,接着如图5所示,从保持构件70拆卸压接辊20、30、张紧辊23、33以及环状平带24、34。之后,能够从压接辊20、30以及张紧辊23、33容易地拆卸环状平带24、34并进行更换。当然,也能够根据需要来更换压接辊20、30、张紧辊23、33。在更换了环状平带24、34之后,按照与图3?5所示的步骤相反的步骤,将保持构件70以及搬运辊93装配于层压部10。
[0049]根据以上说明的具备层压部10的层压装置,支承辊40以及加压辊50不会与薄膜F接触,因此,通常不需要进行更换作业。因此,不使压接辊20、30大口径化,而是通过使支承辊40以及加压辊50大口径化来提高刚性,由此能够抑制压接辊20、30的变形,使朝向基板的按压力均匀化。即,能够使部件更换的作业性与按压力的均匀化同时实现。此外,加压辊50以线的方式按压第二压接辊30,由此使薄膜F压接于基板S,因此,与按压第二压接辊30的端部的现有方法相比,能够获得均匀的压力分布。此外,无需为了使按压力均匀化而使压接辊20、30大口径化,因此,换言之,压接辊20、30的直径也可以减小,因此,压接辊20、30延伸的方向上的薄膜压接时的线压增高。其结果是,能够以更小的按压力将薄膜F压接于基板S。此夕卜,具备层压部10的层压装置中,能够使压接辊20、30小径化、换言之轻型化,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压接辊20、30的装卸作业。而且,由于压接辊20、30的热容量变小,因此,在层压装置的运转停止后,压接辊20、30的温度迅速地下降。因此,能够在层压装置的运转停止后尽早进行压接辊20、30的装卸作业。
[0050]另外,由于层压部10在支承辊40以及加压辊50的内部具备加热器45、55,因此,与在压接辊20、30的内部具备加热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减小压接辊20、30的直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与上述的压接辊20、30的小径化相伴的效果。
[0051]另外,根据层压部10,即便在驱动机构61、62没有向下方按压加压辊50的状态下,也维持第二环状平带34与加压辊50接触的状态。因此,利用加压辊50所具备的加热器55,能够有效地对第二环状平带34进行间接加热。而且,在使薄膜F压接于第一基板S之后,即便使加压辊50向第二方向(第二压接辊30远离第一压接辊20的方向)移动,第二环状平带34的温度也不会下降。即,在使薄膜F压接于紧接着第一基板S被处理的第二基板S时,无需用于使第二环状平带34的温度再次上升的时间。因此,能够有效地实施薄膜压接工序,制造效率高。即,即便如上述那样采用间接加热方式,也能够实现与直接加热方式同等的生产率。
[0052]此外,根据层压部10,能够将保持有压接辊20、30、张紧辊23、33以及环状平带24、34的状态的保持构件70作为一个单元从层压部10拆卸,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压接辊20、30、张紧辊23、33以及环状平带24、34中的至少一者需要更换时的更换作业。而且,由于薄膜F所包含的感光胶仅附着于环状平带24、34而不会附着于压接辊20、30,因此,在附着有感光胶时,仅更换环状平带24、34即可。环状平带24、34的更换作业较为容易且不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需要更换环状平带24、34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更换环状平带24、34而再次开始层压处理。即,只要预先准备好预备的环状平带24、34,就无需长时间地中断层压处理。另一方面,在压接辊与薄膜接触的现有方式中,为了不使层压处理长时间地中断,需要预先准备好预备的压接辊,并对每个压接辊进行更换。如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预先准备环状平带24、34作为预备品即可,无需预先准备压接辊。由于与压接辊相比而环状平带24、34非常廉价,因此,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应准备的预备品所涉及的成本。
[0053]B.第二实施例:
[0054]图6示出作为第二实施例的层压装置110的简要结构。图6对应于图1,在图6中,针对与作为第一实施例的层压部1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图6中省略了薄膜引导件65、66以及薄膜F的图示。以下,关于层压装置110,仅对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点进行说明。层压装置110不具有张紧辊23、24以及环状平带24、34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即,层压装置110具有第一压接辊20与支承辊40接触且第二压接辊30与加压辊50接触的结构,通过第一压接辊20和第二压接辊30直接地(S卩,不夹设其它的构成要素)夹住基板S以及薄膜F,从而将薄膜F压接于基板S。因此,弹簧75、76对第二压接辊30向加压辊50侧推压,从而维持第二压接辊30与加压辊50接触的状态。另外,由于上述的不同点,因而层压装置110的保持构件170不具有槽83、84。另外,层压装置110不具有隔离件85、86和辅助辊92。关于其它点,层压装置110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0055]根据上述的层压装置110,理想地实现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环状平带24、34的效果以外的效果。而且,由于第一压接辊20与支承辊40接触,第二压接辊30与加压辊50接触,因此,从加热器45、55向压接辊20、30的热传递效率提高。
[0056]以上,基于若干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用于容易理解本发明,而非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基础上能够加以变更、改良,并且本发明当然也包含其等价物。另外,在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或者实现效果的至少一部分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组合或省略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所记载的各构成要素。例如,可以取代将加热器45设置在支承辊40的内部而将加热器45设置在第一压接辊20的内部,也可以取代将加热器55设置在加压辊50的内部而将加热器55设置在第二压接辊30的内部。这种结构也可以理想地实现获得均匀的压力分布这样的效果。
[0057]附图标号说明
[0058]10、110…层压部
[0059]20…第一压接辊
[0060]21、22 …轴承[0061 ] 23…第一张紧辊
[0062] 24…第一环状平带
[0063]25、26 …轴承
[0064]30…第二压接辊
[0065]31、32、35、36、37、38 …轴承
[0066]33…第二张紧辊
[0067]34…第二环状平带
[0068]40…支承辊
[0069]41、42 …轴承
[0070]45...加热器
[0071]50...加压辊
[0072]51、52 …轴承
[0073]53、54…轴承壳体
[0074]55...加热器
[0075]61、62…驱动机构
[0076]63、64…引导件
[0077]65、66…薄膜引导件
[0078]70、170…保持构件
[0079]71、72 …侧板[0080 ]73、74...引导件
[0081]75、76 …弹簧
[0082]77、78…支承板
[0083]79a ?79d...拉杆
[0084]81、82、83、84...槽
[0085]85、86…隔离件
[0086]91、92…辅助辊
[0087]93…搬运辊
[0088]94、95…引导件
[0089]96...设置板
[0090]S…基板
[0091]F...薄膜
【主权项】
1.一种层压装置,其用于使薄膜压接于基板,其中, 所述层压装置具备: 一对压接辊,其包括位置被固定的第一压接辊以及比所述第一压接辊靠上方配置的第二压接辊,所述第二压接辊构成为,能够向接近所述第一压接辊的方向以及远离所述第一压接辊的方向移动,所述一对压接辊用于将所述基板以及所述薄膜夹在所述第一压接辊与所述第二压接辊之间,使所述薄膜压接于所述基板; 支承辊,其与所述第一压接辊平行地设置在比该第一压接辊靠下方的位置,用于支承所述第一压接辊; 加压辊,其与所述第二压接辊平行地设置在比该第二压接辊靠上方的位置,所述加压辊构成为,能够向所述第二压接辊接近所述第一压接辊的方向即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压接辊远离所述第一压接辊的方向即第二方向移动,并且构成为通过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而能够向所述第一压接辊侧按压所述第二压接辊;以及 驱动机构,其用于使所述加压辊向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辊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压接辊接触, 所述加压辊至少在该加压辊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后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压接辊接触,所述一对压接辊在所述第一压接辊与所述第二压接辊之间直接夹住所述基板以及所述薄膜,使所述薄膜压接于所述基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辊在该支承辊的内部具备第一加热机构, 所述加压辊在该加压辊的内部具备第二加热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层压装置具备施力机构,该施力机构通过将所述第二压接辊向所述加压辊侧推压,从而用于维持所述第二压接辊与所述加压辊接触的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层压装置具备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第一压接辊以及所述第二压接辊,并且构成为,能够在保持有所述第一压接辊以及所述第二压接辊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压接辊以及所述第二压接辊一起从所述层压装置拆卸或者向所述层压装置安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层压装置具备: 第一张紧辊以及第二张紧辊; 第一环状平带,其架设在所述第一压接辊与所述第一张紧辊之间;以及 第二环状平带,其架设在所述第二压接辊与所述第二张紧辊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支承辊在该支承辊的内部具备第一加热机构, 所述加压辊在该加压辊的内部具备第二加热机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层压装置具备施力机构,该施力机构通过将所述第二压接辊向所述加压辊侧推压,从而用于维持所述第二环状平带与所述加压辊接触的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层压装置具备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将所述第一压接辊、所述第二压接辊、所述第一张紧辊以及所述第二张紧辊保持为如下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环状平带以及所述第二环状平带的张力被保持为所述层压装置运行时所需的张力。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构件构成为,在保持所述第一压接辊、所述第二压接辊、所述第一张紧辊以及所述第二张紧辊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第一压接辊、所述第二压接辊、所述第一张紧辊以及第二张紧辊一起从所述层压装置拆卸或者向所述层压装置安装。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压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压接辊的外径比所述支承辊的外径小, 所述第二压接辊的外径比所述加压辊的外径小。
【文档编号】B29C63/02GK105848856SQ201480070611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日
【发明人】三宅健, 高木俊博
【申请人】三荣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