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挤出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408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挤出机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挤出机头。
【背景技术】
[0002]复合薄膜对食品的保鲜和贮存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时作为冷冻食品包装袋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卫生性和安全性;被包装物的保护性;稳定性;作业性,即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可印刷性和热封性;商品性,即透明可显示内部物质,易于标准化、连续化生产,价格便宜。常用的用于包装冷冻食品的薄膜由HDPE与EVA进行复合,其中HDPE作为内层材料,EVA作为外层材料。它们之间的相互扩散能力强,易于结合,可以形成透明性复合薄膜,复合冷冻袋要求透明的条件;HDPE和EVA性能互补,HDPE物理机械性能均衡,易成型加工且成本低廉,无毒无味,耐高低温性能均较好,其缺点是热封性相对较差,印刷性差,EVA的柔韧性较好,粘合性高,有良好的热封性和可印刷性,其缺点是耐、耐油性差,所以HDPE与EVA复合使用可以在性能上扬长避短、互相补充。在加工薄膜过程中,都是通过挤出成型工艺来完成,在加工过程中,共挤出头是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常见的共挤出头结构较为复杂、流道较长,熔体压力损失较大,导致薄膜的内外层膜间的粘合牢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共挤出机头,结构简单、流道较短,熔体压力损失小,大大提高了薄膜的内外层膜间的粘合牢度。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共挤出机头,包括机体、口模、压环、外芯棒、内芯棒、第一入料口、第二入料口、垫板、垫板压紧螺母、紧固螺母、口模调节螺钉,所述外芯棒同轴心套装在内芯棒上,所述内芯棒和外芯棒的同轴心设置有机体内,所述口模位于在外芯棒的一侧,所述口模通过压环紧贴在机体上,所述口模和内芯棒之间设置有口模间隙,所述压环通过口模调节螺钉连接在机体的端面,所述外芯棒和机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分流间隙和第二分流间隙,所述内芯棒和外芯棒之间设置有第三分流间隙和第四分流间隙,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一入料口和第二入料口,所述第一入料口和第二入料口均垂直机体轴线方向,并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入料口连通第三分流间隙,并且第一入料口通过第一管槽连通第四分流间隙,所述第二入料口连通第二分流间隙,并且第二入料口通过第二管槽连通第一分流间隙,所述第一分流间隙、第二分流间隙、第三分流间隙、第四分流间隙的另一端连接口模间隙,所述第一管槽呈半螺旋的流线型设置在内芯棒上,所述第二管槽呈半螺旋的流线型连续设置在外芯棒上,所述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的截面均为半圆形,并且半径沿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机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通过垫板压紧螺母紧贴在机体和外芯棒上,所述内芯棒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头,所述紧固螺母和螺纹头螺纹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的分流逐渐从周向过渡到轴向。
[0007]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压环通过口模调节螺钉连接在机体的端面,调节口模调节螺钉,可实现对口模间隙的调整,从而调整复合膜整体厚度。第一管槽呈半螺旋的流线型设置在内芯棒上,第二管槽呈半螺旋的流线型连续设置在内芯棒和外芯棒上,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的旋向相反,不但结构紧凑,而且加工方便。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的截面均为半圆形,并且半径沿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减少熔体压力的损失。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的分流逐渐从周向过渡到轴向,结构紧凑,实现流道变短。HDPE和EVA在口模间隙汇合后进行挤出,实现了 HDPE和EVA独立流动然后汇合的熔体流动方式,在机头内复合可以使熔体层在压力下贴合,有助于提高内外层膜间的粘合牢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流道较短,熔体压力损失小,大大提高了薄膜的内外层膜间的粘合牢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管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管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机体,2.口模,3.压环,4.外芯棒,5.内芯棒,6.第一入料口,7.第二入料口,8.垫板,9.垫板压紧螺母,10.紧固螺母,11.口模调节螺钉,12.口模间隙,13.第一分流间隙,14.第二分流间隙,15.第三分流间隙,16.第四分流间隙,17.第一管槽,18.第二管槽,19.螺纹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共挤出机头,包括机体1、口模2、压环3、外芯棒4、内芯棒5、第一入料口 6、第二入料口 7、垫板8、垫板压紧螺母9、紧固螺母10、口模调节螺钉Ilo所述外芯棒4同轴心套装在内芯棒5上,所述内芯棒5和外芯棒4的同轴心设置有机体I内。所述口模2位于在外芯棒4的一侧,所述口模2通过压环3紧贴在机体I上,所述口模2和内芯棒5之间设置有口模间隙12,所述压环3通过口模调节螺钉11连接在机体I的端面,调节口模调节螺钉11,可实现对口模间隙12的调整,从而调整复合膜整体厚度。所述外芯棒4和机体I之间设置有第一分流间隙13和第二分流间隙14,所述内芯棒5和外芯棒4之间设置有第三分流间隙15和第四分流间隙16。所述机体I上设置有第一入料口 6和第二入料口 7,所述第一入料口 6和第二入料口 7均垂直机体I轴线方向,并且呈对称设置,第一入料口 6用于HDPE的注入,第二入料口 7用于EVA的注入。所述第一入料口 6连通第三分流间隙15,并且第一入料口 6通过第一管槽17连通第四分流间隙16,所述第二入料口 7连通第二分流间隙14,并且第二入料口 7通过第二管槽18连通第一分流间隙13,所述第一分流间隙13、第二分流间隙14、第三分流间隙15、第四分流间隙16的另一端连接口模间隙12,所述第一管槽17呈半螺旋的流线型设置在内芯棒5上,所述第二管槽18呈半螺旋的流线型连续设置在外芯棒4上,所述第一管槽17和第二管槽18的旋向相反,不但结构紧凑,而且加工方便。所述第一管槽17和第二管槽18的截面均为半圆形,并且半径沿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减少熔体压力的损失。所述第一管槽17和第二管槽18的分流逐渐从周向过渡到轴向,结构紧凑,实现流道变短。所述机体I的另一端设置有垫板8,所述垫板8通过垫板压紧螺母9紧贴在机体I和外芯棒4上,所述内芯棒5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头19,所述紧固螺母10和螺纹头19螺纹连接。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共挤出机头使用时,HDPE从第一入料口 6注入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是沿着第三分流间隙15流动,另一路时沿着第一管槽17和第四分流间隙16流动;同时EVA从第二入料口 7注入后也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是沿着第二分流间隙14流动,第二路时沿着第二管槽18和第一分流间隙13流动,HDPE和EVA在口模间隙12汇合后进行挤出。这样,实现了 HDPE和EVA独立流动然后汇合的熔体流动方式,在机头内复合可以使熔体层在压力下贴合,有助于提高内外层膜间的粘合牢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流道较短,熔体压力损失小,大大提高了薄膜的内外层膜间的粘合牢度。
[0015]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共挤出机头,包括机体、口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压环、外芯棒、内芯棒、第一入料口、第二入料口、垫板、垫板压紧螺母、紧固螺母、口模调节螺钉,所述外芯棒同轴心套装在内芯棒上,所述内芯棒和外芯棒的同轴心设置有机体内,所述口模位于在外芯棒的一侧,所述口模通过压环紧贴在机体上,所述口模和内芯棒之间设置有口模间隙,所述压环通过口模调节螺钉连接在机体的端面,所述外芯棒和机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分流间隙和第二分流间隙,所述内芯棒和外芯棒之间设置有第三分流间隙和第四分流间隙,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一入料口和第二入料口,所述第一入料口和第二入料口均垂直机体轴线方向,并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入料口连通第三分流间隙,并且第一入料口通过第一管槽连通第四分流间隙,所述第二入料口连通第二分流间隙,并且第二入料口通过第二管槽连通第一分流间隙,所述第一分流间隙、第二分流间隙、第三分流间隙、第四分流间隙的另一端连接口模间隙,所述第一管槽呈半螺旋的流线型设置在内芯棒上,所述第二管槽呈半螺旋的流线型连续设置在外芯棒上,所述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的截面均为半圆形,并且半径沿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机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通过垫板压紧螺母紧贴在机体和外芯棒上,所述内芯棒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头,所述紧固螺母和螺纹头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挤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的分流逐渐从周向过渡到轴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挤出机头,属于挤出成型技术领域。它包括口模、外芯棒、内芯棒,外芯棒同轴心套装在内芯棒上,口模和内芯棒之间设置有口模间隙,第一入料口和第二入料口均垂直机体轴线方向,并且呈对称设置,第一入料口连通第三分流间隙,并且第一入料口通过第一管槽连通第四分流间隙,第二入料口连通第二分流间隙,并且第二入料口通过第二管槽连通第一分流间隙,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的旋向相反,第一管槽和第二管槽的截面均为半圆形,并且半径沿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流道较短,熔体压力损失小,大大提高了薄膜的内外层膜间的粘合牢度。
【IPC分类】B29C47-16
【公开号】CN204382620
【申请号】CN201420746930
【发明人】蔡雪夫
【申请人】桐乡隆森家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