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烟气管道的防磨瓦的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167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锅炉烟气管道的防磨瓦的加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烟气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烟气管道的防磨瓦的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我国目前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已达8亿千瓦,已经运行的各种规格燃煤电站锅炉约有近20000多台,电站锅炉炉膛为下部是锥体中上部是长方柱体的四面炉墙结构。锅炉的尾部烟道布置了大量的蛇形管排受热面,而受热面飞灰磨损爆管和蒸汽吹灰磨损爆管是造成锅炉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已经设计投运的锅炉,现有减轻磨损的措施除进行受热面表面喷涂外,增加受热面防磨装置、进行烟气流场整流避免形成延期走廊等是常用的技术措施。
[0003]目前已有的防磨装置主要有阻流板和防磨瓦两种,阻流板是布置有圆孔的平板,安装在锅炉尾部受热面的靠包墙和隔墙区域,均安装在烟气来流的正面,用于均衡烟气流经受热面时的阻力。而防磨瓦为圆弧形,一般用圆管制作,它直接覆盖在单根锅炉受热面管子的外表面,直接接受带灰烟气的冲刷磨损,从而起到保护受热面管子免遭飞灰磨损。现有技术中,防磨瓦常与卡环配合使用,其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的圆管制作而成,但是圆管在制作时要进行进一步的切割加工等操作,这会导致加工后的端面不够平整,加工难度大,并且其耐磨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锅炉烟气管道的防磨瓦的加工模具,其加工的防磨瓦耐磨性能好,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
[000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用于锅炉烟气管道的防磨瓦的加工模具,包括上下间隔且同心设置的半圆形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外径小于所述下模的内径,所述上模的首端和所述下模的首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堵头,所述上模的尾端和所述下模的尾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堵头,所述上模的顶边和所述下模的对应侧的顶边之间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上模、所述下模、所述密封盖板、所述第一堵头及所述第二堵头共同形成半圆形的封闭空腔,所述第一堵头的靠近所述上模的首端处开设有浇口,所述浇口连通所述封闭空腔。
[0007]其中,所述下模的底部连接有至少两个托架。
[0008]其中,所述托架为凹形槽结构,所述凹形槽结构包括水平的底边和竖直连接在所述底边的两端的竖边,两个所述竖边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模的两侧。
[0009]其中,所述托架为一次折弯成型的凹形槽结构。
[0010]其中,所述下模的底部为水平平面。
[0011]其中,所述第一堵头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堵头通过螺钉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的首端连接。
[0012]其中,所述第二堵头开设有螺钉孔,所述第二堵头通过螺钉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的尾端连接。
[0013]其中,所述第一堵头的外径与所述下模的外径相适应,所述第一堵头的内径小于所述上模的内径。
[0014]其中,所述第二堵头的外径与所述下模的外径相适应,所述第二堵头的内径小于所述上模的内径。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锅炉烟气管道的防磨瓦的加工模具,包括上下间隔且同心设置的半圆形的上模和下模,上模的外径小于下模的内径,上模的首端和下模的首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堵头,上模的尾端和下模的尾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堵头,上模的顶边和下模的对应侧的顶边之间设置有密封盖板,上模、下模、密封盖板、第一堵头及第二堵头共同形成半圆形的封闭空腔,第一堵头的靠近上模的首端处开设有浇口,浇口连通封闭空腔;其通过有半圆形的上模和下模、以及连接于上模和下模的两端的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上模和下模的顶边的密封盖板等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密封空腔,再利用第一堵头的浇口进行浇注料的注入,因而在浇注冷却后该密封空腔内就形成一个半圆形的防磨瓦,再将第一堵头、第二堵头拆卸掉,从其中一端将防磨瓦顶出另一端即可,其加工的防磨瓦耐磨性能好,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锅炉烟气管道的防磨瓦的加工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的加工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的加工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中的加工模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加工模具;2-下模;3_第一堵头;4_第二堵头;5-托架;6-上模;31_浇口 ; 3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3]如图1至4所示,一种用于锅炉烟气管道的防磨瓦的加工模具1,包括上下间隔且同心设置的半圆形的上模6和下模2,上模6的外径小于下模2的内径,上模6的首端和下模2的首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堵头3,上模6的尾端和下模2的尾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堵头4,上模6的顶边和下模2的对应侧的顶边之间设置有密封盖板,上模6、下模2、密封盖板、第一堵头3及第二堵头4共同形成半圆形的封闭空腔,第一堵头3的靠近上模6的首端处开设有浇口 31,浇口 31连通封闭空腔。其通过有半圆形的上模和下模、以及连接于上模和下模的两端的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上模和下模的顶边的密封盖板等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密封空腔,再利用第一堵头的浇口进行浇注料的注入,因而在浇注冷却后该密封空腔内就形成一个半圆形的防磨瓦,再将第一堵头、第二堵头拆卸掉,从其中一端将防磨瓦顶出另一端即可,其加工的防磨瓦耐磨性能好,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
[0024]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下模2的底部为水平平面。可以便于下模直接放置于加工台面上,从而保证浇注过程稳定,避免倾翻。
[0025]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下模2的底部连接有至少两个托架5。优选的,托架5为凹形槽结构,凹形槽结构包括水平的底边和竖直连接在底边的两端的竖边,两个竖边对称设置于下模2的两侧。进一步地优选的,托架5为一次折弯成型的凹形槽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托架5实现加工模具I在加工台面上的支撑,一可以避免过热的下模直接放置于加工台面上,烧伤加工台面,二可以使得下模远离加工台面设置,保证散热效率,从而保证浇注质量。在本实施例中,托架的数量为2个。
[002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堵头3开设有连接孔32,第一堵头3通过螺钉与上模6、下模2的首端连接;第二堵头4开设有螺钉孔,第二堵头4通过螺钉与上模6、下模2的尾端连接。螺钉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002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堵头3的外径与下模2的外径相适应,第一堵头3的内径小于上模6的内径;第二堵头4的外径与下模2的外径相适应,第二堵头4的内径小于上模6的内径。因而可以保证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在上模和下模的首尾两端实现可靠密封连接。
[0028]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模具,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加工质量好,一致性强,耐磨性能好,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0029]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锅炉烟气管道的防磨瓦的加工模具(I),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间隔且同心设置的半圆形的上模(6)和下模(2),所述上模(6)的外径小于所述下模(2)的内径,所述上模(6)的首端和所述下模(2)的首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堵头(3),所述上模(6)的尾端和所述下模(2)的尾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堵头(4),所述上模(6)的顶边和所述下模(2)的对应侧的顶边之间设置有密封盖板,所述上模¢)、所述下模(2)、所述密封盖板、所述第一堵头(3)及所述第二堵头(4)共同形成半圆形的封闭空腔,所述第一堵头(3)的靠近所述上模出)的首端处开设有浇口(31),所述浇口(31)连通所述封闭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底部连接有至少两个托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5)为凹形槽结构,所述凹形槽结构包括水平的底边和竖直连接在所述底边的两端的竖边,两个所述竖边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模⑵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5)为一次折弯成型的凹形槽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底部为水平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3)开设有连接孔(32),所述第一堵头(3)通过螺钉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2)的首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堵头(4)开设有螺钉孔,所述第二堵头(4)通过螺钉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2)的尾端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3)的外径与所述下模(2)的外径相适应,所述第一堵头(3)的内径小于所述上模(6)的内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堵头(4)的外径与所述下模(2)的外径相适应,所述第二堵头⑷的内径小于所述上模(6)的内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锅炉烟气管道的防磨瓦的加工模具,包括上下间隔且同心设置的半圆形的上模和下模,上模的外径小于下模的内径,上模的首端和下模的首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堵头,上模的尾端和下模的尾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堵头,上模的顶边和下模的对应侧的顶边之间设置有密封盖板,上模、下模、密封盖板、第一堵头及第二堵头共同形成半圆形的封闭空腔,第一堵头的靠近上模的首端处开设有浇口,浇口连通封闭空腔;其加工的防磨瓦耐磨性能好,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
【IPC分类】B29C45/26, B22D17/22
【公开号】CN205112261
【申请号】CN201520829284
【发明人】陈银海, 田福昆
【申请人】苏州上春仪监测程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