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立式低温过热器的燃煤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557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立式低温过热器的燃煤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锅炉。
背景技术
600MW四角燃烧II型炉属美国CE公司技术流派,在锅炉设计上主
要特点是将过热器分隔屏及后屏置于上炉膛高温区域,以增强辐射换热,
其受热面的分配如下墙式再热器651.6m2;分隔屏,1862.4m2;后屏, 2280.6 m2;屏式再热器,3291.0 m2;末级再热器,3497.0 m2;末级过热 器,5114.4m2;低温过热器,16742 m2;省煤器,13809 m2。
上述设计方法台山及定州电厂No丄2炉BMCR工况屏下烟温设计 值为1374°C,屏下烟气温度远高于神华煤煤灰软化及熔融温度。目前, CE技术针对神华煤的设计特点是过热器或再热器热受热面布置不足,导 致汽温偏低。由于汽温不足,燃烧器须上仰运行,屏区结渣、受热面灰 污严重是燃用神华煤常出现的问题。根据目前的设计特点只通过燃烧调 整难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受热面面积的调整来使各受热面的分配 合理,解决气温偏低问题,使燃烧器不需上仰,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炉 内的结渣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燃煤锅炉包括墙式再热器、分 隔屏、后屏、屏式再热器、末级再热器、末级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 煤器、其中,在所述高温过热器后面增加了立式低温过热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当燃煤锅炉的墙式再热器受 热面积为651.6m2,分隔屏受热面积为1862.4m2,后屏受热面积为2280.6m、屏式再热器受热面积为3291.0 m、末级再热器受热面积为3497.0 m2, 末级过热器受热面积为5114.4m2,低温过热器受热面积为16742 m2,省 煤器受热面积为13809 1112时,增加的立式低温过热器受热面积为3215m2。
通过本实施新型的实施方案,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产生了有益的技术效果,主要表现为
1) 台山电厂在未改进前,燃烧器需上仰运行,蒸汽参数才能达到要 求值,且燃烧器上仰后,火焰中心上移,屏区结渣必定加重。改造后, 燃烧器处在正常位置,火焰中心回到正常位置,屏区结渣自然緩解。
2) 实际测试并没有显示气温偏差,因为运行人员首先要保证气温, 采用燃烧器上仰运行方案,火焰中心更加考虑分隔屏,分隔屏吸热热量 必定增加,气温得到了保证,此点便说明了燃烧器如果处在正常位置气 温是不够的。
3) 燃烧器上仰过大,对于锅炉来说不属于优化运行方式,将非优化 运行方式改为优化运行方式即表明了改造的成功。


图1.燃煤锅炉各部位分布示意图2.在燃煤锅炉增加立式低温过热器的局部放大图3.燃煤锅炉减温水量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 述。其只意在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不对本实用新型 产生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煤锅炉的各部位分布示意图,其中1为 墙式再热器;2和3组成分隔屏,2为前分隔屏3为后分隔屏;4为 后屏;5为屏式再热器;6为末级再热器;7为末级过热器;8为增加的 立式低温过热器;9为低温过热器;IO为省煤器。图2为在燃煤锅炉增加立式低温过热器的局部放大图。7为末级过热 器;8为增加的立式低温过热器(粗线方框内部分),9为低温过热器。 未增加前,即是没有粗线方框内部分,7和9部分直接连接。
实施例1
4号炉加装立式低温过热器后燃烧器不需上仰运行,此时的过热蒸汽 和再热蒸汽的温度能够达到设计值。图3为台山电厂3号炉和4号炉的 对比试验结果,可见,总体说来4号炉的再热器减温水量较小,表明再 热器未改造后未发生超温现象。且减温水量减小后锅炉的经济性也得到 了提高。
权利要求1. 一种燃煤锅炉,其包括墙式再热器、分隔屏、后屏、屏式再热器、末级再热器、末级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温过热器后面增加了立式低温过热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当墙式再热器受 热面积为651.6m2,分隔屏受热面积为1862.4 m2,后屏受热面积为2280.6 1112,屏式再热器受热面积为3291.0 m、末级再热器受热面积为3497.0 m2, 末级过热器受热面积为5114.4m2,低温过热器受热面积为16742 m2,省 煤器受热面积为13809 1112时,增加的立式低温过热器的受热面积为 3215m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锅炉,其包括墙式再热器、分隔屏、后屏、屏式再热器、末级再热器、末级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其中,在所述高温过热器后面增加了立式低温过热器。本实用新型使各受热面的分配合理,解决气温偏低问题,使燃烧器不需上仰,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炉内的结渣情况。
文档编号F22G7/00GK201246735SQ20082010960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日
发明者伟 姚, 王月明, 相大光, 石朝夕, 毅 蒙, 陈振龙, 顾大钊, 顾小愚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