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166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循环应用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尾气循环应用 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上,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据有关数据统计,大部分工厂中所 使用的锅炉排放的尾气温度一般为220°C 230°C,热效率为86% 90%左右,该尾气中含 有大量的热能可以被利用。如果尾气的余热被白白浪费掉,那么损失会很大。因此,研发一 种锅炉尾气回收装置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显著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而且可以为用户 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现有技术中对锅炉排放出的尾气没有进行再利用,而是直接或间接的排放 至大气中,一方面,不仅大大浪费了锅炉尾气中的热能资源,而且对环境产生了热污染,同 时还影响了工作环境;另一方面,锅炉的运行需要不断的给锅炉供水,由于地下水里含有大 量的矿物质,如果用于工业上,需要经过软化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才能使用,因此,还需另设 软化水处理装置,这样不仅增加了软化水的处理费用,还需大量消耗能源。由于锅炉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该尾气资源量极为可观,直接或间接的排放造成 的能源浪费也极为可惜。因此,现有技术中有人将工业使用后的部分的冷凝水回收到软水 箱储存,以便再次供给锅炉使用。但是,这种锅炉尾气的回汽利用率极低,使得产生的二次 蒸汽无法全部回收,除此之外,储存到软水箱中软水的温度不够,如果直接送入锅炉,仍需 锅炉运行较长的时间进行加热,这样不仅使得锅炉燃烧时间加长,同时也增大了锅炉的排 污量。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亟需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提高锅炉尾气的利用率,而 且节约了锅炉给水、减少了软化水的处理费用,同时还节能环保的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 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提高锅 炉尾气的利用率,而且节约了锅炉给水、减少了软化水的处理费用,同时还节能环保的锅炉 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了一种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其中,包括有锅炉、分汽罐、车间用汽装 置、水箱、尾气回收压力储罐和锅炉给水加热罐,所述锅炉的排汽口通过排汽管道与所述分 汽罐的进汽口连接,所述分汽罐的出汽口通过进汽管道与所述车间用汽装置的进汽口连 接,所述车间用汽装置的回汽口与回汽管道连接,所述回汽管道包括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 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水箱的进汽口连接,所述水箱设置有用水管路,所述第二管道分别 与所述尾气回收压力储罐的进汽口以及所述锅炉给水加热罐的进汽口连接,所述尾气回收压力储罐的排汽口以及所述锅炉给水加热罐的供水口分别通过设置的高压水泵与锅炉给 水供管连接,所述锅炉给水供管与所述锅炉的进汽口连接。所述分汽罐设置有补气口,所述补气口通过补气管道与补气阀的一端连接,所述 补气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汽管道连接。所述车间用汽装置的回汽口与所述回汽管道之间设置有回汽管路和旁通管路,所 述回汽管路依次设置有疏水阀和止回阀,所述旁通管路设置有球阀。所述排汽管道临近所述锅炉的排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排汽管道临 近所述分汽罐的进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进汽管道临近所述分汽罐的出汽口 的位置设置有第三截止阀,所述进汽管道临近所述车间用汽装置的进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 四截止阀,所述补气管道临近所述分汽罐的补气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五截止阀,所述锅炉给 水供管临近所述锅炉的进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十四截止阀。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水箱的进汽口之间设置有第六截止阀,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 尾气回收压力储罐的进汽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七截止阀、第一单向阀和第八截止阀,所述 第二管道与所述锅炉给水加热罐的进汽口之间设置有第九截止阀。所述尾气回收压力储罐的排汽口与所述锅炉给水供管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第 十截止阀、第一高压水泵、第十一截止阀,所述锅炉给水加热罐的供水口与所述锅炉给水供 管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第十二截止阀、第二高压水泵、第十三截止阀,所述锅炉给水供管 至所述锅炉的进汽口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水箱的控制箱设置有电子恒温控制器和定时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包括有锅 炉、分汽罐、车间用汽装置、水箱、尾气回收压力储罐和锅炉给水加热罐,锅炉的排汽口通过 排汽管道与分汽罐的进汽口连接,分汽罐的出汽口通过进汽管道与车间用汽装置的进汽口 连接,车间用汽装置的回汽口与回汽管道连接,回汽管道包括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 管道与水箱的进汽口连接,水箱设置有用水管路,第二管道分别与尾气回收压力储罐的进 汽口以及锅炉给水加热罐的进汽口连接,尾气回收压力储罐的排汽口以及锅炉给水加热罐 的供水口分别通过设置的高压水泵与锅炉给水供管连接,锅炉给水供管与锅炉的进汽口 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提高锅炉尾气的利用率,减少了锅炉的排污 量,通过尾气的回汽对水箱进行加热,所产生的热水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其 余的回汽通过回汽管道进行全部回收,一方面节约了锅炉给水、减少了软化水的处理费用, 使得锅炉给水量同比减少了 75%,成本显著降低;另一方面,通过回汽对软水进行加热,使 得能源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并同时缩短了锅炉的运行时间,降低了烟尘的排放量,具有节 能环保的特点。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任何限制。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的车间用汽装置的结构示 意图。[0019]在图1和图2中包括1——锅炉、2——分汽罐、3——车间用汽装置、31—— 烫斗、32——干衣机、33——洗水机、34——回汽管路、35——旁通管路、36——疏水阀、 37——止回阀、38——球阀、4——补气阀、5——水箱、6——尾气回收压力储罐、7——锅 炉给水加热罐、81——第一高压水泵、82——第二高压水泵、91——排汽管道、92——进汽 管道、93——补气管道、94——回汽管道、941——第一管道、942——第二管道、95——锅 炉给水供管、101——第一截止阀、102——第二截止阀、103——第三截止阀、104——第四 截止阀、105——第五截止阀、106——第六截止阀、107——第七截止阀、108——第一单向 阀、109——第八截止阀、110——第九截止阀、111——第十截止阀、112——第十一截止阀、 113——第十二截止阀、114——第十三截止阀、115——第二单向阀、116——第十四截止 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包 括有锅炉1、分汽罐2、车间用汽装置3、水箱5、尾气回收压力储罐6和锅炉给水加热罐7, 锅炉1的排汽口通过排汽管道91与分汽罐2的进汽口连接,分汽罐2的出汽口通过进汽管 道92与车间用汽装置3的进汽口连接,车间用汽装置3的回汽口与回汽管道94连接,回汽 管道94包括有第一管道941和第二管道942,第一管道941与水箱5的进汽口连接,水箱5 设置有用水管路,第二管道942分别与尾气回收压力储罐6的进汽口以及锅炉给水加热罐7 的进汽口连接,尾气回收压力储罐6的排汽口以及锅炉给水加热罐7的供水口分别通过设 置的高压水泵与锅炉给水供管95连接,锅炉给水供管95与锅炉1的进汽口连接。其中,用水管路包括有用于供给伙房清洁餐具用水的用水管路和用于供给宿舍洗 澡用水的用水管路。本实用新型将工业生产中的尾气的回汽进行多处利用,一部分回汽至水箱5,产生 热水供宿舍员工洗澡使用,产生的热水并同时供给伙房清洗餐具使用,一部分回汽至锅炉 给水加热罐7,使得锅炉给水加热罐7内的锅炉补给水箱内的水经过热交换后,其温度从 20°C升温至80°C,减少锅炉1的热损耗,另一部分没有利用完的回汽和高温冷凝水全部回 收至尾气回收压力储罐6,在尾气回收压力储罐6内形成汽水混合物后,再经高温水泵打入 锅炉1,作为锅炉1的补给水,不仅减少软化水的用水量,而且由于高温冷凝水的温度高,可 以减轻锅炉1的燃烧负荷,提高锅炉1的产汽量,在降低能源损耗的同时,并间接减少了锅 炉1的用油量,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可以形成 一个产汽、用汽、回汽利用的闭路循环系统,节能效益明显。其中,分汽罐2设置有补气口,补气口通过补气管道93与补气阀4的一端连接,补 气阀4的另一端与回汽管道94连接。考虑到所使用的管道如果较长,而且设置的高度较高, 回汽压力不够,所以增设补气管道93和补气阀4,以便及时给回汽管道94内补充气压。所 采用的分汽罐2是一种用于把锅炉1运行时所产生的高温蒸汽分配到各路进汽管道92中 去的压力容器。分汽罐2可以设置多个出汽口以及补气口,以便将蒸汽分到车间用汽装置 3中的各个装置上。其中,如图2所示,车间用汽装置3的回汽口与回汽管道94之间设置有回汽管路
534和旁通管路35,回汽管路34依次设置有疏水阀36和止回阀37,旁通管路35设置有球阀 38。止回阀37又称单向阀或逆止阀,其作用是防止回汽管路34中的流体倒流。其中,排汽管道91临近锅炉1的排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截止阀101,排汽管道 91临近分汽罐2的进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截止阀102,进汽管道92临近分汽罐2的出汽 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截止阀103,进汽管道92临近车间用汽装置3的进汽口的位置设置有 第四截止阀104,补气管道93临近分汽罐2的补气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五截止阀105,锅炉给 水供管95临近锅炉1的进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十四截止阀116。其中,第一管道941与水箱5的进汽口之间设置有第六截止阀106,第二管道942 与尾气回收压力储罐6的进汽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七截止阀107、第一单向阀108和第八截 止阀109,第二管道942与锅炉给水加热罐7的进汽口之间设置有第九截止阀110。通过回 汽管道94的第二管道942将温度为130°C左右的回汽接到尾气回收压力储罐6,通过尾气 回收压力储罐6得到130°C左右的汽水混合物,再经第一高温水泵81直接输送给锅炉1继 续加热,避免了由开放性锅炉结构所带来的压力损失以及加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其中,尾气回收压力储罐6的排汽口与锅炉给水供管95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第 十截止阀111、第一高压水泵81、第十一截止阀112,锅炉给水加热罐7的供水口与锅炉给水 供管95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第十二截止阀113、第二高压水泵82、第十三截止阀114,锅 炉给水供管至锅炉1的进汽口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15。锅炉给水加热罐7内的锅炉 补给水箱内的水与高温回汽进行热交换后,其温度从20°C升温至80°C,再将给水通过第二 高压水泵82泵入锅炉给水供管95,通过设置的第二单向阀115至锅炉1的进汽口进行补 水,从而减少锅炉1的热损耗及锅炉1用水量。其中,水箱5的控制箱设置有电子恒温控制器和定时控制器,通过电子恒温控制 器使得水箱5的水温控制在50°C 80°C之间,通过定时控制器可以分时间段控制用水管路 的开闭,即第六截止阀106的开闭,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回汽的浪费。其中,锅炉给水加热罐7为将水加热至80°C的锅炉给水加热罐7。通过回汽将锅 炉补给水箱内的软水加热,从而减少锅炉1内软水的加热。其中,车间用汽装置3为烫斗31、干衣机32和洗水机33。还可以是其它的用汽装置。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锅炉、分汽罐、车间用汽装 置、水箱、尾气回收压力储罐和锅炉给水加热罐,所述锅炉的排汽口通过排汽管道与所述分 汽罐的进汽口连接,所述分汽罐的出汽口通过进汽管道与所述车间用汽装置的进汽口连 接,所述车间用汽装置的回汽口与回汽管道连接,所述回汽管道包括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 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水箱的进汽口连接,所述水箱设置有用水管路,所述第二管道分别 与所述尾气回收压力储罐的进汽口以及所述锅炉给水加热罐的进汽口连接,所述尾气回收 压力储罐的排汽口以及所述锅炉给水加热罐的供水口分别通过设置的高压水泵与锅炉给 水供管连接,所述锅炉给水供管与所述锅炉的进汽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汽罐设置 有补气口,所述补气口通过补气管道与补气阀的一端连接,所述补气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回 汽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间用 汽装置的回汽口与所述回汽管道之间设置有回汽管路和旁通管路,所述回汽管路依次设置 有疏水阀和止回阀,所述旁通管路设置有球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管道临 近所述锅炉的排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排汽管道临近所述分汽罐的进汽口的 位置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进汽管道临近所述分汽罐的出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截止 阀,所述进汽管道临近所述车间用汽装置的进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四截止阀,所述补气管 道临近所述分汽罐的补气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五截止阀,所述锅炉给水供管临近所述锅炉的 进汽口的位置设置有第十四截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 所述水箱的进汽口之间设置有第六截止阀,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尾气回收压力储罐的进汽 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七截止阀、第一单向阀和第八截止阀,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锅炉给水 加热罐的进汽口之间设置有第九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回收压 力储罐的排汽口与所述锅炉给水供管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第十截止阀、第一高压水泵、 第十一截止阀,所述锅炉给水加热罐的供水口与所述锅炉给水供管之间的管路依次设置有 第十二截止阀、第二高压水泵、第十三截止阀,所述锅炉给水供管至所述锅炉的进汽口的方 向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 控制箱设置有电子恒温控制器和定时控制器。
专利摘要一种锅炉尾气循环应用回收设备,包括锅炉、分汽罐、车间用汽装置、水箱、尾气回收压力储罐和锅炉给水加热罐,锅炉的排汽口通过排汽管道与分汽罐的进汽口连接,分汽罐的出汽口通过进汽管道与车间用汽装置的进汽口连接,车间用汽装置的回汽口与回汽管道连接,回汽管道包括第一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水箱的进汽口连接,水箱设置用水管路,第二管道分别与尾气回收压力储罐的进汽口以及锅炉给水加热罐的进汽口连接,尾气回收压力储罐的排汽口以及锅炉给水加热罐的供水口分别通过设置的高压水泵与锅炉给水供管连接,锅炉给水供管与锅炉的进汽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提高尾气的利用率,而且节约了锅炉给水、减少软化水的处理费用,同时还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F22B37/00GK201916888SQ20102050625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5日
发明者陈铭 申请人:陈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