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蓄热水层的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007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蓄热水层的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无蓄热水层的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传统蒸汽发生器根据加热能量的不同,可分为热流体加热式和传统电加热式蒸汽发生装置两类。热流体加热式蒸汽发生装置主要利用燃油、燃气、燃煤等作为热源,产生高温烟气来加热盘管管束或蛇形管管束内的液态水,产生饱和蒸汽。管式传热元件流动阻力大,容易受热不均匀,运行时可能产生热偏差导致爆管,同时微型锅炉干烧还可能 导致加热元件损害甚至烧坏的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电加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则利用电热管束作为加热装置产生蒸汽。无论热流体式蒸汽发生装置还是传统电加热式蒸汽发生装置都存在一个相同点,为了防止加热管束的干烧,它们都将盘管管束、蛇形管管束或是电热管束布置在液态水层液面以下,利用水的比热大来维持管壁温度。因此,在产生一定量的水蒸气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量的水未转化为蒸汽,这样不仅使得有部分能量损失,而且产生蒸汽的时间长。若经常间断使用少量蒸汽,水层的蓄热损失是不得不考虑的,所以,传统水蒸汽发生器是不经济的。针对传统蒸汽发生器存在的上述缺陷,学者们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如专利公开号为CN1443293[6]的专利的蒸汽发生器介绍了一种由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构成的加热装置。电子加热线圈连接在铝制主体上来加热铝制主体并且通过外部主体把热量传导到液体中,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的组合提供了高效的热传导以用于汽化液体,该实验有效减轻了水层的结垢现象,但对热经济性提高甚微。公开号为CN1155051 [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加热的快速蒸汽发生器,它由快速加热器和自动补水器连通而成,快速加热器以电热膜片粘于金属薄片上构成加热元件,自动补水器由浮子、胶垫及阀口组成自动阀门。该实验对水量有了很好的控制,但依然存在加热水层,只是水层的厚度有所降低。公开号为CN2720264[8]的专利介绍了一种电热喷雾式多回程快速蒸汽发生器,其在罐体内部设有雾化加热筒,在雾化筒的顶端连接限流雾化器的雾化进水口,下端有排汽孔,本装置把水转变为水雾再转为水蒸汽,但其采用的加热装置为U形竖直布置,这样就不利于导热,同时由于水雾密度大于蒸汽密度,故其排汽口设在下方也值得商榷。公开号为CN101324330[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提供稳定蒸汽的新型蒸汽发生器。它利用U型压力平衡管、换热器、上升管、沸腾塔、下降管的结合将水转化为蒸汽。其创新点为利用U型压力平衡管,使其补水系能够自动补给,但U型压力平衡管连同的内外水同时受热,其本质也与普通蒸汽发生器一样,只不过改进了自动给水装置,同样存在过冷水的蓄热损失,因此其热效率并不能有效提闻。公开号为CN2849477 [10]的专利介绍了一种高效节能快速蒸汽发生器。其在蒸发腔内放置有散热铜珠,进水管伸入腔内,发热件呈管状连续包覆进水管,在进水管的端头开有连通蒸发腔的进水分流孔。该实验通过在进水管外包覆发热件,可对进水先预热,铜珠增大了换热面积,但其仍然为直接对水加热装置,同样无法避免水蓄热损失的问题。传统的蒸汽发生器为了防止加热管束的干烧,它们都将管束布置在液态水的自由水面以下,这样在每次利用蒸汽时都需要加热超出蒸汽使用量的水,于是相对而言过量水的蓄热损失是非常大的。于是对于频繁间断小蒸汽用量的情形下,水层蓄热能量损失是不得不考虑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蓄热水层的蒸汽发生器,采用微量水雾加热技术,在蒸汽腔体中设电热盘管、蓄热孔板及雾化喷头,利用雾化喷头将水变为细小的水雾,避免加热元件的干烧,提高了蒸汽发生器的节能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无蓄热水层的蒸汽发生器,包括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节流调速阀、雾化喷头、电热盘管、蓄热孔板、截止阀、液压泵、溢流阀、过滤器、液体容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由蒸汽腔体、电热盘管、蓄热孔板及雾化喷头组成的汽发生器本体部分,和由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和电源组成的电气控制部分,及由液体容器、过滤器、液压泵、截止阀、溢流阀和节流调速阀组成的水的流通部分;其中蓄热孔板设置在电热盘管上方,其中温度传感器与电热盘管接触,控制器与电源导通;其溢流阀和节流调速阀与雾化喷头相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将水的汽化过程分为物理细化和水雾加热两个阶段,采用微量水雾加热技术,在加热过程中不存在蓄热水层。避免了传统水蒸汽发生器,频繁使用少量蒸汽时,防止加热元件干烧的水层的蓄热损失。2.本实用新型在蒸汽腔体中电热盘管、蓄热孔板及雾化喷头,可利用雾化喷头将水变为细小的水雾,通过电热盘管、蓄热孔板对水雾加热,温度传感器与电热盘管接触,接收来自电热盘管的温度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源的导通,避免加热元件的干烧,提高了蒸汽发生器的节能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图中部件为1电源、2控制器、3温度传感器、4节流调速阀、5雾化喷头、6电热盘管、7蓄热孔板、8截止阀、9液压泵、10溢流阀、11过滤器、12液体容器13蒸汽腔体。本实用新型无水层蒸汽发生器由蒸汽发生器本体、电气控制及水的流通部分组成,本体部分主要由蒸汽腔体、电热盘管、蓄热孔板及雾化喷头及水的流通部分组成,电气部分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和温度开关组成。其技术要点是由流通部分进入所述蒸汽腔体的水首先经过雾化喷头使水转化为水雾,水雾保持一定的喷射角喷射到电热盘管上面,为了强化水的换热效果,在电热盘管上添加了蓄热孔板,减少水雾中水量,增加蒸汽的干度,温度传感器接收来自电热盘管的温度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源是否导通。本实用新型无水层蒸汽发生器包括由蒸汽腔体13、电热盘管6、蓄热孔板7及雾化喷头5组成的汽发生器本体部分和,由温度传感器3和控制器2和电源I组成的电气控制部分及,由液体容器12、过滤器11、液压泵9、截止阀8、溢流阀10和节流调速阀组成的水的流通部分。其 中蓄热孔板7放置在电热盘管6上方,用于减少水雾中水量,增加蒸汽的干度。其中温度传感器3与电热盘管6接触,接收来自电热盘管6的温度信号,通过控制器2控制电源I是否导通。其中溢流阀10和节流调速阀4用于调节雾化喷头5的压力,来保证雾化质量及喷射行程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为用于频繁间断使用小蒸汽用量场合的无水层蒸汽发生器,将水的蒸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理细化过程,即利用雾化喷头将水转变为细小的水雾;第二阶段是水雾的加热阶段。利用电热盘管和蓄热孔板将细小的水雾加热转变为蒸汽。由雾化喷头5产生的具有一定喷散角的水雾射流,直接润湿冷却整个电热盘管6。电热盘管6上方放置蓄热孔板7,用于减少水雾中水量,增加蒸汽的干度。温度传感器3与电热盘管6接触,接收来自电热盘管6的温度信号,通过控制器2控制电源I是否导通。溢流阀10和节流调速阀4用于调节雾化喷头5的压力,来保证雾化质量及喷射行程的大小。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办公场所空气的加湿;医院的理疗及熏蒸治疗,宾馆、宿舍和学校的蒸汽供应;蒸汽桑拿洗浴;日用及精细化工业;与蒸汽熨斗搭配使用的制衣业和洗衣业。
权利要求1.一种无蓄热水层的蒸汽发生器,包括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节流调速阀、雾化喷头、电热盘管、蓄热孔板、截止阀、液压泵、溢流阀、过滤器、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由蒸汽腔体(13)、电热盘管(6)、蓄热孔板(7)及雾化喷头(5)组成的汽发生器本体部分,和由温度传感器(3)和控制器(2)和电源(I)组成的电气控制部分,及由液体容器(12)、过滤器(11)、液压泵(9)、截止阀(8)、溢流阀(10)和节流调速阀组成的水的流通部分;其中蓄热孔板(7)设置在电热盘管(6)上方,其中温度传感器(3)与电热盘管(6)接触,控制器(2)与电源(I)导通;其溢流阀(10)和节流调速阀(4)与雾化喷头(5)相通。
专利摘要一种无蓄热水层的蒸汽发生器,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由蒸汽腔体(13)、电热盘管(6)、蓄热孔板(7)及雾化喷头(5)组成的汽发生器本体部分,和由温度传感器(3)和控制器(2)和电源(1)组成的电气控制部分,及由液体容器(12)、过滤器(11)、液压泵(9)、截止阀(8)、溢流阀(10)和节流调速阀组成的水的流通部分;其中蓄热孔板(7)设置在电热盘管(6)上方,其中温度传感器(3)与电热盘管(6)接触,控制器(2)与电源(1)导通;其溢流阀(10)和节流调速阀(4)与雾化喷头(5)相通。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水蒸汽发生器,在频繁使用少量蒸汽时,过量水层的蓄热损失,提高了蒸汽发生器的节能效果。
文档编号F22B1/28GK202630009SQ20122015907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李洪涛, 徐有宁, 梅雪岩, 孔骞, 郭星 申请人:沈阳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