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组合电磁蒸汽发生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369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组合电磁蒸汽发生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组合电磁蒸汽发生罐。



背景技术:

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培养基和培养器械均需用高温进行灭菌,当温度不能及时达到杀死细菌所需的温度时,细菌会形成芽胞,芽胞形成后需长时间的高温作用才能杀死。现有的种植户,多数是以煤、碳、燃油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灭菌,温度提升缓慢,细菌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芽胞繁殖,芽胞形成后需长时间高温才能杀灭,能源消耗大,成本高;同时,煤、碳、燃油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灰尘、粉尘和残留物会造成空气和环境污染、设施污染,造成产品有害物质富集,维护成本高,不利食用菌大规模生产。

现有的食用菌种植过程中,也有用电蒸汽发生体产生高温蒸汽对培养基、培养器械进行高温灭菌,是将电磁线圈缠绕与罐体外部,利用线圈和导热罐体将罐体内液体加热产生高温蒸汽,此种灭菌方法存在的缺陷为:导热效率低,温度提升缓慢,难以避免细菌形成大量芽胞后的长时间高温才能杀灭的缺陷;而且,缠绕于罐体外部的线圈自身产生的热无法利用,热能浪费严重;线圈也易老化,安装复杂,不易维修更换,维护成本高;外缠绕线圈还会产生大量辐射,对环境以及人员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发生器中缠绕于罐体外部的线圈自身产生的热无法利用,热能浪费严重;线圈易老化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层组合电磁蒸汽发生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层组合电磁蒸汽发生罐,包括至少一个罐体,罐体之间通过连接法兰相互串联使各个罐体内腔连为一体,至少一个罐体上开设有用于排出罐体内腔蒸汽的出汽口,至少一个罐体上开设有用于为罐体内腔补充水份的补水口,至少一个罐体上开设有用于排出罐体内腔中废水的排污口,所述的每个罐体内腔中均设置有复数个集热器,集热器包括均呈筒体结构的内集热体和呈筒体结构并套设在内集热体外部的外集热体,内集热体的外壁与外集热体的内壁相互配合构成与罐体内腔相互连通的流道,流道内设有螺旋形的电磁线圈和若干均布在内集热体的外壁上的中空瓷管,中空瓷管的内腔与罐体内腔连通,以便于罐体内液体在中空瓷管的内腔、罐体内腔和流道间循环流动,电磁线圈套设在内集热体外部,且电磁线圈的内壁贴紧中空瓷管,电磁线圈的端头引出线从开设在罐体外壁上的出线室处引出。

所述的内集热体两端的外壁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电磁线圈的引出线的线卡,所述的各罐体串联后竖直放置,位于最下部的罐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发生罐的底座,至少有一个罐体上还设有透视窗和水位感测器。

所述的集热器均通过罐体内腔中的支架固定在罐体内。

所述的支架包括支撑板和多个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的支承柱,各支承柱穿设在各集热器中的内集热体内,从而将各集热器支撑在支撑板上。

所述的出线室通过硅胶密封塞进行密封处理,电磁线圈为聚四氟乙烯包覆线螺旋盘绕而成。

所述的各中空瓷管的中心轴线均与内集热体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内集热体的下端外壁上套设有用于对中空瓷管下端进行定位的定位环,且内集热体上下端的外壁均设有用于将中空瓷管压设在内集热体外壁上的环形托架。

所述的环形托架包括环形本体,环形本体上设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用于卡设中空瓷管的弧形卡箍。

所述的弧形卡箍的内径与中空瓷管的外径相同,环形本体的内径与内集热体的外径相同。

所述的内集热体的下端伸出外集热体,且内集热体的该端外壁上套设有用于支撑外集热体的支撑架;内集热体和外集热体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内集热体的上端设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温蒸汽,速度提高了50~60%。而进行灭菌时,先要使待处理物料在适宜其生长的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物料内芽胞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下转化成易消灭的菌丝体细胞,再利用多层组合电磁蒸汽发生器的快速升温特点,使物料快速达到高温,避免大量孢子形成,从而缩短30%的灭菌时间,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多层组合电磁蒸汽发生器,不仅热能可完全利用,部件不易老化,而且结构简单,组合方便,安装、维修、拆卸、更换灵活,无污染、无辐射,适合大规模食用菌生产。

多层组合电磁蒸汽发生器,是由上下两层贯通的罐体利用法兰连接组成,每层罐体都置放有多个集热器,可根据使用要求利用法兰连接灵活组装。液体在多个集热器的内外集热体内外壁以及缠绕与集热器内外集热体内的聚四氟乙烯包覆线流动,能将集热器的内外集热体内外壁以及缠绕与集热器内外集热体内的聚四氟乙烯包覆线的热及时导出,快速将水加热产生高温蒸汽,可以提高50%-60%高温蒸汽的产生速度,灭菌时可以瞬间达到高温,避免了大量孢子形成,缩短30%的灭菌时间,适合大规模食用菌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透视窗,2、水位感测器,3、集热器,301、内集热体,302、外集热体,303、流道,304、中空瓷管,305、电磁线圈,3051、端头引出线,306、线卡,307、定位环,308、环形托架,3081、弧形卡箍,3082、环形本体, 309、支撑架,3010、螺钉,3011、吊耳,4、出汽口,5、连接法兰,6、出线室,7、硅胶密封塞,8、补水口,9、底座,10、排污口,1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加热器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多层组合电磁蒸汽发生罐,包括至少一个罐体,罐体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即为罐体包括由侧壁构成的罐体本体、罐体底板和罐体盖板,罐体本体与罐体底板和罐体盖板之间均采用连接法兰连接,采用分体式机构时对于多个罐体连接时比较方便,而采用普通罐体对罐体进行加工也能实现本方案因此对于罐体具体机构不做限定,罐体之间通过连接法兰5相互串联使各个罐体内腔连为一体,至少一个罐体上开设有用于排出罐体内腔蒸汽的出汽口4,一般情况下出汽口只需要设置一个且位于最顶部的罐体的顶部上,至少一个罐体上开设有用于为罐体内腔补充水份的补水口8,至少一个罐体上开设有用于排出罐体内腔中废水的排污口10,一般情况下排污口只需要设置一个且位于最底部的罐体的底部上,所述的每个罐体内腔中均设置有复数个集热器3,集热器3包括均呈筒体结构的内集热体301和呈筒体结构并套设在内集热体301外部的外集热体302,所述的内集热体301的外壁与外集热体302的内壁相互配合构成与罐体内腔相互连通的流道303,流道303内设有螺旋形的电磁线圈305和若干均布在内集热体301的外壁上的中空瓷管304,中空瓷管304的内腔与罐体内腔连通,以便于液体在中空瓷管304的内腔、罐体内腔和流道303间循环流动,电磁线圈305套设在内集热体301外部,且电磁线圈的内壁贴紧中空瓷管304,电磁线圈305的端头引出线3051从开设在罐体外壁上的出线室6处引出。

所述的内集热体301两端的外壁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电磁线圈305的引出线3051的线卡306,所述的各罐体串联后竖直放置,位于最下部的罐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发生罐的底座9,至少有一个罐体上还设有透视窗1和水位感测器2。

所述的集热器均通过罐体内腔中的支架11固定在罐体内。

所述的支架11包括支撑板和多个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的支承柱1101,各支承柱1101穿设在各集热器中的内集热体内,从而将各集热器支撑在支撑板上。

所述的出线室6通过硅胶密封塞7进行密封处理,电磁线圈305为聚四氟乙烯包覆线螺旋盘绕而成。

所述的各中空瓷管304的中心轴线均与内集热体301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内集热体301的下端外壁上套设有用于对中空瓷管304下端进行定位的定位环307,且内集热体301上下端的外壁均设有用于将中空瓷管304压设在内集热体301外壁上的环形托架308。

所述的环形托架308包括环形本体3082,环形本体3082上设有沿其径向向外突出的用于卡设中空瓷管304的弧形卡箍3081。

所述的弧形卡箍3081的内径与中空瓷管304的外径相同,环形本体3082的内径与内集热体301的外径相同。

所述的内集热体301的下端伸出外集热体302,且内集热体301的该端外壁上套设有用于支撑外集热体302的支撑架309;内集热体301和外集热体302之间通过螺钉3010连接;内集热体301的上端设有吊耳3011。

若采用两个罐体时,罐体上下分置,位于最下部的罐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罐体的底座9,且该罐体的底部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排污口10,所述的补水口8位于该罐体上;所述的出汽口4位于最上部的罐体上,且该罐体上还设有透视窗1和水位感测器2。

若采用两个罐体时,位于最下部的罐体内的底部设有与支架垂直连接的两个支板I,两个支板I相对于该罐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位于连接法兰上部的罐体内的底部设有与支架倾斜连接的两个支板II,两个支板II相对于该罐体的中心轴线对称支承在连接法兰上。

罐体分多层,根据使用状态利用法兰连接可灵活拆分组合。罐体底部,固定有集热器支架,集热器有内集热体和外集热体组成,在内集热体外壁上下固定有环形瓷管托架,以及支撑架、线卡,下部固定有瓷管定位环。中空瓷管均匀分布在内集热体外壁,由环形瓷管托架支撑、瓷管定位环定位,聚四氟乙烯包覆线缠绕在瓷管外部,线端、线尾由固定在内集热体外壁上线卡固定,然后将外集热体,套在缠绕有聚四氟乙烯包覆线的内集热体外部,固定在内集热体外壁上下端的支撑架上,支撑架支撑在外集热体内壁,用螺钉将内外集热体固定连接一体。将多个集热器放入罐体,卡放在集热器支架的卡座上,进出线穿过罐体出线室,出线室用硅胶密封塞密封压紧,补水口连接进水管道,水位由水位感测器控制,多层组合电磁蒸汽发生器工作时,液体充满罐体,液体在内外集热体内外壁,瓷管内腔循环流通,聚四氟乙烯包覆线浸泡在液体中,液体可及时将内外集热体内外壁上以及聚四氟乙烯包覆线上的热导出。降低了聚四氟乙烯包覆线的老化,充分利用了热能,减少了更换,降低了成本,液体以及罐体形成遮挡,将辐射隔离,降低了辐射污染,结构简单,组合方便,安装、维修、拆卸、更换灵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