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管式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3695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管式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管式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节能是一个国家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我们还坚持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不能使资源有效的循环利用,就会使社会的整个资源环境加剧恶化,并且造成能源的快速枯竭。据可靠资料,我国工业能源的消耗在总体成本中占有最多的份额,而能源的有效使用率仅仅只有三成左右,成本支出比欧洲发达国家高出很多,所以考虑到经济效益,节能设备的推广是势在必行的一大举措。能源的短缺是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的一项严重考验,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谋求发展,开发新能源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节约能源上下足功夫。

企业生产离不了蒸汽锅炉,锅炉的燃料费用是非常大的一笔支出。近年来,随着各种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人们对锅炉的选择开始着重考虑它的运行成本。而在冶炼、发电等工业过程中,大量高温废气的产生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冶炼、发电等工业过程中,大量高温废气的产生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角管式余热锅炉。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角管式余热锅炉包括钢架,钢架焊接在地基上,钢架的上端安装有锅炉本体,锅炉本体的出水管处安装有水冷装置;

水冷装置的前墙水冷壁设有烟气入口,水冷装置的后墙水冷壁设有烟道,烟道的末端安装有烟气出口;前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上设有空气激波吹灰器;后墙水冷壁后面设有过热器,过热器的导管穿过后墙水冷壁内壁,伸向炉膛内部,水冷装置的管道上还设有管道阀门仪表。

进一步,所述水冷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的集箱、连接管和下降管。

进一步,所述水冷装置的外部包裹有保温层,锅炉本体的外墙体贴附有炉墙保温蒙皮。

进一步,所述钢架的顶部焊接安装有防雨棚,钢架的一侧设有平台扶梯,平台扶梯通过固定螺丝与钢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锅炉本体水平安装,锅炉本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安装有密封件,锅炉本体为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角管式余热锅炉能有效地将废高温烟气中的余热利用起来,提高了烟气的利用率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运行方便、能够有效收集废气余热的余热锅炉;并且运行操作平稳,提高了烟气的利用率,使用安全可靠,减少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角管式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角管式余热锅炉的左视图。

图中:1、锅炉本体;2、水冷装置;3、过热器;4、密封件;5、管道阀门仪表;6、平台扶梯;7、钢架;8、炉墙保温蒙皮;9、烟道;10、烟气入口;11、地基;12、保温层;13、烟气出口;14、防雨棚;15、空气激波吹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余热锅炉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角管式余热锅炉包括钢架7,钢架7焊接在地基11上,钢架7的上端安装有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的出水管处安装有水冷装置2;

水冷装置2的前墙水冷壁设有烟气入口10,水冷装置2的后墙水冷壁设有烟道9,烟道9的末端安装有烟气出口13;前墙水冷壁和后墙水冷壁上设有空气激波吹灰器15;后墙水冷壁后面设有过热器3,过热器3的导管穿过后墙水冷壁内壁,伸向炉膛内部,水冷装置2的管道上还设有管道阀门仪表5。

进一步,所述水冷装置2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的集箱、连接管和下降管。

进一步,所述水冷装置2的外部包裹有保温层12,锅炉本体1的外墙体贴附有炉墙保温蒙皮8。

进一步,所述钢架7的顶部焊接安装有防雨棚14,钢架7的一侧设有平台扶梯6,平台扶梯6通过固定螺丝与钢架7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锅炉本体1水平安装,锅炉本体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均安装有密封件4,锅炉本体1为圆柱形结构。

下面结合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密封件4包括人孔门密封、角密封、吹灰口密封,过热器3的导管穿过后墙水冷壁内壁,烟气横向冲刷导管管束,过热器3包括φ38×4的管子和φ219×8的集箱。烟气从烟气入口10进入到水冷装置2中的炉膛,辐射冷却室水冷壁管与受热面水吸热后,部分水蒸发为水蒸汽,进入各自的上部集箱,再由连接水管或直接由上部集箱进入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内汽水被分离,分离出来的水蒸汽从锅炉本体1顶部蒸汽出口管座流出,进入过热器3加热成过热蒸汽后由过热器3集箱引出进入用汽设备。管道阀门仪表5可以监测压力等各项数据,工作人员通过平台扶梯6观测仪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操作平稳,能够有效地将废气中的余热利用起来,提高了烟气的利用率,使用安全可靠,减少运行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