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蒸汽产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374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蒸汽产生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蒸汽产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蒸汽产生器普遍使用合金电热丝或ptc作为加热元件,合金电热丝存在发热慢、寿命低的缺点,ptc电热元件的加热温度一般只有200℃左右,加热温度高于120℃的则普遍采用四氧化三铅,由于含铅量大被认为不环保,随着生活质量与使用要求的提高,市场急切需要一种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水蒸气且体积小、功率小的蒸汽产生器。

对于蒸汽产生器的安全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现有的蒸汽产生器多使用交流直接供电的方式,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

另外,纳米水离子技术是带电离子进化技术中的一种,主要用于空气除菌,优点是带电离子能够除菌,吸附在粉尘表面能够帮助过滤网吸附细微粉尘颗粒,而且能够起到加湿空气、风干循环长效使用的作用,目前产生纳米水离子的装置多为结构复杂的专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蒸汽产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蒸汽产生器,可通过ac-dc转换器与市电进行连接,包括汽盖组件、导热组件、发热体、功能组件、温控器;

所述汽盖组件安装于导热组件上,用于储存与疏导水蒸气,并使汽盖组件内部凝结的水珠返回导热组件;

所述导热组件用于套入发热体,将发热体的热量传至导热导汽块内的水中,并使水、蒸汽的流道弯曲;

所述发热体安装于导热组件内,用于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加热水使水瞬间成为水蒸汽;

所述功能组件安装于汽盖组件内,用于对水蒸汽进行雾化处理,使部分水蒸汽成为纳米水离子蒸汽,产生负离子气体;

所述温控器串联或并联于发热体的一端与电源正极之间的连接电路中,温控器的温度感应面与导热组件进行接触,用于感应导热组件是否达到温度阀值,当达到温度阀值则发热体被断路。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高效环保的蒸汽产生器还包括直流电源组件,所述直流电源组件放置于汽盖组件与导热组件的外部,直流电源组件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发热体、功能组件进行电连接,直流电源组件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所述ac-dc转换器的一端进行可拔插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组件用于对发热体与功能组件进行安全使能。

进一步地,所述汽盖组件包括汽壳盖、导气板组件;

所述汽壳盖固定安装于导热组件上,用于储存与疏导水蒸气;

所述汽壳盖设有一入水管口,所述入水管口用于导入需要加热的水且使水流落至导热导汽块的一侧;

所述汽壳盖的顶部设有一出汽管口,所述出汽管口作为水蒸汽的出口用于导出水蒸汽;

所述导气板组件包括横向导汽板与斜向沥水板;

所述横向导汽板横向固定安装于汽壳盖的内壁,用于将斜向沥水板流下的水引导至导热导汽块的另一侧;

所述斜向沥水板斜向固定安装于汽壳盖的内壁,用于使由水蒸汽凝结而成的水珠回流至横向导汽板。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电源组件为采用直流可充蓄电池、一次性电池、铝空气电池或液态电池的直流电源组件;

所述发热体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组件的正极进行电连接,发热体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组件的负极进行电连接;

所述直流电源组件的正极又与所述ac-dc转换器的输出正极进行可拔插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组件的负极又与所述ac-dc转换器的输出负极进行可拔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底板、导热导汽块;

所述导热导汽块安装于发热体底板上方,形成导热导汽块与发热体底板之间的加热空腔,所述发热体安装于加热空腔中,所述发热体的一上面与导热导汽块的一下面接触,所述发热体的一下面与发热体底板的一上面接触;

所述发热体底板用于套入所述发热体;

所述导热导汽块用于将发热体的热量传至导热导汽块内的水中,并弯曲水、蒸汽的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导汽块包括凹形壳体、至少一个导汽板、中间隔板;

所述导汽板交错分布于凹形壳体内,从而形成网格状通道,所述导汽板的底面固定设置于凹形壳体的上面;

所述导汽板用于改变水、蒸汽的流道;

所述凹形壳体用于储存水、蒸汽,并与导汽板配合使水蒸汽得以疏导;

所述中间隔板的底面固定设置于凹形壳体的上面,中间隔板的一个侧面固定设置于凹形壳体的前内壁,中间隔板的另一个侧面固定设置于凹形壳体的后内壁,用于将凹形壳体分隔成第一化汽室与第二化汽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化汽室位于中间隔板的一侧,用于加热由所述入水管口流入的水;

所述第二化汽室位于中间隔板的另一侧,用于加热由所述横向导汽板流下的水或者加热由第一化汽室溢出的沸水。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为采用高温共烧氧化铝金属陶瓷发热片的发热体或者膜式印刷发热体。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组件包括紫外线灯、逆变器;

所述紫外线灯安装于汽壳盖内、导气板组件的上方,用于对水蒸汽进行雾化处理,使部分水蒸汽成为纳米水离子蒸汽,产生负离子气体;

所述逆变器安装于紫外线灯侧,逆变器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紫外线灯进行电连接,逆变器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进行电连接,所述逆变器用于对直流电进行逆变与变压处理并输出交流电给紫外线灯。

进一步地,所述汽壳盖的上部设有一紫外线灯安装孔,所述紫外线灯安装孔用于安装紫外线灯使紫外线灯的灯座卡紧于紫外线灯安装孔的孔壁。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蒸汽产生器,通过使用直流供电的方式解决了蒸汽产生器的触电问题,通过新型陶瓷发热体或膜式印刷发热体使蒸汽产生器更环保、更高效,通过紫外线灯的作用使蒸汽产生器产生负离子气体与纳米水离子蒸汽,让生活更健康,通过设置冷凝水回收再加热的结构使蒸汽加热更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蒸汽产生器的立体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直流电源组件与ac-dc转换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导热导汽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紫外线灯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上方”、“下方”、“左部”、“右部”、“上部”、“顶部”、“底”、“内”、“侧”、“左侧”、“右侧”、“一侧”、“另一侧”、“外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蒸汽产生器,可通过ac-dc转换器与市电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汽盖组件1、直流电源组件2、导热组件3、发热体4、功能组件5、温控器6;

所述汽盖组件1安装于导热组件3上,用于储存与疏导水蒸气,并使汽盖组件1内部凝结的水珠返回导热组件3;

所述直流电源组件2放置于汽盖组件1与导热组件3的外部,直流电源组件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发热体4、功能组件5进行电连接,直流电源组件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所述ac-dc转换器的一端进行可拔插电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组件2用于对发热体4与功能组件5进行安全使能;

所述直流电源组件2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源组件2的输入端一般情况下采用同一套包括两个电池电极接头、两条电线、一个二针式母对接插头,其中一条电线的一端通过一个电池电极接头连接直流电源组件2的正极,一条电线的另一端连接二针式母对接插头的一个卡线孔,另一条电线的一端通过另一个电池电极接头连接直流电源组件2的负极,另一条电线的另一端连接二针式母对接插头的另一个卡线孔,需要蒸汽产生器工作时,则将二针式母对接插头插入安装于蒸汽产生器主回路的二针式公对接插头,需要对直流电源组件2充电时,则将二针式母对接插头插入安装于ac-dc转换器输出电路中的二针式公对接插头;

所述导热组件3用于套入发热体4,将发热体4的热量传至导热导汽块3内的水中,并使水、蒸汽的流道弯曲;

所述发热体4安装于导热组件3内,用于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加热水使水瞬间成为水蒸汽;

所述发热体4采用一种高效环保节能陶瓷发热体或膜式印刷发热体,主要是替代现在使用最广泛的合金丝电热元件和ptc电热元件及组件,合金丝电热元件存在高温容易氧化、寿命短、有明火不安全、热效率低、加热不均匀等缺点,而ptc电热元件的加热温度一般只有200℃左右,加热温度高于120℃的则普遍采用四氧化三铅,由于含铅量大而被列为被需要淘汰的产品;

所述发热体4是按照发热电路设计的要求将发热电阻浆料印刷于干态固体基材上,然后印刷一层或多层线路作为加热传感系统,与基材高温固化烧结形成一整体,,从而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寿命长、高效节能、温度均匀、导热性能良好、热补偿速度快等优点,而且不含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有害物质,符合欧盟的rohs要求;

所述功能组件5安装于汽盖组件1内,用于对水蒸汽进行雾化处理,使部分水蒸汽成为纳米水离子蒸汽,产生负离子气体;

所述温控器6串联或并联于发热体4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组件2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电路中,温控器6的温度感应面与导热组件3进行接触,用于感应导热组件3是否达到温度阀值,当达到温度阀值则发热体4被断路或短路;

所述汽盖组件1包括汽壳盖11、导气板组件12;

所述汽壳盖11通过螺丝拧紧结构111安装于导热组件3上,用于储存与疏导水蒸气;

所述汽壳盖11设有一入水管口112,所述入水管口112用于导入需要加热的水且使水流落至导热导汽块32的一侧(即导热导汽块32左部);

所述汽壳盖11的顶部设有一出汽管口113,所述出汽管口113作为水蒸汽的出口用于导出水蒸汽;

所述导气板组件12包括横向导汽板121与斜向沥水板122;

所述横向导汽板121横向固定安装于汽壳盖11的内壁,用于将斜向沥水板122流下的水引导至导热导汽块32的另一侧(即导热导汽块32右部);

所述斜向沥水板122斜向固定安装于汽壳盖11的内壁,用于使由水蒸汽凝结而成的水珠回流至横向导汽板121;

所述直流电源组件2可采用直流可充蓄电池、一次性电池、铝空气电池或液态电池等;

所述发热体4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组件2的正极进行电连接,发热体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组件2的负极进行电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直流电源组件2的正极又与所述ac-dc转换器的输出正极进行可拔插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组件2的负极又与所述ac-dc转换器的输出负极进行可拔插连接;

所述导热组件3包括发热体底板31、导热导汽块32;

所述导热导汽块32安装于发热体底板31上方,形成导热导汽块32与发热体底板31之间的加热空腔,所述发热体4安装于加热空腔中,所述发热体4的一上面与导热导汽块32的一下面接触,所述发热体4的一下面与发热体底板31的一上面接触;

所述发热体底板31用于套入所述发热体4;

所述导热导汽块32用于将发热体4的热量传至导热导汽块32内的水中,并弯曲水、蒸汽的流道。

如图1、图3所示,导热导汽块32包括凹形壳体321、至少一个导汽板322、中间隔板323;

所述导汽板322交错分布于凹形壳体321内,从而形成网格状通道,所述导汽板322的底面固定设置于凹形壳体321的上面;

一部分的导汽板32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凹形壳体321的前内壁,其另一端作为水、蒸气的过道的壁面;

另一部分的导汽板32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凹形壳体321的后内壁,其另一端作为水、蒸气的过道的壁面;

其余部分的导汽板322的底面固定设置于凹形壳体321的中轴线上,其前后左右四面均作为水、蒸气的过道的壁面;

所述导汽板322用于改变水、蒸汽的流道;

所述凹形壳体321用于储存水、蒸汽,并与导汽板322配合使水蒸汽得以疏导;

所述中间隔板323的底面固定设置于凹形壳体321的上面,中间隔板323的一个侧面固定设置于凹形壳体321的前内壁,中间隔板323的另一个侧面固定设置于凹形壳体321的后内壁,用于将凹形壳体321分隔成第一化汽室与第二化汽室;

所述第一化汽室位于中间隔板323的一侧(即导热导汽块32的左部),用于加热由所述入水管口112流入的水;

所述第二化汽室位于中间隔板323的另一侧(即导热导汽块32的右部),用于加热由所述横向导汽板121流下的水或者加热由第一化汽室溢出来的沸水;

如图1、图4所示,所述发热体4为采用高温共烧氧化铝金属陶瓷发热片的发热体4;

所述功能组件5包括紫外线灯51、逆变器52;

所述紫外线灯51安装于汽壳盖11内、导气板组件12的上方,用于对水蒸汽进行雾化处理,使部分水蒸汽成为纳米水离子蒸汽,产生负离子气体;

紫外线灯的射频有利于打散水分子团,令蒸汽达到nano纳米的水平,蒸汽在104℃以上是透明(人眼是看不見),如果利用紫外线灯的射频,令水份子外皮加上静电衣(外套),加强显示作用(人眼能看见白雾化的水蒸气),此外,紫外线灯还能产生一点臭氧,有助于放负离子的产生;

所述逆变器52安装于紫外线灯51侧,逆变器52的一端通过导线与紫外线灯51进行电连接,逆变器52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组件2进行电连接,所述逆变器52用于对直流电源组件2所提供的直流电进行逆变与变压处理并输出交流电给紫外线灯51;

所述汽壳盖11的上部设有一紫外线灯安装孔114,所述紫外线灯安装孔114用于安装紫外线灯使紫外线灯51的灯座卡紧于紫外线灯安装孔114的孔壁,紫外线灯的灯座与紫外线灯安装孔114的孔壁之间设有具有绝缘、防漏蒸汽的填充固定物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