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4627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除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除氧器。



背景技术:

工业锅炉是将水加热产生蒸汽进行生产的设备。如果锅炉给水中溶解了氧气, 就会使与水接触的金属腐蚀,对设备和管道的使用造成不利影响。天然水中常含有的氧气可达10 毫克/ 升,因此锅炉补充给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 从使用端回收到锅炉的冷凝水也可能融有氧气, 因为空气能通过处于真空状态下的设备不严密部分渗入进去。因此,给水在进入锅炉之前,要先经过除氧器,除氧器的主要作用就是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而目前大多数的除氧器是采用抽真空或电加热使流入除氧器水箱内的水达到沸点,使氧气从水中逸出,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而抽真空以及单纯的电加热需要耗费较大的能源,能量浪费较为严重,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国家发展战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型除氧器,该除氧器结构简单,使用的时候能将锅炉排放的高温烟气与进水管进行热交换,使进水达到一定温度后再进入除氧器,降低了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除氧器,包括卧式的水箱、除氧塔头、第一热交换箱和第二热交换箱,所述除氧塔头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管路与第一热交换箱连接,进水管穿过第一热交换箱并在第一热交换箱里呈螺旋状分布,然后进水管连接到第二热交换箱,第二热交换箱内设有与锅炉的高温烟气排放管连接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在第二热交换箱内盘绕分布,且换热管连接有多个网状散热片,第二热交换箱的出水管与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箱底部连接有滑动支座和固定支座,水箱内设有加热装置和溢流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热交换箱内呈螺旋状分布的进水管连接有翅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箱上设有液位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处设有回流截止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除氧器结构简单,进水管中的水在进入水箱前,分别通过第一热交换箱初步加热,然后通过第二交换箱进一步加热,充分利用了除氧塔头中排气的热量和锅炉中高温烟气的热量,使水在进入水箱时温度已经比较高了,进入水箱后通过加热装置加热时节约了大量的能量,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箱,2.除氧塔头,3.第一热交换箱,4.第二热交换箱,5.出气口,6.进水管,7.换热管,8.网状散热片,9.进水口,10,滑动支座,11.固定支座,12.加热装置,13.溢流装置,14.翅片,15.液位计,16.回流截止阀,17.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低能耗的除氧器,包括卧式的水箱1、除氧塔头2、第一热交换箱3和第二热交换箱4,所述除氧塔头2的顶部设有出气口5,所述出气口5通过管路与第一热交换箱3连接,进水管6穿过第一热交换箱3并在第一热交换箱3里呈螺旋状分布,然后进水管6连接到第二热交换箱4,第二热交换箱4内设有与锅炉的高温烟气排放管连接的换热管7,所述换热管7在第二热交换箱4内盘绕分布,且换热管7连接有多个网状散热片8,第二热交换箱4的出水管与水箱的进水口9连接,所述水箱1底部连接有滑动支座10和固定支座11,水箱1内设有加热装置12和溢流装置13。进水管中的水在进入水箱前,分别通过第一热交换箱初步加热,然后通过第二交换箱进一步加热,充分利用了除氧塔头中排气的热量和锅炉中高温烟气的热量,使水在进入水箱时温度已经比较高了,进入水箱后通过加热装置加热时节约了大量的能量,降低了能耗。

图中第二换热箱4的左侧管子是与进水口9连接的,图中为画出连接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热交换箱3内呈螺旋状分布的进水管连接有翅片14。从除氧塔头2出来的高温气体与第一换热箱3中的额呈螺旋状分布的进水管接触后将能量传递给进进水管中的水,进水管设有翅片14进一步加强了热交换,使进水管中的的水温尽量升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箱1上设有液位计1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箱1的进水口9处设有回流截止阀16。回流截止阀16防止水箱1中的水回流到进水管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6上设有调节阀17。调节阀17可以调节进水管中水流大小,用以适应不同需要时水流大小的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