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油气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9124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溶剂油气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溶剂油的气化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易、适用大量油气供应的气化装置。
现有技术的溶剂油气化装置,其结构复杂、油气的供应也受限制于气化装置的构造,大都以多数进气管插设的方式置设于溶剂油桶内,而在使用时,常发生油气供应不足,为改进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遂创造出本实用新型溶剂油的气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剂油气化装置。其主要是将溶剂油桶下缘适当处设有进气管,该进气管并为串联式(或并联式、或串并联结合式)的构造,以此特别改进的构造形成多进气式结构,以提供大量的气化溶剂油气,利用该油气由对应设具的多出口式的出气嘴,形成油气多进、多出功效,而且构造简易。
本实用新型溶剂油气化装置,如前所述的溶剂油桶,其气化的进气管构造特殊,可适用于直立式及卧式的桶体,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溶剂油气化装置,主要是在溶剂油桶的进出气结构上进行了改进。其方法是,在溶剂油桶内,设有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式的进气管,进气管的表面分布有许多的出气口,在溶剂油桶的外侧与进气管相接有止逆开关和分量开关,止逆开关可有效的避免液体逆流,而分量开关则控制进气量的大小;溶剂油桶上接有出气嘴、液位计、压力自动开关,加油盖口和泄油口,压力自动开关检测桶内油气的压力,当压力过低时及时启动空压泵,向储气桶补压力;液位计检测桶内的液位,当液位偏低时,启动油量警示,以便提醒补充油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时气管为多进气式的结构,相应的也设有多个出气嘴,可以提供大量的气化溶剂油气,改进了现有技术常发生油气供应不足的缺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半剖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平面剖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剖示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剖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剖示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简易示意图,由该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溶剂油气化装置,其主要是在溶剂油桶1内设有进气管11及控制止逆开关12、分量开关13等组合装置,接设有储气桶2、空压泵3、分量阀4及炉头5。
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卧式溶液油桶1的实施例,主要是将进气管11由溶剂油桶1的一适应侧以平行与底部或斜向插入近底部处等方式设置,于溶剂油桶1外侧接设有止逆开关12、分量开关13、桶体适当处并设具有出气嘴14、液体计15、压力自动开关16、加油口盖17及清洁桶内油污、残渣的泄油口18等构造;当组合时,将空压泵3将空气直接加压送至管线时(或先将组合时,将空压泵3将空气直接加压送至管线时(或先将空气加压送至储气桶2备用),其进气端是由一分量开关13控制进气量的大小,再接设一止逆开关12,可避免溶剂油桶1内的液体逆流,再由图3可看出,进气管11的外端是以并联方式接设入溶剂油桶1内部,且该进气管11的表面分布有许多出气口(图中不另示出)。
由图2及图4可知,当液面A若降至相当低点时,液位计15(图中不另示出其结构)检测并同时感应启动油量警示,以便补充油料;而压力自动开关16则检测并感应桶内油气、空气的压力,当油气压力过高或空气进气压力过小时,及时启动空压泵3(此时前方接设的储气桶2或许压力也已过高或过低),进行空气加压的动作。
另参照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11装设于立式溶剂油桶1的其他实施例图,当进气管11由桶外以并联方式接设入桶内时,利用一接合件110串联该进气管11,且进气管11呈弯折状,以增加其曝气量;图6则是将进气管11设成串联与并联共设的形状,也可有效增加。
图7则将进气管11设成图形,且可为一层或一层底上的相等功效设计,由接合件110、1101作串联、并联的设计,形成多量进气的构造。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溶剂油气化装置确实具有结构简易、适用范围广泛、并可同时大量输进出油气供燃烧使用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溶剂油气化装置,主要包括溶剂油桶、进气管、止逆开关、分量开关、出气嘴、液体计、压力自动开关、加油口盖、泄油口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1)的进端接设有止逆开关(12)及分量开关(13),且该进气管(11)呈串联或并联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剂油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1)为串联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剂油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1)为并联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溶剂油气化装置,其主要是在溶剂油桶内装设有多口式串联(或并联)的进气管,溶剂油桶适当处设有对应的出气嘴,由于采用了多进、多出的进气管与出气嘴的构造,形成较大油气的出气量,提供工业或商业的燃料供应。
文档编号F23D11/10GK2428693SQ0021728
公开日2001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7日
发明者陈振标, 林卉楹 申请人:陈振标, 林卉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