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ofc余热气化液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55757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利用sofc余热气化液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SOFC余热气化液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氢能是一种非常清洁的二次能源,其燃烧产物对环境没有影响,所以燃料制氢一直是当今燃料电池研究的一个课题,氨分解制氢技术与其它技术相比无COx的污染,且氨分解过程中无需从外界引入氧气和水,流程简单,存储安全可靠,结构紧凑,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0003]目前,氨制氢工艺是液氨经预热及汽化转化成氨气,在高温800°C左右分解产生氮气和氢气,但现在氨制氢工艺基本都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电加热所需要的电能也是非常大的。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SOFC余热气化液氨装置,能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的余热对氨进行加热,提高了加热的效率,节约能源,环保。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利用SOFC余热气化液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室、减压阀、第一电磁调节阀、散热结构、第二电磁调节阀、上隔离盘及下隔离盘;其中,
[0006]所述上隔离盘及下隔离盘分别安装在气化室内的上部及下部,上隔离盘及下隔离盘将气化室分成三个相互隔离的室即废气出气室、热交换室及废气入气室,所述热交换室的下部与氨贮蓄罐连通,热交换室的上部与燃料电池的进气口连通,在所述废气出气室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废气排气口,所述废气入气室与燃料电池的排气口连通;
[0007]所述减压阀及第一电磁调节阀均设在热交换室与氨贮蓄罐的连接管上;
[0008]所述第二电磁调节阀设在热交换室与燃料电池的连接管上;
[0009]所述散热结构设在热交换室内,散热结构包括一根以上的散热管,每根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隔离盘及下隔离盘上,每根散热管将废气出气室及废气入气室连通。
[0010]一根以上所述散热管呈星状均匀分布在上隔离盘及下隔离盘上。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的余热,加热液氨,提高了加热的效率,节约能源,环保。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与气化室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夕卜,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001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及“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6]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上”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7]如图1及图2所示,其是一种利用SOFC余热气化液氨装置,包括气化室1、减压阀3、第一电磁调节阀4、散热结构、第二电磁调节阀6、上隔离盘8及下隔离盘9;其中,
[0018]所述上隔离盘8及下隔离盘9分别安装在气化室I内的上部及下部,上隔离盘8及下隔离盘9将气化室I分成三个相互隔离的室即废气出气室11、热交换室12及废气入气室13,废气出气室11位于热交换室12的上方,废气入气室13位于热交换室12的下方,所述热交换室12的下部与氨贮蓄罐2连通,热交换室12的上部与燃料电池7的进气口连通,在所述废气出气室11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废气排气口 111,所述废气入气室13与燃料电池7的排气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废气排气口 111设在废气出气室11的顶端,废气入气室13的底端与燃料电池7的排气口连通;
[0019]所述减压阀3及第一电磁调节阀4均设在热交换室12与氨贮蓄罐2的连接管上;
[0020]所述第二电磁调节阀6设在热交换室12与燃料电池7的连接管上;
[0021]所述散热结构设在热交换室12内,散热结构包括二十八根散热管5,每根所述散热管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隔离盘8及下隔离盘9上,每根散热管5将废气出气室11及废气入气室13连通;散热管5的数量可根据热交换室12的大小及使用状况而定,可以是二根、三根、四根......等。
[0022]工作时,由于燃料电池7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气,其余热及废气进入废气入气室13后,废气又进入到每根散热管5中,最后废气从废气出气室11排出,在此过程中,每根散热管5加热热交换室12,当液氨进入热交换室12内,与每根散热管5进行热量交换,液氨在热交换室12内受热气化变成气态氨,氨气经第二电磁调节阀6进入燃料电池7中工作。
[0023]在本实施例中,二十八根所述散热管5呈星状均匀分布在上隔离盘8及下隔离盘9上。
[002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利用SOFC余热气化液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室(I)、减压阀(3)、第一电磁调节阀(4)、散热结构、第二电磁调节阀(6)、上隔离盘(8)及下隔离盘(9);其中,所述上隔离盘(8)及下隔离盘(9)分别安装在气化室(I)内的上部及下部,上隔离盘(8)及下隔离盘(9)将气化室(I)分成三个相互隔离的室即废气出气室(11)、热交换室(12)及废气入气室(13),所述热交换室(12)的下部与氨贮蓄罐(2)连通,热交换室(12)的上部与燃料电池(7)的进气口连通,在所述废气出气室(11)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废气排气口( 111),所述废气入气室(13)与燃料电池(7)的排气口连通; 所述减压阀(3)及第一电磁调节阀(4)均设在热交换室(12)与氨贮蓄罐(2)的连接管上; 所述第二电磁调节阀(6 )设在热交换室(12 )与燃料电池(7 )的连接管上; 所述散热结构设在热交换室(12)内,散热结构包括一根以上的散热管(5),每根所述散热管(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隔离盘(8)及下隔离盘(9)上,每根散热管(5)将废气出气室(15)及废气入气室(1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SOFC余热气化液氨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根以上所述散热管(5)呈星状均匀分布在上隔离盘(8)及下隔离盘(9)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SOFC余热气化液氨装置,特点是包括气化室、减压阀、第一及第二电磁调节阀、散热结构、上隔离盘及下隔离盘;上隔离盘及下隔离盘将气化室分成三个相互隔离的室即废气出气室、热交换室及废气入气室,热交换室的下部及下部分别与氨贮蓄罐及燃料电池的进气口连通,在废气出气室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废气排气口,废气入气室与燃料电池的排气口连通;减压阀及第一电磁调节阀均设在热交换室与氨贮蓄罐的连接管上;第二电磁调节阀设在热交换室与燃料电池的连接管上;散热结构设在热交换室内,散热结构包括一根以上的散热管,每根散热管将废气出气室及废气入气室连通。其优点为:利用燃料电池产生的余热,加热液氨,提高了加热的效率,节约能源,环保。
【IPC分类】C01B3/04
【公开号】CN205367722
【申请号】CN201521012958
【发明人】徐群锋, 徐盛南
【申请人】佛山索弗克氢能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