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飞溅式冷凝器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3172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飞溅式冷凝器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转子,特别是涉及一种锌冶炼工业的锌蒸气冷凝工艺中的一种新型飞溅式冷凝器转子。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锌冶炼行业中的锌蒸气冷凝工艺中,应用的冷凝器转子叶片一般是六叶至八叶,且转子叶片形状采用单一直叶片或单一弯曲叶片。由于叶片数量多,直叶片转子的叶片无弧度,弯曲叶片转子的叶片弯曲弧度小,导致在应用中,转子的扬锌量小、锌液扬程低,使得冷凝器内锌雨封堵系数低,所谓封堵系数,指转子扬起锌液所形成的锌雨对通过含锌气流的流道的横截面(或冷凝器空间垂直截面)形成的封堵面积占含锌气流通过的流道的横截面积的比值。
冷凝介质锌液的冷凝温度差,冷凝效率低。锌液上漂浮的锌粉不能大量的随循环液体自动翻到炉外,需人工扒锌粉,造成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子叶片由直段部和曲段部相结合的新型飞溅冷凝器转子。
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飞溅式冷凝器转子,包括转子叶片,多个转子叶片均匀分布在转子上,转子叶片由直段部和曲段部连接构成,且为一整体结构。
上述的转子叶片的直段部与转子中心线夹角α为15°-20°上述的转子叶片的直段部与转子中心线夹角α为17.35°。
上述的多个转子叶片为五个转子叶片。
本实用新型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叶片由直段部和曲段部构成,转子叶片的直段部与转子中心线夹角α为15°-20°,转子叶片弧度大,转子在工作中扬锌量明显增加,冷凝器内锌雨封堵系数Ψ>0.9,锌液循环速度快,使冷凝介质锌液保持在较好的冷凝温度,冷凝效率高。冷凝效率高达95%以上,比同等条件下采用六叶单一直叶片或弯曲叶片的冷凝器转子的冷凝效率提高了0.8-1.2%。炉日产量增加了0.115-0.162吨。兰粉量降低了1%。
2、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扬锌量大,汇成锌流落在冷凝器后池,使得锌液上漂浮的锌粉在其冲击下随循环液体翻到炉外,避免了炉体运行期间打开清除口人工扒锌粉操作,减少了锌的飞扬损失,降低了劳动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新型飞溅式冷凝器转子,可安装在各种倾斜飞溅式冷凝器上,冷凝器配套能力13吨/日,转子包括转子叶片,多个叶片均匀分布在转子上,转子叶片1由直段部2和曲段部3构成。转子具体尺寸如下转子叶片1的直段部2与转了中心线夹角α为17.35°,转子叶片1的曲变直的节点圆直径Φ2=230mm,转子外轮廓直径Φ1=330mm,转子叶片1的曲段部圆心分度圆直径Φ3=210mm,转子叶片1的曲段部3的曲段半径分别为r1=70mm、r2=100mm、r3=20mm,转子叶片1的长度L2=120mm,转子外轮廓长度L1=230mm。
此种新型飞溅式冷凝器转子,典型的工作转数n=350转/min,转子最大扬锌量G=14kg/min,转子安装倾斜角β=42°,转子带起锌液最大扬程H=0.93m,冷凝器内锌雨封堵系数Ψ>0.9。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飞溅式冷凝器转子,包括转子叶片(1),多个转子叶片(1)均匀分布在转子上,其特征在于转子叶片(1)由直段部(2)和曲段部(3)连接构成,且为一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飞溅式冷凝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叶片(1)的直段部(2)与转子中心线夹角α为15°-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飞溅式冷凝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叶片(1)的直段部(2)与转子中心线夹角α为17.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飞溅式冷凝器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转子叶片(1)为五个转子叶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转子,特别是涉及锌冶炼工业中锌蒸气冷凝工艺中的一种新型飞溅式冷凝器转子。其特征是转子上均匀分布五个转子叶片,转子叶片由直段部和曲段部构成,转子叶片直段部与转子中心线夹角α为15°-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冷凝效率高,达到95%以上,兰粉量降低1%,锌的直接回收率高,可广泛应用于锌冶炼行业。
文档编号F28D11/02GK2555493SQ0227459
公开日2003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7日
发明者潘恒礼, 朱威, 郭天立, 杨尚峰 申请人:葫芦岛锌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