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分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3888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凝器分气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气板,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分气板。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冷凝器,当气体进入时不进行气体分流,进气分配不均匀,这样整个冷凝器内部的换热管换热不均匀,降低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使冷凝器进气分配均匀,换热效率提高的冷凝器分气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匀气底板1,匀气底板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匀气侧板2,每个匀气侧板2的两端均设有板开孔3。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板开孔3有规律分布,板开孔3成“”型。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板开孔3的尺寸为(45-60)*(13-16)mm。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板开孔3的尺寸为50*13mm。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匀气底板1与匀气侧板2的夹角为120°-145°。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匀气底板1与匀气侧板2的夹角为135°。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匀气侧板2的中部不设板开孔3的长度L为等于冷凝器回气管内径的1.8-2.5倍。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匀气侧板2的中部不设板开孔3的长度L为等于冷凝器回气管内径的2倍。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匀气底板1和匀气侧板2的厚度均为2-4mm。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匀气底板1和匀气侧板2的长度L1均等于冷凝器圆筒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安装在冷凝器的圆筒内,进气管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匀气侧板上开有板开孔,使得进入冷凝器的气体进行分流,进气分配均匀,这样整个冷凝器内部的换热管换热均匀,大大的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参见图1-图2),它包括匀气底板1,匀气底板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匀气侧板2,匀气底板1与匀气侧板2连为一体,可由一块板弯制而成,匀气底板1与匀气侧板2的夹角为135°,匀气底板1和匀气侧板2的厚度均为2mm,每个匀气侧板2的两端均规律分布有板开孔3,板开孔3成“”型,板开孔3的尺寸为为50*13mm。匀气侧板2的中部不设板开孔3长度L为等于冷凝器回气管内径DN的2倍,匀气底板1和匀气侧板2的长度L1均等于冷凝器圆筒的长度。
权利要求1.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匀气底板(1),匀气底板(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匀气侧板(2),每个匀气侧板(2)的两端均设有板开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开孔(3)有规律分布,板开孔(3)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开孔(3)的尺寸为(45-60)*(13-1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开孔(3)的尺寸为50*1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匀气底板(1)与匀气侧板(2)的夹角为120°-1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匀气底板(1)与匀气侧板(2)的夹角为13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匀气侧板(2)的中部不设板开孔(3)的长度L为等于冷凝器回气管内径的1.8-2.5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匀气侧板(2)的中部不设板开孔(3)的长度L为等于冷凝器回气管内径的2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匀气底板(1)和匀气侧板(2)的厚度均为2-4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匀气底板(1)和匀气侧板(2)的长度L1均等于冷凝器圆筒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分气板,其特点是包括匀气底板(1),匀气底板(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匀气侧板(2),每个匀气侧板(2)的两端均设有板开孔(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使冷凝器进气分配均匀,换热效率提高。
文档编号F28F9/22GK2624161SQ0321692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30日
发明者于志强, 高维丽, 杜英芬, 陈金花, 徐树伍, 罗琼香, 赵英 申请人: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