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性垃圾的焚烧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387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燃性垃圾的焚烧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的处理装置,所述垃圾包括各种生活、工业等废弃物以及各种农作物秸杆。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炉形式多样,但普遍存在炉内温度低(低于800℃),易产生二恶英等强毒性污染物随烟气排入大气形成二次污染,且粉尘回收处理难度大,设备易腐蚀等问题。据科学测定,当炉内燃烧温度低于800℃时,极易产生二恶英,当燃烧温度高于800℃时,烟气中几乎测不到二恶英,所以800℃是临界温度,但目前垃圾焚烧炉内的温度很难用经济的方法使其超过800℃。
燃煤及燃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已被公认是一种能够脱除90%SO2和低NOX排放量的高效环保型锅炉,其炉膛内的燃烧温度为850~1100℃,煤种适应范围广,在我国已得到大力推广和普及。煤泥作为选煤厂的副产品,其水分高、粘度大、热值低、处理困难,对环境污染严重。煤泥直接入炉燃烧,其输送仍使用皮带运输机和刮板输送机以及螺旋挤出机,这些方法的投资大,可靠性差,环境污染依然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运行可靠,垃圾的燃烧分解能够防止二恶英产生的可燃性垃圾的焚烧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可燃性垃圾的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该搅拌桶用于垃圾与燃料与水形成混合膏状物、柱塞泵、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搅拌桶的放料口通过管路与柱塞泵连接,柱塞泵通过管路连接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利用了公知的燃煤及燃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于垃圾的焚烧处理,膏状物由柱塞泵输送到循环流化床锅炉,整套设备更加简单,投资低,运行可靠性更高。主要工作原理是将垃圾与煤粉或煤泥等类似可燃物的混合含水膏状物通过柱塞泵输送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顶部挤压进入炉膛,在下落的过程中膏状物所含水分在遇到高温后立即汽化膨胀将膏状物炸成碎块并开始燃烧,落入炉膛底部的浓相区后,被呈流化态的高温床料摩擦成更小的碎块产生更加剧烈彻底的分解燃烧,此时垃圾碎片被有一定粘性的煤泥类物质的碎块粘附住,不会被烟气携带入后部烟道而脱离高温区,从而不会产生二恶英的合成原料之一——芳环类有机物质,而只产生CO2和H2O及其他氧化物。同时,为了脱硫而掺入床料煤中的CaCO3分解后产生的CaO除与SO2发生反应生成CaSO4外,还极易与二恶英的另一合成原料-HCI反应生成CaCl2,这更减少了产生二恶英的可能,并有效地防止了HCI对设备的腐蚀。
在上述处理过程中,可燃性垃圾最好粉碎至50mm以下;煤粉的粒度最好在5mm以下;含水膏状物的含水量最好为30~40%。
垃圾与煤粉或煤泥的混合比例为,干垃圾干煤粉(以干煤粉计)=1~2∶1(重量比)。
煤粉、煤泥也可采用可燃性膏状物替代,如有机污泥,如污水厂、造纸厂排出的污泥,也可以是有机化工废渣,主要是利用这些废弃物的可燃性做到废物利用,同时提供燃烧的热量,要求其热值应不低于6MJ/kg。它们与垃圾的混合比例以其与垃圾共同燃烧完全将垃圾燃烧掉为宜。
含水的膏状物在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中高温燃烧的温度为850~1100℃。
本实用新型所述垃圾包括各种生活、工业等废弃物以及各种农作物秸杆。
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出口可继续连接除尘器,除尘器的气体出口连接引风机。膏状物在炉膛内高温燃烧分解后,较大颗粒的炉渣从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底部排出,较细的灰及烟气进入到除尘器中,较细的灰由除尘器的出灰口排出,烟气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放大气。除尘器可以采用静电除尘器、布袋式除尘器等。
煤仓由给煤机连接到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底部,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底部连接有送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成熟可靠的煤泥柱塞泵输送技术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燃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所形成的整套装置简单、投资少、实施容易、运行可靠。将可燃的有机垃圾粉碎后均匀地掺入煤粉、煤泥或类似煤泥的可燃物中,实现了垃圾的高温分解燃烧,防止了二恶英的产生,并可实现废物的综合高效利用(灰渣可作为上好的建材原料)。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示意图;图中1-垃圾粉碎机 2-煤炭粉碎机 3-搅拌桶 4-柱塞泵 5-循环流化床锅炉 6-静电除尘器 7-引风机 8-烟囱 9-煤仓 10-给煤机 11-送风机 12-溜槽 13给料机 14-管路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及对垃圾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垃圾粉碎机1将粉碎的垃圾通过溜槽12进入到搅拌桶3中,同样煤炭通过煤炭粉碎机2将煤粉送入搅拌桶中。在搅拌桶中再与水混合搅拌形成膏状物,搅拌桶通过给料机13与柱塞泵4连接,搅拌桶中的膏状物被送入柱塞泵4,柱塞泵4通过管路14与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5的顶部连接,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5底部的燃煤由煤仓9、给煤机10提供,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5的出口与静电除尘器6连接,静电除尘器6的气体出口接引风机7,然后进入烟囱8。
以下为具体处理过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燃料为煤,粒度为≤10mm,掺入小于0.5mm的CaCO3后存入煤仓9内,由给煤机10送入炉膛的底部,呈流化态燃烧,温度为850~900℃,由于二次风的助燃作用,未燃烧的CO、CH4和H2在炉膛的中部和顶部进一步燃烧放出热量,此处的温度要超过850℃(850~1100℃)。分类后的可燃性垃圾经粉碎机粉碎到50mm以下与煤泥或类似煤泥的物质与经煤炭粉碎机来的小于5mm的煤粉一起送入搅拌桶3,加水后搅拌成含水量30~40%的膏状物进入大口径慢速液压柱塞泵4,加压后沿管道挤入循环流化床锅炉(CFB)5的顶部,靠自重呈圆柱状落入炉膛。膏状物进入炉膛就遇到850~1100℃的高温,表面的水份快速蒸发后,可燃性物质开始燃烧,内部所含的水份受高温作用汽化产生压力把圆柱形膏状物炸成碎块,在下落过程中,爆炸呈连锁性,同时燃烧也越来越猛烈,当落入炉膛底部时,已成为小块状燃烧物,这些小块又受到流化状床料的冲刷作用迅速变成细小的颗粒,进入上下翻腾的流化态,燃烧分解更加剧烈,垃圾和煤中的有机可燃物得到较为彻底的分解,不再产生芳环类有机物,同时放出的HCI也与CaO、MgO、AL2O3、FeO、K2O、Na2O等碱性物质产生中和反应生成稳定的盐酸盐类,防止了二恶英的产生和对设备的腐蚀。较大颗粒的炉渣从流化床锅炉的底部(A口)排出,较细的灰由静电除器6的出灰口(B口)排出,这两种物质均是做水泥等建材的上好原料。被净化后的不含二恶英的烟气由引风机7送入烟囱8排入大气。送风机11向循环流化床锅炉5提供流化和燃烧的空气。
权利要求1.一种可燃性垃圾的焚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桶,该搅拌桶用于垃圾与燃料与水形成混合膏状物、柱塞泵、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搅拌桶的放料口与柱塞泵连接,柱塞泵通过管路连接到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出口连接除尘器,除尘器的气体出口连接引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煤仓由给煤机连接到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底部,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底部连接有送风机。
专利摘要可燃性垃圾的处理装置,包括搅拌桶,该搅拌桶用于垃圾与燃料与水形成混合膏状物、柱塞泵、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搅拌桶的放料口通过管路与柱塞泵连接,柱塞泵通过管路连接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利用了公知的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于垃圾的焚烧处理,将可燃的有机垃圾粉碎后均匀地掺入煤粉、煤泥或类似煤泥的可燃物中,实现了垃圾的高温分解燃烧,防止了二恶英的产生。膏状物由柱塞泵输送到循环流化床锅炉,整套装置更加简单,投资低,运行可靠性更高。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变可燃性垃圾随意焚烧带来的污染为能源,灰渣可作为上好的建材原料,实现废物的综合高效利用。
文档编号F23G5/30GK2613691SQ0321626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7日
发明者梁道广 申请人:梁道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