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脱硫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519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能脱硫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脱硫除尘器,该脱硫除尘器采用双雾式结构并且设有余热回收装置,集节能、除尘、脱硫于一体。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03114126.9公开一种多级烟气脱硫除尘净化装置,属于工业气体净化设备。该装置包括进气管、扩散管、收缩管、反应总管、出气管、进液管、出液管。扩散管前端与进气管相连,后端与反应总管相连,反应总管与出气管之间连有收缩管,反应总管内均匀地设有至少三个反应分管。反应分管的末端设有向上的挡板,反应分管的底面与挡水板之间的角度为50°-160°,形成至少一个储液槽;储液槽分别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相通。工作时,如果储液槽的数量足够多,则气流的截面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能够保证气液反应均匀、迅速,本发明利用反应管和储液槽本身的巧妙结构,达到快速、彻底脱硫或除尘的效果。但是,该烟气脱硫除尘净化装置不适于锅炉的脱硫净化,并且无法对锅炉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回收。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节能脱硫除尘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脱硫除尘器,该脱硫除尘器采用双雾式脱硫结构,螺旋式除尘烟道,并且设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集节能、除尘、脱硫于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节能脱硫除尘器,其要点在于所述节能脱硫除尘器上部设有一次除尘室,中部设有一次脱硫除尘室,底部设有集尘水槽,该一次脱硫除尘室底部与所述集尘水槽连通,所述一次脱硫除尘室侧面设有二次脱硫除尘室,该二次脱硫除尘室底部与所述集尘水槽连通;所述一次除尘室内装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一次除尘室中心设有烟气上升管道,环绕该管道设置一条上层螺旋式除尘烟道;所述一次脱硫除尘室中心设有所述烟气上升管道,环绕该管道设置一条下层螺旋式除尘烟道;所述下层螺旋式除尘烟道入口处装有喷淋装置和脱水装置;所述二次脱硫除尘室内设有脱硫室和净化脱水室,所述脱硫室和净化脱水室之间设有净化隔板装置,所述脱硫室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烟气上升管道顶部通过管道与风机的进口连通,所述脱硫室顶部通过管道与风机出口连通,所述净化脱水室顶部通过管道与烟囱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次雾化脱硫,脱硫效果好,脱硫率可达83%。
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形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可起到降低烟气温度,吸收烟气中灰尘和省煤节能作用。
3、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二次湿式降尘,除尘率可达98%。
4、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脱水装置,可消除烟气中的水分,保障风机安全运行。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可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主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
图1的左侧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次除尘室示意图(图3的A-A剖面图)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次脱硫除尘室示意图(图3的B-B剖面图)图6、本实用新型的喷雾脱水示意图 (图5的D-D剖面图)图7、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装置示意图 (图2的C-C剖面图)图8、本实用新型的二次脱硫除尘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节能脱硫除尘器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其上部设有一次除尘室2,中部设有一次脱硫除尘室14,底部设有集尘水槽6,该集尘水槽内充有脱硫除尘用水110,该集尘水槽可以采用密封结构。所述一次脱硫除尘室底部与所述集尘水槽连通,所述一次脱硫除尘室侧面设有二次脱硫除尘室13,该二次脱硫除尘室底部也与所述集尘水槽连通;所述一次除尘室呈一箱形结构,其内装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51,所述一次除尘室中心设有烟气上升管道21,环绕该管道设置一条上层螺旋式除尘烟道141。所述一次脱硫除尘室中心也设有所述烟气上升管道,环绕该管道设置一条下层螺旋式除尘烟道142;所述下层螺旋式除尘烟道入口处装有喷淋装置146和脱水装置147。所述二次脱硫除尘室内设有脱硫室136和净化脱水室,所述脱硫室和净化脱水室之间设有净化隔板装置133,所述脱硫室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烟气上升管道顶部通过管道4与风机7的进口71连通,所述脱硫室顶部通过管道3与风机出口连通,所述净化脱水室顶部通过管道5与烟囱6连通。本实施例设有一个底座10,所述风机及驱动风机的电机9安装在底座上,电机与风机之间设有皮带传动机构8。
参见图3、图4及图7,在本实施例中,一次除尘室呈一箱形结构,该除尘室中心设有烟气上升管道21,环绕该管道设置一条上层螺旋式除尘烟道141;(为了便于描述,图4仅显示其烟道结构,而将其内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拆除),除尘烟道设有烟道入口1,烟道出口22,该烟道沿水平面回转270°后设置一个向下的烟道出口。图中箭头表示烟气沿烟道的走向,图中符号“”表示烟气沿烟道出口向下流动的情况。烟道入口与锅炉排气口连接。参见图7,该图显示了除尘室与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51的安装情况,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是由上联箱管、下联箱管、直立对流加热管、辅助对流加热管构成的∏形结构的装置,该图是俯视图,仅显示了两个上联箱管153、多个辅助对流加热管154、低温水入口15、高温水出口152。所述上联箱管、下联箱管、直立对流加热管、辅助对流加热管的连接方式采用常规的方式,在此不进行描述。
参见图3、图5及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次脱硫除尘室14呈一箱形结构,其中心设有所述烟气上升管道21,该管道与一次除尘室中心的烟气上升管道是上下贯通一体的管道,该管道的底部设有烟气进口145。环绕该管道设置一条下层螺旋式除尘烟道142;在烟气上升管道两侧设置斜坡面导流板143,该导流板用于将一次除尘室中下降的灰尘导入到集尘水槽内,该导流板与烟气上升管道之间形成的夹道是下层螺旋式除尘烟道,该除尘烟道自进口开始沿水平面回转270°后与烟气上升管道底部的烟气进口145连通。所述下层螺旋式除尘烟道入口与一次除尘室中的烟道出口上、下对正连通,形成一个完整的螺旋状烟道。下层螺旋式除尘烟道入口处装有喷淋装置146和脱水装置147。该喷淋装置是在一个竖直的管道上安装多个常规的喷雾嘴构成。该喷淋装置喷出的雾状水中含有30%的氢氧化钠中和剂,用于中和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并能使烟气中漂浮的灰尘吸收水分而与烟气分离。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排喷淋装置,图中仅显示一排。所述脱水装置是安装在螺旋式除尘烟道中的一个多孔板,该孔板上设置多个直径40-100毫米的孔。当携带雾气的烟气经过该脱水装置时,烟气中的水将凝结在孔板上,然后下降到集尘水槽内,实现烟气脱水的目的。根据脱水的需要,该烟道中可以设置1-3个多孔板。为了便于检修,一次脱硫除尘室上设有检修门144。
参见
图1及图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次脱硫除尘室13呈一箱形结构,其左部设有脱硫室136,其右部设有净化脱水室,其底部与集尘水槽11连通,集尘水槽内设有净化水110,该净化水中含有30%的氢氧化钠中和剂。所述脱硫室和净化脱水室之间设有净化隔板装置133,所述脱硫室内设有喷淋装置131。所述净化隔板装置由一块分隔板、多个导气管134构成,分隔板将脱硫室和净化脱水室隔离开,其上安装多个导气管,该导气管的进气口位于脱硫室一侧,该导气管的出气口位于净化脱水室一侧,并伸入到净化水中。从风机出口排出的烟气经过管道3进入脱硫室,烟气与喷淋装置产生的雾化水混合在一起完成脱硫,然后经过导气管进入净化水中再次脱硫、除尘、脱水,净化后的洁净烟气就可通过管道5排入烟囱。
为了便于调节净化隔板装置的高度,在二次脱硫除尘室上部设有一个调节装置132,该装置由调节座、调节丝杠、调节手轮构成,调节丝杠与分隔板固定,转动调节手轮就可实现净化隔板装置高度的调节。为了进一步降低排出烟气中的水分,在净化脱水室内的烟气出口处设置一块倾斜的脱水孔板135,该脱水孔板上设置多个直径40-100毫米的孔。为了便于检修,所述二次脱硫除尘室上设有检修门137。图中的箭头表示烟气通过的路线。
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尘水槽11位于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该水槽中设有水泵,用于向所述的喷淋装置提供压力水。该水槽内的右部设有灰渣清理装置12。该装置由驱动电机、链条、支架、安装在链条上的刮板构成。该装置采用常规的结构,在此不详述。该装置用来清理落入集尘水槽底部的灰渣,将其排出集尘水槽外。在本实施例中并排地设有两个的灰渣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锅炉排出的烟气进入本实用新型的一次除尘室,在该除尘室内沿上层螺旋式除尘烟道回转270°,当烟气经过余热回收装置后,进行一次降温和干式除尘,烟气中的粗大颗粒落入集尘水槽底部,然后烟气下行进入一次脱硫除尘室内,沿下层螺旋式除尘烟道回转270°,经过喷淋装置时,喷淋装置的多个喷嘴喷出的雾化水对烟气进行洗浴,雾化水中含有氢氧化钠中和剂,对烟气进行一次脱硫,脱硫的同时,烟气中漂浮的微型颗粒遇水后质量加大,依靠重力落入集尘水槽中,一次脱硫后烟气经过脱水装置脱水后进入引风机,经过风机加压后进入二次脱硫除尘室,在其内的脱硫室进行二次脱硫,然后进入净化室,在净化室内完成最后的脱硫、除尘、脱水,净化后的洁净烟气就可通过管道排入烟囱。
使用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散装、组装和整装工业锅炉、民用锅炉、小型电站、垃圾焚烧炉。也可用于化铁炉、冲天炉及其它工业窑炉。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脱硫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脱硫除尘器上部设有一次除尘室(2),中部设有一次脱硫除尘室(14),底部设有集尘水槽(6),该一次脱硫除尘室底部与所述集尘水槽连通,所述一次脱硫除尘室侧面设有二次脱硫除尘室(13),该二次脱硫除尘室底部与所述集尘水槽连通;所述一次除尘室内装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151),所述一次除尘室中心设有烟气上升管道(21),环绕该管道设置一条上层螺旋式除尘烟道;所述一次脱硫除尘室中心设有所述烟气上升管道,环绕该管道设置一条下层螺旋式除尘烟道;所述下层螺旋式除尘烟道入口处装有喷淋装置(146)和脱水装置;所述二次脱硫除尘室内设有脱硫室(136)和净化脱水室,所述脱硫室和净化脱水室之间设有净化隔板装置(133),所述脱硫室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烟气上升管道顶部通过管道与风机(7)的进口连通,所述脱硫室顶部通过管道与风机出口连通,所述净化脱水室顶部通过管道与烟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脱硫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是由上联箱管、下联箱管、直立对流加热管、辅助对流加热管构成的∏形结构的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脱硫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脱水室内设有脱水孔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脱硫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水槽内设有灰渣清理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脱硫除尘器,其上部设有一次除尘室,中部设有一次脱硫除尘室,底部设有集尘水槽,该一次脱硫除尘室底部与集尘水槽连通一次脱硫除尘室侧面设有二次脱硫除尘室,该二次脱硫除尘室底部与所述集尘水槽连通;一次除尘室内装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一次除尘室中心设有烟气上升管道,一次脱硫除尘室中心设有所述烟气上升管道,下层螺旋式除尘烟道入口处装有喷淋装置和脱水装置;二次脱硫除尘室设有脱硫室和净化脱水室,脱硫室和净化脱水室之间设有净化隔板装置,脱硫室内设有喷淋装置;烟气上升管道顶部通过管道与风机的进口连通,脱硫室顶部通过管道与风机出口连通,净化脱水室顶部通过管道与烟囱连通。
文档编号F23J15/04GK2713314SQ200420084269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7日
发明者梁孚, 孙长生, 王跃武 申请人:梁孚, 孙长生, 王跃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