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汽冷凝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483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汽冷凝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或水暖用的换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热交换速度快、节能、无污染的水汽冷凝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庭中使用的水冷和水暖空调系统中,除了由中心集中供冷或供热的空调系统外,还有家庭分室型空调的燃气采暖器、水冷空调器、电空调器和各种各样的散热器。这些产品中都包括有热交换器。其中燃气采暖器中的热交换器由于使用的目的是制热,因其结构有其自身的使用特点,不宜制冷;水冷空调虽然在少数城市的市场上有,但是它的散热器是采用电空调器的散热器,是电空调器的改装产器,其换热器的板面大、功率低、价格昂贵,也只适合装在较大的柜子中使用。而且各种在家庭中使用的散热器有片式、柱式、管式、板式等多种形式。一般体积都很大,需消耗较多的金属材料,成本高。而且在室内占地面积大,单位面积散热量少,不能将高温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下来,用途单一,使用受局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交换速度快、节能、无污染、成本低,体积小的水汽冷凝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汽冷凝换热器,包括有形成水循环的进水管、出水过桥管及换热体,还设置有罩在换热体整体外侧的笼罩,笼罩的下端设置有接收从换热体和笼罩上滴落的冷凝水的水槽。所述的换热体是由与进水管和出水过桥管相连通的蛇形管,以及在蛇形管上间隔设置的换热片构成,其管形结构的蛇形管贯穿换热片而形成,其换热片为平形四边形的片结构或等腰梯形的片结构,其平面上工开有可穿过蛇形管的孔和用于提高热交换效果的多数个翻边小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作为家庭用空调,具有热交换速度快、空调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节能、无污染、使用安全方便的特点。本结构可将散热和散冷兼备使用。特别是用在燃气采暖器中,可吸收高温烟气中的余热,节省了燃气的能量,而且排除了燃气对大气的污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平形四边形换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等腰梯形换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2出水过桥管13进水管14排水短管 15水槽16笼罩 17蛇形管18换热体19换热片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现的。
如图1所示,水汽冷凝换热器,包括有形成水循环的进水管13、出水过桥管12及换热体18,还设置有罩在换热体18整体外侧的笼罩16,笼罩16的下端设置有接收从换热体18和笼罩16上滴落的冷凝水的水槽15,水槽15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短管14。
进水管13、出水过桥管12及换热体18三者是相连接并连通的,可以一体制作,也可以分体制作再组装。
笼罩16是整体盖在换热体18上,将换热体18的前后、左、右,或前上、左、右都覆盖住。并且笼罩16是通过点焊加上丝扣连接的方式与换热体18固定连接在一起。笼罩16还可以只通过丝扣连接的方式与换热体18固定连接在一起。笼罩16下端设置有与主换热器相连通的通道。笼罩16上还设置有排气口,用于排出穿过其内,并与换热体18进行热交换后的气体。
换热体18是由与进水管13和出水过桥管12相连通的蛇形管17,及在蛇形管17上间隔设置的换热片19构成,其管形结构的蛇形管17贯穿换热片19而形成。其换热片19采用平形四边形的片结构,其平面上工开有可穿过蛇形管17的孔。换热片19还可采用等腰梯形的片结构,其平面上工开有可穿过蛇形管17的孔。平形四边形或等腰梯形的换热片19上还开有用于提高热交换效果的多数个翻边小孔。
所述的进水管13、出水过桥管12、换热体18及笼罩16均采用金属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水汽冷凝换热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供热的情况下,点燃煤气,燃气在加热循环水的过程中,其燃烧产生的热烟气进入笼罩16,并穿过构成换热体18的蛇形管17和换热片19之间形成的间隙后,再从笼罩16的排气口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凉水从进水管13进入蛇形管17时除了被燃气加热外,还吸收了烟气的热量,然后再经出水过桥管12流出。如此循环,使水的加热速度加快,同时也节省了燃气的能量,同时达到了空调制暖的作用。加热水的循环过程中,在笼罩16和换热体18上产生的水蒸气被冷凝后滴落在笼罩16下端设置的水槽15内,并从水槽15底部的排水短管14流出。
在制冷的情况下,热空气进入笼罩16并穿过构成换热体18的蛇形管17和换热片19之间形成的间隙后,再从笼罩16的排气口排出。这时经过换热体18的热空气的热量被蛇形管17内循环水吸收,使水的温度提高,环境中的热空气降低,达到了空调制冷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水汽冷凝换热器,包括有形成水循环的进水管(13)、出水过桥管(12)及换热体(18),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罩在换热体(18)整体外侧的笼罩(16),笼罩(16)的下端设置有接收从换热体(18)和笼罩(16)上滴落的冷凝水的水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笼罩(16)与换热体(18)是通过焊接与丝扣结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笼罩(16)与换热体(18)是通过丝扣结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体(18)是由与进水管(13)和出水过桥管(12)相连通的蛇形管(17),以及在蛇形管(17)上间隔设置的换热片(19)构成,其管形结构的蛇形管(17)贯穿换热片(19)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水汽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片(19)为平形四边形的片结构,其平面上工开有可穿过蛇形管(17)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水汽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片(19)为等腰梯形的片结构,其平面上工开有可穿过蛇形管(17)的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汽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片(19)上还开有用于提高热交换效果的多数个翻边小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3)、出水过桥管(12)、换热体(18)及笼罩(16)均采用金属材料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笼罩(16)下端设置有与主换热器相连通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笼罩(16)上还设置有排气口。
专利摘要一种水汽冷凝换热器,包括有形成水循环的进水管、出水过桥管及换热体,还设置有罩在换热体整体外侧的笼罩,笼罩的下端设置有接收从换热体和笼罩上滴落的冷凝水的水槽。换热体是由与进水管和出水过桥管相连通的蛇形管,以及在蛇形管上间隔设置的换热片构成,其管形结构的蛇形管贯穿换热片而形成,其换热片为平形四边形的片结构或等腰梯形的片结构,其平面上开有可穿过蛇形管的孔和提高热交换效果的多数个翻边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热交换速度快、空调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节能、无污染、使用安全方便的特点。本结构可将散热和散冷兼备使用。特别是用在燃气采暖器中,可吸收高温烟气的余热,节省了燃气的能量,而且排除了燃气对大气的污染。
文档编号F28D1/04GK2738190SQ200420085220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8日
发明者王予意 申请人:王予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