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661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属于工业节能和燃烧产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化的烟气脱硫主要采用化学方法,诸如普通湿式石灰石-石膏法、亚钠法、喷雾干燥法、吸收再生法、炉内喷钙-增湿活化脱硫法以及活性炭吸附法、氧化镁法等,技术较成熟,脱硫效率在80%以上。但它们共有的严重缺点是成本较高,对设备有腐蚀作用等。
另一方面,各种烟气的余热利用已是节能方面的通用技术。但把余热利用和物理脱硫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设备却鲜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具有余热回收和物理脱硫双重功能。它在利用排放烟气加热循环水,自身温度由200℃左右降至100℃以下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地回收了烟气的余热,而且使烟气中的水分在降温、结露的过程中,与烟气中的硫化物充分溶合形成酸性液体,沉降集总后得以回收。
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箱体、螺旋换热器、液雾分离隔板、酸溶液收集器、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和阀门。其中,沿箱体纵向轴线的端部分别有烟气的进口和出口;螺旋换热器是将一根钢管盘绕成螺旋状,并安装在箱体纵向的前半部分,而两端穿过箱体壁,形成冷却水的进、出口;数块液雾分离隔板沿箱体纵向并排在箱体的后半部分;酸溶液收集器是一个U形管道容器,端部开口分别与箱体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相通,以便在螺旋换热器段和液雾分离隔板段结露并溶解硫化物的水汽沉降后经其流到酸溶液收集器中集总;酸溶液收集器的下部安装一个阀门,以便定期排放集总后的液体。每块断面结构相同的液雾分离隔板都由进口导流段、折叠段、出口整流段、前挡水板和后挡水板组成。液雾分离隔板的厚度约1.5~2.0mm,进口导流段、折叠段、出口整流段、前后挡水板的纵向长度比为1∶2.5~3∶1∶1折叠段与纵向轴线的夹角约为30°;前后挡水板与水平方向所成锐角约为60°;隔板间距约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适于大中小型燃气/燃油锅炉的余热回收和烟气脱硫,是一种低投资、低运行费、高效益、适合国情的实用技术。它具有脱硫工艺简单、效率高(达80%)、余热回收换热温差大(可节省燃料10%左右)、经济性好(一年内即可收回成本)、运行成本低、系统故障低且易于全自动化、工作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


图1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中液雾分离隔板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用于锅炉烟道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箱体1、螺旋换热器2、液雾分离隔板3、酸溶液收集器4、阀门5和冷却水进出口6。其中,沿箱体1纵向轴线的端部分别有烟气的进口和出口;一根钢管盘绕成螺旋状的螺旋换热器2安装在箱体纵向的前半部分,而两端穿过箱体1的壁,形成冷却水的进出口6;数块液雾分离隔板3沿箱体1的纵向并排在箱体1的后半部分;酸溶液收集器4是一个U形管道容器,端部开口分别与箱体1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相通,以便在螺旋换热器2段和液雾分离隔板3段结露并溶解硫化物的水汽沉降后经其流进酸溶液收集器4中集总;酸溶液收集器4的下部安装一个阀门5,以便定期排放集总后的液体。
如图2所示,每块断面结构相同的液雾分离隔板3都由进口导流段31、折叠段32、出口整流段33、前挡水板34和后挡水板35组成。液雾分离隔板3的板厚约1.5~2.0mm,进口导流段31、折叠段32、出口整流段33、前后挡水板34、35的纵向长度比为1∶2.5~3∶1∶1折叠段32与纵向轴线的夹角约为30°;前后挡水板34、35与水平方向所成锐角约为60°;液雾分离隔板3的安装间距约为20~30mm。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应用实例。放置在锅炉00烟道01中的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的进口之前和出口之后分别加装一个电控蝶形阀门03、04,以便控制烟气的走向;同时在烟道01中加装温度传感器02。电控蝶形阀门03、04和温度传感器02均与控制系统05导线相连。于是,控制系统05可根据温度传感器02探测的温度启闭电控蝶形阀门03、04,进而将本实用新型切入或退出锅炉运行系统。
本实用新型适于大中小型燃气/燃油锅炉的余热回收和烟气脱硫,是一种低投资、低运行费、高效益、适合国情的实用技术。它具有脱硫工艺简单、效率高(达80%)、余热回收换热温差大(可节省燃料10%左右)、经济性好(一年内即可收回成本)、运行成本低、系统故障低且易于全自动化、工作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1)、螺旋换热器(2)、液雾分离隔板(3)、酸溶液收集器(4)、阀门(5)和冷却水进出口(6);其中,沿箱体(1)纵向轴线的端部分别有烟气的进口和出口;一根钢管盘绕成螺旋状的螺旋换热器(2)安装在箱体(1)纵向的前半部分,而两端穿过箱体(1)的壁,构成冷却水的进出口(6);数块液雾分离隔板(3)沿箱体(1)的纵向并排在箱体(1)的后半部分;酸溶液收集器(4)是一个U形管道容器,端部开口分别与箱体(1)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相通;酸溶液收集器(4)的下部安装一个阀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断面结构相同的液雾分离隔板(3)都由进口导流段(31)、折叠段(32)、出口整流段(33)、前挡水板(34)和后挡水板(35)组成;液雾分离隔板(3)的板厚约1.5~2.0mm,进口导流段(31)、折叠段(32)、出口整流段(33)、前后挡水板(34,35)的纵向长度比为1∶2.5~3∶1∶1,折叠段(32)与纵向轴线的夹角约为30°;前后挡水板(34,35)与水平方向所成锐角约为60°;每块液雾分离隔板(3)的安装间距约为20~30mm。
专利摘要一种烟气余热利用和脱硫综合装置,属于工业节能和燃烧产物处理设备,具有余热回收和物理脱硫双重功能。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包括箱体、螺旋换热器、液雾分离隔板、酸溶液收集器、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和阀门。每块断面结构相同的液雾分离隔板都由进口导流段、折叠段、出口整流段、前挡水板和后挡水板组成。本实用新型适于大中小型燃气/燃油锅炉的余热回收和烟气脱硫,是一种低投资,低运行费,高效益,适合国情的实用技术。它具有脱硫工艺简单、效率高(达80%)、余热回收换热温差大(可节省燃料10%左右)、经济性好(一年内即可收回成本)、运行成本低、系统故障低且易于全自动化、工作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F23J15/02GK2797899SQ20052002111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4日
发明者王松, 曲永磊, 栾一刚, 王忠义, 孙海鸥 申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