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暖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223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暖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采暖用的一种散热器的改进发明,具体涉及一 种钢制管式散热器结构的改进与创新。
背景技术
现有钢制管式散热器形式较多,尤其是某些搭接焊散热器由于结构 限制,其搭接面上开孔直径较小,再加上搭接焊时两孔错位易造成这个部 位通孔面积更小,因而形成热水流通不畅,阻力略有递增,目前国内外尚 无上述新型结构的钢制管式散热器。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 一种结构简易、通流顺畅、资源节约、热能利用率高、散热效果好、生产 自动化程度高的钢制管式散热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 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采暖散热器,包括有散热管柱及带上下进排 水通道的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上下进排水通道的片头为连续片头,所 述连续片头的中心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排用于安装散热管柱的安装孔,所 述安装孔的形状与散热管柱的形状相对应,所述散热管柱两端管径小于安 装孔的孔径,所述连续片头的两端焊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安装管道用 的螺纹座。所述散热管柱采用薄壁钢管,连续片头采用薄钢板压制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上述散热器中散热管均为薄壁钢管,上下连续片头采用薄钢板压制成形。 重量轻,节约材料。
2上述散热器的结构比较简易,制作方便,可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能达到大规模生产与减人增效。3上述散热器可以根据散热管形状进行匹配,择优选用,能满足不同顾客要 求。4上述散热器由上下连续片头构成的进排水道通流空间较大,散热管柱 釆用插接焊,因而形成热媒流通顺畅,阻力较小,从而减少能量损耗。 5上述散热器结构与工艺方法使散热器散热效果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金属 热强度。因此上述钢制管式散热器结构简易,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节省材料,同时 又能提高散热效果与热能利用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提高 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实质性特点与进步。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图3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图1沿A-A方向的散热管各种形状的实施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原理作进一步阐述。散热器的上下进排水通道采用 连续片头1,在连续片头两端焊有端盖2。两头端盖上有安装管道用螺纹座。 在连续片头的中心线左右两侧布置散热管柱3。在连续片头上根据散热管形 状冲有相应安装孔位。若干根散热管柱的管子两端进行縮管处理,使散热 管柱两端管径小于安装孔的孔径,以便插入前述安装孔位中进行一次性钎 焊成形。这种钢制管式散热器根据散热量大小不同的要求,可增减散热管
的高度,或增减连续片头的长度,可制成能满足不同散热量的钢制管式散 热器。本实用新型与其它钢制管式散热器相比较,由于前者采用薄钢板制 成连续片头及散热管柱,以及结构设计合理,改善了通流效果,提高了散 热效果,从而使热能利用率与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能进行机械化、 自动化生产与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便利。因此,降低了使用成本与销售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采暖散热器,包括有散热管柱(3)及带上下进排水通道的片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上下进排水通道的片头(1)为连续片头,所述连续片头的中心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排用于安装散热管柱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与散热管柱(3)的形状相对应,所述散热管柱两端管径小于安装孔的孔径,所述连续片头的两端焊有端盖(2),所述端盖上设有安装管道用的螺纹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柱(3)采 用薄壁钢管,连续片头采用薄钢板压制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暖散热器的改进设计,该采暖散热器包括有散热管柱(3)及带上下进排水通道的片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上下进排水通道的片头(1)为连续片头,所述连续片头的中心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排用于安装散热管柱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与散热管柱(3)的形状相对应,所述散热管柱两端管径小于安装孔的孔径,所述连续片头的两端焊有端盖(2),所述端盖上设有安装管道用的螺纹座。因此,上述钢制管式散热器结构简易,生产自动化程度高,节省材料,同时又能提高散热效果与热能利用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实质性特点与进步。
文档编号F28F9/02GK201016617SQ20072010679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6日
发明者曹荣宗, 洪志明, 陈国华 申请人:浙江努奥罗散热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