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搪瓷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775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搪瓷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涉及搪瓷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搪瓷反应釜的加热方式有夹套蒸汽加热和夹套导热油加热。夹套蒸汽加热反 应釜是通过夹套中蒸汽冷凝提供热源,缺点是因夹套内使用的蒸汽压力最高为0. 6MPa,所 以只能提供158t:的加热温度。对于某些反应温度要求高于158t:时,只能采用电加热。即 在夹套内充注导热油,由电加热棒加热导热油,导热油将热传递给反应物质。缺点是电加热 耗电量大,传热速度慢,热效率低。 中国专利(专利号90216043)介绍了一种用于搪瓷反应釜的新型釜内加热器,主 要由经釜盖插入釜内并吊装在釜盖上的若干组表面为搪瓷的U型金属管串联而成。但因联 接口的增多而使泄漏点增加,同时因U型管在釜中央分布而影响釜内物料的搅拌,并因加 热器使用时需打开若干个进气、出气阀,增加了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 158°C )、快速加热、耐腐蚀的搪瓷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一种搪瓷反应釜,加热方式为内加热。内加热器由蒸汽进口管、 蒸汽分布管、加热列管、蒸汽冷凝液收集管、蒸汽冷凝液输出管组成,其中由蒸汽分布管、加 热列管和蒸汽冷凝液收集管构成的主体部分形似鼠笼。内加热器外表面及搪瓷反应釜内表 面都镀有搪玻璃。 根据反应物质的物性、工艺要求、加热蒸汽的物性决定加热器的大小,其中蒸汽分
布管构成的圆环内径环不得小于搪瓷反应釜搅拌器的直径,蒸汽分布管的直径根据蒸汽流
量确定,但不得小于加热列管直径的2倍;对根数的要求条件如下即加热列管在蒸汽分布
管上排列间距不得小于50mm。蒸汽冷凝液收集管的大小、直径与蒸汽分布管相同。加热列
管上端与蒸汽分布管焊接、加热列管下端与蒸汽冷凝液收集管焊接,蒸汽分布管和蒸汽冷
凝液收集管釜外部分与对应的法兰焊接,其他结构同普通搪瓷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制造的搪瓷反应釜可使用中压蒸汽作为供热,加热温度可高达40(TC,
加热速度快。由于内加热器内置于反应物中,所以热损失小,蒸汽利用率高,对物料的混合、
传质有强化作用,运行费用低。

图l为反应釜中线剖视图。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聚合一种有机化工中间物反应时,所用搪瓷反应釜体积为1. 2m3,内加热器加热
3列管35根,换热面积为5. 2!112,使用4. 0bFa的过热蒸汽(370°C )供热,蒸汽由蒸汽进口管1
进入内加热器的蒸汽分布管2,通过蒸汽分布管2,蒸汽均匀进入加热列管3,在由电机5驱
动的搅拌器4的搅拌下,各加热列管3内的蒸汽与反应釜内的物料充分换热,冷凝下来的蒸
汽冷凝液汇集到冷凝液收集管7,最后冷凝液由冷凝液排出管6排出加热器。 1000Kg溶剂可在0. 6hr内由常温加热至反应温度,随后可在2. 5hr内完成400Kg
尿素熔融、聚合反应。整个过程需耗蒸汽0. 5t,总需耗时3. lhr。 对比例 在聚合与实施例相同产品时,所用反应釜体积与实施例l相同,换热面积为5.5m2, 采用电加热(电加热棒在夹套内的导热油中加热导热油)方式供热,电加热棒功率为48KW, 加热1000Kg溶剂至与实施例l相同的反应温度需3hr,随后在5hr内完成400Kg尿素熔融、 聚合反应。整个过程用电384KWH,总需耗时8. Ohr。
权利要求一种搪瓷反应釜,由釜壳、内加热器和搅拌器等组成,内加热器由蒸汽进口管、蒸汽分布管、加热列管、蒸汽冷凝液收集管、蒸汽冷凝液输出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加热器的蒸汽分布管、加热列管、蒸汽冷凝液收集管构成的主体部分形式鼠笼,内加热器外表面及搪瓷反应釜内表面都镀有搪玻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搪瓷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加热列管在蒸汽分布管上排 列间距大于50mm,加热列管上端与蒸汽分布管焊接,加热列管下端与蒸汽冷凝液收集管焊 接,蒸汽分布管和蒸汽冷凝液收集管釜外部分与对应的法兰焊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搪瓷反应釜。搪瓷反应釜的供热是由内加热器提供。由蒸汽分布管、加热列管和蒸汽冷凝液收集管组成鼠笼式结构的内加热器,其外表镀有搪玻璃。内加热器可使用4.0MPa的过热蒸汽供热,加热温度可达400℃。用作高温(≥158℃)、耐腐蚀的反应设备。
文档编号F28D7/00GK201454526SQ20092006490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5日
发明者杨小林, 陈陆武 申请人:湘潭市开元化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