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317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防止翻床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背景技术
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也是国际高技术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作为洁净煤技术之一,是一种已投入发电运营、比较成熟的商业化技术,由于具有煤种适应面广、燃烧效率高以及炉内脱硫脱硝等特点,使得近年来大容量的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在制造和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和进展。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的燃烧方式,是一种介于煤粉炉悬浮燃烧和链条炉固定燃烧之间的燃烧方式。所谓的流态化,是指固体颗粒在流化风5空气的作用下处于流动状态,从而具有许多流体性质的状态。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存在着大量的床料(物料),这·些床料在锅炉一次风、二次风的作用下处于流化状态,可以实现炉膛内的内循环;另外与其他锅炉相比,循环流化床锅炉增加了高温物料循环回路部分,即分离器3 ;其作用在于实现气固两相分离,将烟气中夹带的绝大多数固体颗粒分离下来,通过返料腿4实现了床料在炉膛外的外循环,从而使锅炉不断地往复循环燃烧;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很高的燃烧效率,对燃料的适应性也更好。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容量向大型化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双支腿(俗称“裤衩腿”)型炉膛结构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如图I所示。由于该炉型在放大设计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向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的主要选择方案。但双支腿型结构炉膛I由于底部分叉,容易造成所谓的床料“翻床”现象。这是由于在锅炉运行时,两支腿流化布风板7上的床料不可能达到绝对平衡,必然存在一定的床压差。如果两支腿之间出现较大的床压差,会使床料从床压低的支腿一侧,被吹到床压高的支腿一侧,使该侧床压持续加大,风量逐渐减小,而另一侧则刚好相反,不平衡的状态将进一步加剧,会在短时间内造成炉内大部分床料聚集到一侧支腿内,而另一侧支腿几乎没有床料,好像“翻”过去一样。翻床现象会使一侧支腿床料过多,床压过高,甚至彻底破坏流态化,使床料压死在流化布风板7上(俗称“塌床”),给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危害,控制不好将导致负荷降低甚至停炉事故,造成运行事故和经济损失。目前为了避免翻床现象的发生,大多采用对流化风5风量分配加强调节或在炉膛两支腿之间增加阻挡结构等,但调节限度有限,结构复杂程度增加较多,而且也不能完全消除两侧的床压差,仍具有一定的翻床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翻床现象出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底部设置两个流化风室的双支腿型炉膛,每个流化风室中均设置流化布风板;所述双支腿型炉膛的两侧设置分离器,分离器上部和下部均与炉膛相通,所述炉膛底部的两个支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通管相通。所述的连通管为至少两个交叉相通的通管。所述的连通管为至少两个交错倾斜设置的通管。在所述连通管的下方设置至少一个流化风喷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利用床料流化后类似于流体的性质,使得床压较高
一侧支腿的床料自动“流”向床压较低一侧支腿,其效果类似于装有液体的底部连通器,从而达到两个支腿间床料的平衡,减小两支腿间床压差,从而消除翻床现象产生的条件,避免运行事故和经济损失。本发明中连通管8结构非常简单,如果需要在炉膛水冷壁上的开孔,则采用弯制让管结构,对炉膛的整体设计和制造影响不大。


图I为现有技术中双支腿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底部设置两个流化风室6的双支腿型炉膛1,每个流化风室6中均设置流化布风板7 ;在双支腿型炉膛I的两侧设置分离器3,分离器3上部与炉膛相通,其下部通过返料腿4与炉膛相通,且在分离器3的顶部连接烟道2。本发明为了杜绝翻床现象的发生,炉膛I底部的两个支腿之间通过连通管8相通。当支腿中设置流化布风板7时,连通管8位于流化布风板7的上方。上述的连通管8为至少两个交错倾斜设置的通管,上述的交错倾斜是指相邻的连通管之间倾斜但不相通。除此之夕卜,连通管8为至少两个交叉相通的通管,这种技术方案是指相邻的两个连通管是相通的,可以呈斜放的“十”字形。需要说明的是,连通管8的数量根据炉膛具体情况而定,他们分布为一排,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连通管8结构非常简单,如果需要在炉膛水冷壁上开孔,则采用弯制让管结构,对炉膛的整体设计和制造影响不大。本发明所设置的支腿间连通管,采用绝热或风冷型式,必要时在其下部增设一定数量的流化风5喷嘴,以保证床料的流化状态,避免床料停滞或堵塞在连通管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它包括底部设置两个流化风室(6)的双支腿型炉膛(1),每个流化风室(6)中均设置流化布风板(7);所述双支腿型炉膛(I)的两侧设置分离器(3),分离器(3)上部和下部均与炉膛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I)底部的两个支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通管(8)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8)为至少两个交叉相通的通管。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8)为至少两个交错倾斜设置的通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通管(8)的下方设置至少一个流化风喷嘴。
全文摘要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它包括底部设置两个流化风室的双支腿型炉膛,每个流化风室中均设置流化布风板;所述双支腿型炉膛的两侧设置分离器,分离器上部和下部均与炉膛相通,所述炉膛底部的两个支腿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通管相通。本发明利用床料流化后类似于流体的性质,使得床压较高一侧支腿的床料自动“流”向床压较低一侧支腿,其效果类似于装有液体的底部连通器,从而达到两个支腿间床料的平衡,减小两支腿间床压差,从而消除翻床现象产生的条件,避免运行事故和经济损失。本发明中连通管8结构非常简单,如果需要在炉膛水冷壁上的开孔,则采用弯制让管结构,对炉膛的整体设计和制造影响不大。
文档编号F23C10/24GK102721045SQ20111007856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0日
发明者程祖田, 陈棽棽, 韦迎旭, 齐玄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