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476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管壳式换热器、热交换反应器等设备中换热管出水端强化传热和防污除污的内插元件的支撑元件。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节能减排是一项全世界都非常重视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在石油、化工、火电、核电、冶金、轻工、航空器件和船舶车辆等众多领域都要应用到许多的换热器,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管壳式换热器,但在这些换热管中内壁普遍存在层积污垢,导致流体在管道中输送阻力增加,严重时会堵塞管道,同时传热性能大为下降;换热管内污垢会严重降低传热效率而引起重大能源浪费,与此同时污垢一般具有腐蚀性,管壁会因此腐蚀,泄露流体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在上述问题上,传统上的处理办法就是被迫采取停产请专业清洗人员进行清洗, 这样不仅耽搁了工厂的生产进度,同时还需要支付昂贵的清洗费用;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一直研究采用不停产的在线自动强化传热和除垢防垢的各种办法和装置。之后中国专利号为ZL200520127121. 9,公开了发明名称为“转子式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的专利申请,此装置是由挂件、转子、柔性轴和支撑管构成,两挂件分别固定在换热管的两端;转子的外表有螺旋棱,转子上有中心孔;支撑管设在转子与固定架之间,柔性轴穿过转子的中心孔和支撑管固定在两固定架上。该装置具有在线自动防垢除垢、和强化传热的功能,流体在传热管内顺流或者逆流的情况下,均有防垢除垢和强化传热的作用。其中挂件为一种导流式自撑紧挂件,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84095. 9,其主要包括空心轴、连接杆、支撑台和伸出端,空心轴、支撑台和伸出端三者为带内孔的同心柱状体,能很好地保证柔性轴的对中性,但缺点是挂件安装在换热管入口时造成的阻力损失较大,安装在出水端时,会将换热管的杂物阻滞在出口处,以致将其堵塞;为解决换热管入口压力损失较大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097258. 4,发明名称为“换热管内纽带型挂件”,其主要包括纽带和配合套管,纽带由纽带叶片和中心轴孔组成,配合套管由长圆套筒、短圆套筒及凹槽组成,其有效地减小了换热管入口处的压力损失,同时增加了流体的扰动,但是此挂件安装在换热管出水端时, 挂件迎水侧结构伸入到换热管内部,因此,仍然存在容易滞留杂物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结构用于换热管出水端转轴的固定,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能够减少换热管出水端杂物的滞留,降低换热管出口处流体的阻力,提高挂件安装效率,保证出水端挂件的稳定性。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包括空心轴、 连接杆、支撑台和伸出杆。空心轴包括圆柱形空心轴和锥形空心轴两部分,连接杆连接支撑台与空心轴,支撑台两侧对称,其上设置有伸出杆,伸出杆伸入到换热管内,其特征在于连接杆迎水侧设计有弧形台,且弧形台在换热管端部以外,避免了出水端杂物在换热管端部以内受到挂件迎水侧结构的阻滞,堵塞换热管。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圆柱形空心轴保证支撑轴的对中,锥形空心轴内径从外侧到内部由大变小,便于快速安装。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空心轴迎水侧设置有球形台,利于减少水流的阻力损失。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支撑台两侧对称,支撑台上设置有伸出杆,支撑台与伸出杆根部之间设置有环形槽,此环形槽内侧与换热管末端配合,以保证安装的稳定性, 其槽深能适应支撑轴一定长度的轴向伸长,有效地避免挂件脱出换热管。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伸出杆根部外径与换热管内径相同,远端外径比换热管内径略小,利于快速安装。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材料是具有一定韧性的塑料、金属或者复合材料。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有益效果是1、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连接杆迎水侧设计有弧形台,且弧形台在换热管端部以外,减少了换热管出水端杂物的滞留;2、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圆柱形空心轴保证支撑轴的对中,锥形空心轴内径从外侧到内部由大变小,便于快速安装;3、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空心轴迎水侧设置有球形台,利于减少水流的阻力损失;4、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支撑台两侧对称,支撑台上设置有伸出杆,支撑台与伸出杆根部之间设置有环形槽,此环形槽内侧与换热管末端配合,以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其槽深能适应支撑轴一定长度的轴向伸长,有效地避免挂件脱出换热管;5、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伸出杆根部外径与换热管内径相同,远端外径比换热管内径略小,利于快速安装。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根据具体的换热管在换热管出水端端部的形状, 确定挂件支撑台的径向尺寸,根据换热管的内径,确定伸出杆的径向尺寸,根据现场安装稳定性的要求选择支撑台的圆周角度,利用此挂件对换热管出水端转轴进行轴向固定。


图1是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连接杆的截面形状图。图5是图1的三维视图。图6是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换热管未画)。图7是图6的三维视图。图中1-支撑轴;2-限位件;3-空心轴;4-圆柱形空心轴;5-锥形空心轴;6_连接杆;7-球形台;8-支撑台;9-环形槽;10-伸出杆;11-弧形台;12-出水端挂件;13-转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一种实施例子,如图6和图7所示,装配在换热管内的强化传热装置包括有支撑轴1、限位件2、出水端挂件12、入水端挂件(图中未画出)和转子13,所述的出水端挂件12是穿装在支撑轴1上,并位于出水端,数个转子13穿装在支撑轴1上,所述的出水端挂件12是由空心轴3、连接杆6、支撑台8和伸出杆10四个部分组成,出水端挂件12的左端装有限位件2。如图1至图7中,图1为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剖视图,图4是连接杆6的截面形状图,图5是图1的三维视图,图6是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三维视图。本发明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包括空心轴3、连接杆6、支撑台7和伸出杆10。空心轴3包括圆柱形空心轴4和锥形空心轴5两部分,连接杆6连接支撑台8与空心轴3,支撑台8两侧对称,其上设置有伸出杆10,伸出杆10深入到换热管内,其特征在于连接杆6 迎水侧设计有弧形台11,且弧形台11在换热管端部以外,避免了出水端杂物在换热管端部以内受到挂件迎水侧结构的阻滞,堵塞换热管。所述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12,其特征在于圆柱形空心轴4保证支撑轴1的对中,锥形空心轴5内径从外侧到内部由大变小,便于快速安装。所述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12,其特征在于空心轴3迎水侧设置有球形台7,利于减少水流的阻力损失。所述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12,其特征在于支撑台8两侧对称,支撑台8上设置有伸出杆10,支撑台8与伸出杆10根部之间设置有环形槽9,此环形槽9内侧与换热管末端配合,以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其槽深能适应支撑轴1 一定长度的轴向伸长,有效地避免挂件12脱出换热管。所述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12,其特征在于伸出杆10根部外径与换热管内径相同,远端外径比换热管内径略小,利于快速安装。
权利要求
1.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包括空心轴、连接杆、支撑台和伸出杆,其特征在于空心轴包括圆柱形空心轴和锥形空心轴两部分,连接杆连接支撑台与空心轴,支撑台两对称, 其上设置有伸出杆,伸出杆伸入到换热管内,连接杆迎水侧设计有弧形台,且弧形台在换热管端部以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其特征在于锥形空心轴内径从外侧到内部由大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其特征在于空心轴迎水侧设置有球形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其特征在于支撑台与伸出杆根部之间设置有环形槽,此环形槽内侧与换热管末端配合,环形槽深能适应支撑轴一定长度的轴向伸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其特征在于伸出杆根部外径与换热管内径相同,远端外径比换热管内径略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出水端挂件,该挂件由空心轴、连接杆、支撑台和伸出杆组成。本技术方案中,空心轴包括圆柱形空心轴和锥形空心轴两部分,圆柱形空心轴保证支撑轴的对中,锥形空心轴内径从外侧到内部由大变小,便于快速安装,空心轴迎水侧设置有球形台,利于减少水流的阻力损失;连接杆连接支撑台与空心轴两部分,其迎水侧有弧形台,且弧形台在换热管端部以外,以减少换热管出水端杂物的滞留;支撑台两侧对称,其上设置有伸出杆,支撑台与伸出杆根部之间设置有环形槽,其槽深能适应支撑轴一定长度的轴向伸长,有效地避免挂件脱出换热管;伸出杆深入到换热管内,其根部外径与换热管内径相同,远端外径比换热管内径略小,利于快速安装。
文档编号F28G3/00GK102419132SQ201110356438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丁玉梅, 关昌峰, 姜鹏, 张震, 杨卫民, 阎华 申请人:北京化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