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602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热交换器,特别涉及一种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已知的热交换器由于热交换面积受热交换器体积的限制,存在热交换面积不足的问题,为了在有限空间内增加热交换面积,便演生出密集式热交换器。现有的密集式热交换器若采用金属浪板的结构,只能以板金方式加工,不易量产;常见的圆弧形或是锯齿形的浪板结构,在层叠时也缺乏接触面而不易加工接合。

实用新型内容为改善已知热交换器不易制造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其包含多个梯形浪板,各所述梯形浪板包含多个接合部,所述接合部两列平行并列; 及多个拔模部,各所述拔模部设于两个所述接合部之间而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合部,各所述拔模部与相连的所述接合部之间夹一钝角;及多个平板,所述平板与所述梯形浪板相互平行交错层叠,位于一该平板相对两面的两个所述梯形浪板以正向为轴具有一垂直夹角。进一步地,位于一该梯形浪板两侧的两个所述平板分别贴合相对应的一列该接合部。进一步地,各所述接合部焊接于对应的该平板。进一步地,所述接合部与相连的所述拔模部一体成型连接。进一步地,两列所述接合部交错排列。进一步地,各所述梯形浪板于相连的两个所述平板之间构成多个平行并列的封闭流道。进一步地,还包含多个热管,各所述热管分别设于对应的一该封闭流道内。进一步地,各所述热管分别焊接于对应的一该接合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包含多个平板、多个梯形浪板及多个热管。各梯形浪板包含多个接合部及多个拔模部。多个接合部两列平行并列,且两列接合部交错排列,各拔模部设于两接合部之间而连接相邻的两接合部,各接合部与相连的拔模部一体成型连接,各拔模部与相连的接合部之间夹一钝角。其中,前述的多个平板及多个梯形浪板相互平行交错层叠,位于一平板相对两面的两梯形浪板以正向为轴具有一垂直夹角。位于一梯形浪板两侧的两平板分别贴合并焊接相对应的一列接合部。各梯形浪板于相连的两平板之间构成多个平行并列的封闭流道。各热管分别设于对应的一封闭流道内。各热管分别焊接于对应的一接合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分解图;图3为图1中AA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分解图;图6为图4中BB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200 梯形浪板101/102/103/201/202/203 封闭流道111/112/113/211/212/213 接合部121/122/123/221/222/223 拔模部300/400/500 平板600 热管X/Y/Z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包含多个梯形浪板及多个平板。梯形浪板与平板相互平行并且层叠交错设置,在此取其中两个梯形浪板100/200 及三个平板300/400/500为例以说明其间连结关系。于本实施例中各平板300/400/500较佳地为40公分见方的金属板材(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梯形浪板100/200较佳地为金属板材(例如铝板,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沿正向投影较佳地为40公分见方以对应平板300/400/500尺寸,各梯形浪板100/200包含多个接合部及多个拔模部,其较佳地以冲压成形。参阅图2,后文以梯形浪板100为例说明其接合部111/112/113及拔模部 121/122/123的相互连结关系,本实用新型中的其余梯形浪板结构也相同。各接合部 111/112/113较佳地为长条矩形板状,多个接合部111/112/113呈两列平行并列,且两列接合部111/112/113交错排列,相邻的两接合部(例如接合部111及接合部112,或者例如接合部112及接合部113)分别排列于不同的两列中。各拔模部121/122/123较佳地为长条矩形板状,各拔模部121/122/123设于两接合部111/112/113之间而连接相邻的两接合部111/112/113,且各接合部111/112/113 与相连的拔模部121/122/123 —体成型连接,各拔模部121/122/123与相连的接合部 111/112/113之间夹一钝角以利于冲压。例如拔模部122设于接合部111及接合部112之间而一体成型连接相邻的接合部111及接合部112,且拔模部122与相连的接合部111之间夹一钝角135度(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同时拔模部122与相连的接合部112之间也夹一钝角135度(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参阅图3,梯形浪板100相对的两面分别设有一平板300/400,各接合部111/112/113分别焊接其中一平板300/400,例如接合部111/113焊接于平板300而使得平板300贴合于梯形浪板100的其中一面;接合部112焊接于平板400而使得平板400贴合于梯形浪板100的另一面。各接合部及与其相连的两拔模部,以及贴合梯形浪板另一面的另一平板包围构成一梯型截面的封闭流道(例如接合部111及与其相连的两拔模部121/122, 以及贴合梯形浪板100另一面的另一平板400包围构成一梯型截面的封闭流道101)。因此,一梯形浪板于两平板之间构成多个平行并列的封闭流道(例如梯形浪板100于两平板 300/400之间沿X方向构成多个平行并列的封闭流道101/102/103 ;相同地,梯形浪板200 于两平板400/500之间沿Y方向构成多个平行并列的封闭流道201/202/203) 。参阅图1及图2,在此以一平板400及两梯形浪板100/200为例说明位于各平板两面的梯形浪板之间的相对关系。位于平板400相对两面的两梯形浪板100/200以正向(Z 方向)为轴具有一垂直夹角(例如位于平板400相对两面的两梯形浪板100/200以Z方向为轴具有一垂直夹角)。因此,位于各平板相对两面的封闭流道,其方向为垂直,例如位于平板400的两面,封闭流道101/102/103沿X方向;封闭流道201/202/203则沿Y方向。由于前述结构而构成X方向及Y方向流道交错层叠;由于梯形浪板100/200的结构使得工作流体(较佳地为空气)与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的具有大量的接触面积。一热气流沿X方向及一冷气流沿Y方向分别导入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达到良好的热交换效果。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两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包含多个梯形浪板、多个平板及多个热管600。梯形浪板与平板相互平行并且层叠交错设置,在此取其中两个梯形浪板100/200 及三个平板300/400/500为例以说明其间连结关系。于本实施例中各平板300/400/500较佳地为40公分见方的金属板材(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梯形浪板100/200较佳地为金属板材(例如铝板,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沿正向投影较佳地为40公分见方以对应平板300/400/500尺寸,各梯形浪板100/200包含多个接合部及多个拔模部,其较佳地以冲压成形。参阅图5,后文以梯形浪板100为例说明其接合部111/112/113及拔模部 121/122/123的相互连结关系,本实用新型中的其余梯形浪板结构也相同。各接合部 111/112/113较佳地为长条矩形板状,多个接合部111/112/113呈两列平行并列,且两列接合部111/112/113交错排列,相邻的两接合部(例如接合部111及接合部112,或者例如接合部112及接合部113)分别排列于不同的两列中。各拔模部121/122/123较佳地为长条矩形板状,各拔模部121/122/123设于两接合部111/112/113之间而连接相邻的两接合部111/112/113,且各接合部111/112/113 与相连的拔模部121/122/123 —体成型连接,各拔模部121/122/123与相连的接合部 111/112/113之间夹一钝角以利于冲压。例如拔模部122设于接合部111及接合部112之间而一体成型连接相邻的接合部111及接合部112,且拔模部122与相连的接合部111之间夹一钝角135度(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同时拔模部122与相连的接合部112之间也夹一钝角135度(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参阅图6,梯形浪板100相对的两面分别设有一平板300/400,各接合部111/112/113分别焊接其中一平板300/400,例如接合部111/113焊接于平板300而使得平板300贴合于梯形浪板100的其中一面;接合部112焊接于平板400而使得平板400贴合于梯形浪板100的另一面。各接合部及与其相连的两拔模部,以及贴合梯形浪板另一面的另一平板包围构成一梯型截面的封闭流道(例如接合部111及与其相连的两拔模部121/122, 以及贴合梯形浪板100另一面的另一平板400包围构成一梯型截面的封闭流道101)。因此,一梯形浪板于两平板之间构成多个平行并列的封闭流道(例如梯形浪板100于两平板 300/400之间沿X方向构成多个平行并列的封闭流道101/102/103 ;相同地,梯形浪板200 于两平板400/500之间沿Y方向构成多个平行并列的封闭流道201/202/203)。参阅图4及图5,在此以一平板400及两梯形浪板100/200为例说明位于各平板两面的梯形浪板之间的相对关系。位于平板400相对两面的两梯形浪板100/200以正向(Z 方向)为轴具有一垂直夹角(例如位于平板400相对两面的两梯形浪板100/200以Z方向为轴具有一垂直夹角)。因此,位于各平板相对两面的封闭流道,其方向为垂直,例如位于平板400的两面,封闭流道101/102/103沿X方向;封闭流道201/202/203则沿Y方向。一热气流沿X方向及一冷气流沿Y方向分别导入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参阅图5及图6,多个热管600平行并列而设置于沿X方向的热气流封闭流道中。以梯形浪板100为例,多个热管600平行并列而设置于梯形浪板100的两列接合部 111/112/113之间而使各热管600容置于部分封闭流道102内。于本实施例中,热管600较佳地焊设于梯形浪板100其中一列接合部112上,而间隔设置于沿X方向的热气流封闭流道101/102/103内,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一间隔排列设置方式,热管600亦可以其他排列方式设置于部分热气流封闭流道内。由于前述结构而构成X方向及Y方向流道交错层叠;由于梯形浪板100/200的结构使得工作流体(较佳地为空气)与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的具有大量的接触面积。一热气流沿X方向及一冷气流沿Y方向分别导入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达到良好的热交换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通过拔模部与接合部之间的钝角设计,使得梯形浪板易于脱模而得以以冲压制程大量生产;接合部提供梯形浪板与平板之间的接触面积,相较于圆弧形或是锯齿形的浪板结构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而易于焊接。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均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梯形浪板,各所述梯形浪板包含多个接合部,所述接合部两列平行并列;及多个拔模部,各所述拔模部设于两个所述接合部之间而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合部, 各所述拔模部与相连的所述接合部之间夹一钝角;及多个平板,所述平板与所述梯形浪板相互平行交错层叠,位于一该平板相对两面的两个所述梯形浪板以正向为轴具有一垂直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一该梯形浪板两侧的两个所述平板分别贴合相对应的一列该接合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接合部焊接于对应的该平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与相连的所述拔模部一体成型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两列所述接合部交错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梯形浪板于相连的两个所述平板之间构成多个平行并列的封闭流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多个热管,各所述热管分别设于对应的一该封闭流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热管分别焊接于对应的一该接合部。
专利摘要一种热管板翅式热交换器,包含多个平板及多个梯形浪板。各梯形浪板包含多个接合部及多个拔模部。多个接合部两列平行并列,各拔模部设于两接合部之间而连接相邻的两接合部,各拔模部与相连的接合部之间夹一钝角。平板及这些梯形浪板相互平行交错层叠,位于一平板相对两面的两梯形浪板以正向为轴具有一垂直夹角。
文档编号F28D15/02GK201974079SQ2011200668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0日
发明者廖克清 申请人:台隆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廖克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