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型热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162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薄型热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及通信领域中的一种空气交换器,具体的涉及一种应用于通信机房、基站、通讯机柜、电源机柜等场所的超薄型热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通信机房、基站、通讯机柜、电源机柜等室内安置有大量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发,会影响电了设备正常使用,甚至缩短其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往往在以上室内安装空调,采用主动制冷的方式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该种方式虽然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温度,但长期运行的空调大大的增加了能耗,在室 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实为对能源的浪费,也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也有通过热管换热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设计方案,虽然避免了能耗大的问题,但现有技术中的热管换热器,体积较大,不适合在一些空间不足的情况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少,成本低的超薄型热管换热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超薄型热管换热器,包括一机壳、一前盖板、一上盖和一底板,所述机壳、前盖板、上盖和底板构成一机组壳体,所述机组壳体内设置有通过铜管连接在一起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并排布置,中间通过一中隔板隔离,所述冷凝器的下方设置一冷凝器风扇,所述蒸发器的上方设置由一蒸发器风扇;所述机壳上与所述冷凝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网孔,与所述冷凝器风扇对应的位置上开设由风扇孔;所述前盖板与所述蒸发器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网孔,与所述蒸发器风扇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风扇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型新的超薄型热管换热器厚度薄、体积小,可替代传统的空气式热交换器使用,具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应用范围广的优点。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爆炸示意图。[0012]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I或图2中揭示的本实用型新的超薄型热管换热器的侧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机壳,2、冷凝器2,3、上盖,4、铜管,5、蒸发器风扇,6、中隔板,7、前盖板,8、冷凝器风扇,9、底板,10、蒸发器,W、机组壳体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 :参见图I所不,一种超薄型热管换热器,包括一机壳I、一前盖板7、一上盖3和一底板9,所述机壳I、前盖板7、上盖3和底板9构成一机组壳体,所述机组壳体内设置有通过铜管4连接在一起的冷凝器2和蒸发器10,所述冷凝器2和蒸发器10并排布置,中间通过一中隔板6隔离,所述冷凝器2的下方设置一冷凝器风扇8,所述蒸发器10的上方设置由一蒸发器风扇5 ;所述机壳I上与所述冷凝器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网孔,与所述冷凝器风扇8对应的位置上开设由风扇孔;所述前盖板7与所述蒸发器10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网孔,与所述蒸发器风扇5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风扇孔。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风扇8与蒸发器风扇5为离心风机。优选的,所述机组壳体的厚度W为70_100mm。实施例2 参见图2所不,一种超薄型热管换热器,包括一机壳I、一前盖板7、一上盖3和一底板9,所述机壳I、前盖板7、上盖3和底板9构成一机组壳体,所述机组壳体内设置有通过铜管4连接在一起的冷凝器2和蒸发器10,所述冷凝器2和蒸发器10并排布置,中间通过一中隔板6隔离,所述冷凝器2的下方设置一冷凝器风扇8,所述蒸发器10的上方设置由一蒸发器风扇5 ;所述机壳I上与所述冷凝器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网孔,与所述冷凝器风扇8对应的位置上开设由风扇孔;所述前盖板7与所述蒸发器10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网孔,与所述蒸发器风扇5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风扇孔。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风扇8与蒸发器风扇5为轴流风机。优选的,所述机组壳体的厚度W为60_80mm。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超薄型热管换热器,包括一机壳(I)、一前盖板(7)、一上盖(3)和一底板(9),所述机壳(I)、前盖板(7 )、上盖(3 )和底板(9 )构成一机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壳体内设置有通过铜管(4)连接在一起的冷凝器(2)和蒸发器(10),所述冷凝器(2)和蒸发器(10)并排布置,中间通过一中隔板(6)隔离,所述冷凝器(2)的下方设置一冷凝器风扇(8),所述蒸发器(10)的上方设置由一蒸发器风扇(5);所述机壳(I)上与所述冷凝器(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网孔,与所述冷凝器风扇(8)对应的位置上开设由风扇孔;所述前盖板(7)与所述蒸发器(10)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网孔,与所述蒸发器风扇(5)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风扇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型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风扇(8)与蒸发器风扇(5)为离心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薄型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风扇(8)与蒸发器风扇(5)为轴流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型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壳体的厚度(W)为70_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型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壳体的厚度(W)为60_8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型热管换热器,包括由机壳、前盖板、上盖和底板构成的机组壳体,机组壳体内设置有通过铜管连接在一起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和蒸发器并排布置,中间通过一中隔板隔离,冷凝器的下方设置一冷凝器风扇,蒸发器的上方设置由一蒸发器风扇;机壳上与冷凝器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网孔,与冷凝器风扇对应的位置上开设由风扇孔;前盖板与蒸发器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网孔,与蒸发器风扇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风扇孔。本实用型新的超薄型热管换热器厚度薄、体积小,可替代传统的空气式热交换器使用,具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文档编号F28D15/02GK202361851SQ20112049005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日
发明者沈宇红 申请人:丹腾空气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