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余热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938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汽余热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设备,即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器。
技术背景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蒸汽进行加工作业。蒸汽用过之后就要排放到大气中,这部分排放的蒸汽,有的温度还很高,因此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例如,在淀粉生产过程中,淀粉以及副产品都需要用蒸汽进行干燥处理。在处理设备的末端,蒸汽的尾气温度也不能太低,一般在60-100°C之间。这些尾汽虽然很热,但却很难利用。其原因是目前,我们对尾汽热量的回收都是采用换热器来进行,换热器多为通水的管路,在蒸汽中穿过,把蒸汽的热量吸收到水中,送往用热的场所。可是,蒸汽在运行过程中参入一些不凝气体,而蒸汽和不凝气体的密度分布有很大的差异,蒸汽是外虚内实,不凝气体是外实内虚。也就是说,蒸汽团的外围压力低于内部压力,特别是当外围蒸汽与换热壁面进行热交换时压力更会降低。而不凝气体恰恰相反,外围压力高于内部压力。由于这个原因,不凝气体往往要包围蒸汽,特别是在换热界面,不凝气体会乘虚而入,占据换热壁面的相邻空间。由于空气的换热速率远低于换热壁面,不凝气体层就会阻碍蒸汽与换热壁面的接触,导致热交换难以进行。据有关研究证明水蒸汽中即使有1%的空气,也会使蒸汽的冷凝传热系数降低60%,因此,蒸汽尾汽的温度虽然很高,但热量的回收利用却很困难,这是排放尾气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不凝气体的阻碍,使蒸汽更多的接触换热器,显著提高蒸汽热量回收率的蒸汽余热回收器。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器,包括蒸汽排放管和换热器,换热器的一端接进水管,另一端接出水管,其特点是所说的换热器的两端设有与蒸汽排放管或进水管、出水管之间密封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说的密封转动连接是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所说的换热器一端的转轴通过密封转动轴承穿过蒸汽排放管,再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机相连。所说的换热器有多个单体,排列在蒸汽排放管中。所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插入蒸汽排放管且通过密封轴承与换热器两端的转轴相连,在蒸汽排放管内设有电动机与换热器的转轴相联系。所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插入蒸汽排放管且通过密封轴承与换热器两端的转轴相连,换热器的周围设有多片汽动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换热器可在蒸汽中转动,不断的打破不凝气体对换热面的包围,增大与蒸汽的接触机会,换热效率及蒸汽余热回收率显著提高,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对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I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是第四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是第四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是第四种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可见蒸汽排放管1,换热器2,进水管3,出水管4,转轴5,密封轴承6,变速箱7,动力机8,汽动板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是换热器两端设有转轴,可在蒸汽排放管中转动,通过不断的移动,使不凝气体难以覆盖换热界面,蒸汽与换热界面时刻保持紧密的接触,从而提高换热效率,使蒸汽中的热量得到回收利用。下面,围绕这一构思,介绍四个实施例第一种实施例图1、2介绍了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器,在蒸汽排放管I中,装有换热器2,换热器2由多支水管组成,一端接进水管3,另一端接出水管4。换热器2两端的水管是一种转轴5,转轴5下端通过密封转轴6与进水管3相连。进水管3插入蒸汽排放管I。换热器2的上端的转轴5通过密封轴承6与蒸汽排放管I管壁的开口相连接,转轴5穿过蒸汽排放管1,上端通过密封轴承6与出水管4相接。转轴5中段还设有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变速箱7里面的传动机构相连接,传动机构与动力机8相联系。图中表示的动力机8是一部电动机,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动力机8。工作时,蒸汽在蒸汽排放管I内通过换热器2,换热器2在电动机的带动下转动,换热器2的各个水管随着移动,搅动着蒸汽流。由于换热器2的水管不停的移动,蒸汽中的不凝气体不能形成稳定的凝聚层,换热器2的表面一直处在蒸汽中,蒸汽中的热量即可不断的导入换热器2中,把换热器2中的水变成热水。实验证明,这种换热器2比不动的换热器
2,热回收效率提高40 %以上。第二种实施例图3介绍了另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器,在一支蒸汽排放管I中并排安装多个换热器2,热量回收总量成倍提高,使蒸汽成为常温的气体排出。第三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这种蒸汽余热回收器两端的转轴5分别与进水管3和出水管4通过密封轴承6连接,而进水管3和出水管4均插入蒸汽排放管I。而带动换热器2转动的动力机8和变速箱7都设有蒸汽排放管I里面,这种结构,换热器2两端转轴5的安装更加方便。当然,这种动力机可以采用潜水电机或蒸汽专用电机。第四种实施例如图5所示,这种蒸汽余热回收器2两端的转轴5分别通过密封轴承6与进水管3和出水管4相连接,进水管3和出水管4均插入蒸汽排放管I。在换热器2的周围装有多片可开合的汽动板9。在没有蒸汽流动时如图6所示,汽动板9不受力而保持自然状态。在有蒸汽流动时,如图7所示,一侧的汽动板9向外展开,另一侧的汽动板9向内收拢,从而使换热器2受到转动力矩的作用,即可靠蒸汽的力量进行转动。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不需要动力机8和传动机构,结构和成本大幅降低。·
权利要求1.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器,包括蒸汽排放管(I)和换热器(2),换热器(2)的一端接进水管(3),另一端接出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2)的两端设有与蒸汽排放管(I)或进水管(3)、出水管(4)之间密封转动连接的转轴(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密封转动连接是通过密封轴承(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2)—端的转轴(5)通过密封转动轴承¢)穿过蒸汽排放管(I),再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机(8)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换热器(2)有多个单体,排列在蒸汽排放管(I)中。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4)均插入蒸汽排放管(I)且通过密封轴承(6)与换热器(2)两端的转轴(5)相连,在蒸汽排放管(I)内设有电动机与换热器(2)的转轴(5)相联系。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进水管(3)和出水管(4)均插入蒸汽排放管(I)且通过密封轴承(6)与换热器(2)两端的转轴(5)相连,换热器(2)的周围设有多片汽动板(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设备,即一种蒸汽余热回收器,包括蒸汽排放管(1)和换热器(2),换热器(2)的一端接进水管(3),另一端接出水管(4),其特点是所说的换热器(2)的两端设有与蒸汽排放管(1)或进水管(3)、出水管(4)之间密封转动连接的转轴(5)。其有益效果是换热器可在蒸汽中转动,不断的打破不凝气体对换热面的包围,增大与蒸汽的接触机会,换热效率及蒸汽余热回收率显著提高,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对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档编号F28D11/02GK202770284SQ20122033804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4日
发明者霍民 申请人:霍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