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423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涉及冷渣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
背景技术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冷渣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冷渣机的作用是将从锅炉中燃烧后排出的渣进行冷却后集中收集处理的设备。粗渣经过冷渣机冷却后直接排出,细渣经冷却后部分作补沙用,部分排出。粗细渣均随着冷渣机的旋转而与冷渣机腔室内的循环水进行热交换后随着内筒的叶片的推动而排出。目前,我国循环流化床锅冷渣机多采用旋转式冷渣机。冷渣机处在温度高、渣与冷渣机内筒直接接触的运行环境中,冷渣机因为在恶劣的环境下导致其不耐磨、使用寿命不长、叶片变形、漏渣严重、密封性差,从而导致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效率偏低、燃烧不稳定、各项参数达不到设计值,同时影响车间内的环境。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旋转冷渣机[申请号:200520092292.2],其上有进渣料斗下有出渣口的壳体为内外两层,输入轴穿过出料端盖板插在芯轴内并与其固定连接,该芯轴外表面设有夹层内通水的双层旋转叶片,芯轴的另一端固定在输出轴外表面上,该输出轴插在芯轴内的端部也固定在芯轴内,位于两连接件之间的输出轴壁上设通孔,而位于这两连接件之间的芯轴上设有出水孔,该出水孔与叶片夹层相连通,叶片进水孔设在靠近输入轴的芯轴壁上,并与叶片夹层相连通,上述输出轴穿过入料端盖板端部位于壳体夕卜,输出轴内设有入水管,其一端设在输出轴位于芯轴内端部的孔上,另一端位于壳体外。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部分技术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着设计不够合理,密封性不佳,漏渣严重,冷却效果不够理想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效解决漏渣问题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包括外筒体和进渣料斗,该外筒体的一端为进渣料端,另一端为出渣料端,且外筒体与能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的进渣料斗设置在外筒体的进渣料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的进渣料端内侧固定有内筒体,所述的进渣料斗的下端延伸至内筒体的端部,所述的外筒体和内筒体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螺旋结构和第二螺旋结构。作为一种较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在上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中,所述的外筒体和内筒体均为双层筒体结构,所述的外筒体具有第一环形空间,所述的内筒体具有第二环形空间。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中,所述的内筒体的长度小于外筒体的长度,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设有能使输入第一环形空间中的冷却剂输送至第二环形空间并从第二环形空间返回至第一环形空间后从第一环形空间输出的冷却机构。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中,所述的冷却机构包括设于第一环形空间内的若干回水管,在回水管的中部设有挡水板,在回水管一端设有密封环,所述的挡水板和密封环将第一环形空间分隔成为依次轴向分布的外回水腔、外进水腔和外出水腔;所述的第二环形空间内设有将第二环形空间分隔成为至少一个内进水腔和至少一个内出水腔的隔板,所述的外进水腔与内进水腔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所述的内进水腔和内出水腔相连通,所述的内出水腔与外出水腔通过第二管路相连通,所述的外出水腔通过回水管与外回水腔相连通。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中,所述的内进水腔和内出水腔在圆周方向上分布且内进水腔和内出水腔的一端相连通。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中,所述的隔板的数量为四块且将第二环形空间分隔成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内进水腔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内出水腔,所述的第一管路有两根且分别与内进水腔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的第二管路有两根且分别与内出水腔的另一端相连通。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中,所述的外进水腔上连接有两根外进水管,所述的外回水腔上连接有两根外回水管,所述的外进水管和外回水管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分布且外进水管和外回水管的端部与旋转接头相连。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中,所述的回水管为直型管且各回水管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中,所述的回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密封环支承,另一端通过支承环支承,所述的支承环上设有供冷却剂通过的通孔。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中,所述的第一螺旋结构为突出于外筒体内壁的第一螺旋体,所述的第二螺旋结构为突出于内筒体内壁的第二螺旋体,所述的第一螺旋体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螺旋体的倾斜角度。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彻底解决堆渣、堵渣现象。2、冷却效果好,不易产生变形,使用寿命长。3、运行平稳顺畅,保证锅炉燃烧稳定性和热经济性,避免故障产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周向旋转90度后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周向旋转90度后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筒体1、第一螺旋结构11、第一螺旋体111、第一环形空间12、回水管13、挡水板14、密封环15、外回水腔16、外进水腔17、外出水腔18、支承环19、进渣料斗2、驱动机构3、内筒体4、第二螺旋结构41、第二螺旋体411、第二环形空间42、内进水腔43、内出水腔44、隔板45、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外进水管61、外回水管62、旋转接头6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包括外筒体I和进渣料斗2,该外筒体I的一端为进渣料端,另一端为出渣料端,且外筒体I与能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机构3相连,进渣料斗2设置在外筒体I的进渣料端,外筒体I的进渣料端内侧固定有内筒体4,进渣料斗2的下端延伸至内筒体4的端部,外筒体I和内筒体4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螺旋结构11和第二螺旋结构41。第一螺旋结构11为突出于外筒体I内壁的第一螺旋体111,第二螺旋结构41为突出于内筒体4内壁的第二螺旋体411,第一螺旋体111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螺旋体411的倾斜角度。外筒体I和内筒体4均为双层筒体结构,外筒体I具有第一环形空间12,内筒体4具有第二环形空间42。内筒体4的长度小于外筒体I的长度,在外筒体I和内筒体4之间设有能使输入第一环形空间12中的冷却剂输送至第二环形空间42并从第二环形空间42返回至第一环形空间12后从第一环形空间12输出的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设于第一环形空间12内的若干回水管13,在回水管13的中部设有挡水板14,在回水管13—端设有密封环15,挡水板14和密封环15将第一环形空间12分隔成为依次轴向分布的外回水腔16、外进水腔17和外出水腔18 ;第二环形空间42内设有将第二环形空间42分隔成为至少一个内进水腔43和至少一个内出水腔44的隔板45,外进水腔17与内进水腔43通过第一管路51相连通,内进水腔43和内出水腔44相连通,内出水腔44与外出水腔18通过第二管路52相连通,外出水腔18通过回水管13与外回水腔16相连通。回水管13为直型管且各回水管13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回水管13的一端通过所述密封环15支承,另一端通过支承环19支承,支承环19上设有供冷却剂通过的通孔。内进水腔43和内出水腔44在圆周方向上分布且内进水腔43和内出水腔44的一端相连通。隔板45的数量为四块且将第二环形空间42分隔成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内进水腔43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内出水腔44,第一管路51有两根且分别与内进水腔43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二管路52有两根且分别与内出水腔44的另一端相连通。外进水腔17上连接有两根外进水管61,外回水腔16上连接有两根外回水管62,外进水管61和外回水管62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分布且外进水管61和外回水管62的端部与旋转接头63相连。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外筒体1、第一螺旋结构11、第一螺旋体111、第一环形空间12、回水管13、挡水板14、密封环15、外回水腔16、外进水腔17、外出水腔18、支承环19、进渣料斗2、驱动机构3、内筒体4、第二螺旋结构41、第二螺旋体411、第二环形空间42、内进水腔43、内出水腔44、隔板45、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外进水管61、外回水管62、旋转接头6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包括外筒体(I)和进渣料斗(2),该外筒体(I)的一端为进渣料端,另一端为出渣料端,且外筒体(I)与能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机构(3)相连,所述的进渣料斗(2)设置在外筒体(I)的进渣料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I)的进渣料端内侧固定有内筒体(4),所述的进渣料斗(2)的下端延伸至内筒体(4)的端部,所述的外筒体(I)和内筒体(4)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螺旋结构(11)和第二螺旋结构(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I)和内筒体(4)均为双层筒体结构,所述的外筒体(I)具有第一环形空间(12),所述的内筒体(4)具有第二环形空间(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4)的长度小于外筒体(I)的长度,在外筒体(I)和内筒体(4)之间设有能使输入第一环形空间(12)中的冷却剂输送至第二环形空间(42)并从第二环形空间(42)返回至第一环形空间(12)后从第一环形空间(12)输出的冷却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机构包括设于第一环形空间(12)内的若干回水管(13),在回水管(13)的中部设有挡水板(14),在回水管(13) —端设有密封环(15),所述的挡水板(14)和密封环(15)将第一环形空间(12)分隔成为依次轴向分布的外回水腔(16)、外进水腔(17)和外出水腔(18);所述的第二环形空间(42)内设有将第二环形空间(42)分隔成为至少一个内进水腔(43)和至少一个内出水腔(44)的隔板(45),所述的外进水腔(17)与内进水腔(43)通过第一管路(51)相连通,所述的内进水腔(43)和内出水腔(44)相连通,所述的内出水腔(44)与外出水腔(18)通过第二管路(52)相连通,所述的外出水腔(18)通过回水管(13)与外回水腔(16)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进水腔(43)和内出水腔(44)在圆周方向上分布且内进水腔(43)和内出水腔(44)的一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45)的数量为四块且将第二环形空间(42)分隔成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内进水腔(43)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内出水腔(44),所述的第一管路(51)有两根且分别与内进水腔(43)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的第二管路(52)有两根且分别与内出水腔(44)的另一端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进水腔(17)上连接有两根外进水管(61),所述的外回水腔(16)上连接有两根外回水管(62),所述的外进水管(61)和外回水管(62)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分布且外进水管(61)和外回水管(62)的端部与旋转接头(6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水管(13)为直型管且各回水管(13)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水管(13)的一端通过所述密封环(15)支承,另一端通过支承环(19)支承,所述的支承环(19)上设有供冷却剂通过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旋结构(11)为突出于外筒体(I)内壁的第一螺旋体(111 ),所述的第二螺旋结构(41)为突出于内筒体(4)内壁的第二螺旋体(411),所述的第一螺旋体(111)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螺旋体(411)的倾斜角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涉及冷渣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本转差密封旋转冷渣机,包括外筒体和进渣料斗,该外筒体的一端为进渣料端,另一端为出渣料端,且外筒体与能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的进渣料斗设置在外筒体的进渣料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的进渣料端内侧固定有内筒体,所述的进渣料斗的下端延伸至内筒体的端部,所述的外筒体和内筒体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螺旋结构和第二螺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彻底解决堆渣、堵渣现象。2、冷却效果好,不易产生变形,使用寿命长。3、运行平稳顺畅,保证锅炉燃烧稳定性和热经济性,避免故障产生。
文档编号F23C10/24GK203024144SQ20132000667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6日
发明者陈旭东, 殷建利, 马强 申请人:杭州能达华威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