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炉排锅炉的侧板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008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链条炉排锅炉的侧板冷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的说是链条炉排锅炉的侧板冷却装置,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其包括冷却风道,冷却风道前端下部通过首风室连接管连接首风室风道,冷却风道后端下部通过末风室连接管连接末风室风道。冷却风道包括位于上方的炉排搁板。末风室连接管一端与内侧板连接,内侧板上与末风室连接管连接处设有调风口,调风口处设有调风门轨道,调风门轨道内滑动连接调风门。本发明有效防止外侧板在锅炉运行后从前往后烧的发烫,发白变形的情况出现,在保证燃烧所需的风量的同时,吸收了原本散失到大气中的散热损失的热量,使得锅炉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将国家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损耗的工作落到实处。
【专利说明】链条炉排锅炉的侧板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的说是链条炉排锅炉的侧板冷却装置,属于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链条炉排锅炉一般采用两侧进风。在链条炉排锅炉正常运行时,炉内的高温炽热烟气冲刷着炉排内的密封块,并将热量传递至置于密封块与立柱之上的搁板,搁板将热量传递至外侧板上。当锅炉运行一段时间后,外侧板从前往后便会发烫,烧的发白变形,不但影响锅炉产品外观,而且大量的热量被白白浪费,使得锅炉热效率降低。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降低锅炉燃烧过程中的各项损失,提高锅炉效率,减少锅炉燃料耗量,又能保证锅炉产品的外板表面温度低于国家要求的50度,已成为锅炉设计者设计锅炉产品时必须全方位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链条炉排锅炉的侧板冷却装置,能有效的防止两侧进风模式的链条炉排锅炉两外侧板从前往后外表面发烫、发白、易变形现象,有效的解决了锅炉的两侧板外表面温度过高,散失损失过大的问题。
[0004]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链条炉排锅炉的侧板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风道,其特征是:冷却风道前端下部通过首风室连接管连接首风室风道,冷却风道后端下部通过末风室连接管连接末风室风道。所述冷却风道包括位于上方的炉排搁板,炉排搁板前后两侧分别连接内侧板和外侧板密封,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设有下密封板密封,炉排搁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左封板和右封板密封。所述末风室连接管一端与内侧板连接,内侧板上与末风室连接管连接处设有调风口,调风口处设有调风门轨道,调风门轨道内滑动连接调风门。
[0005]进一步的,内侧板和炉排搁板之间设有密封块。
[0006]进一步的,调风门上连接调节杆。
[0007]进一步的,下密封板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横梁和连接在横梁之间的下连接板。
[0008]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易于布置;制造成本低、维修更换方便;有效防止外侧板在锅炉运行后从前往后烧的发烫,发白变形的情况出现;在保证燃烧所需的风量的同时,吸收了原本散失到大气中的散热损失的热量,使得锅炉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将国家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损耗的工作落到实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0010]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0011]图3为本发明侧视图。[0012]图4为图2中AA剖视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1-冷却风道、2-首风室风道、3-末风室风道、4-首风室连接管、5-末风室连接管、6-炉排搁板、7-下连接板、8-横梁、9-左封板、10-右封板、11 -密封块、12-内侧板、13-外侧板、14-调风门轨道、15-调风门、16-调节杆、17-调风口、18-下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f 4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冷却风道1,冷却风道I前端下部通过首风室连接管4连接首风室风道2,冷却风道I后端下部通过末风室连接管5连接末风室风道3。
[0015]所述冷却风道I包括位于上方的炉排搁板6,炉排搁板6前后两侧分别连接内侧板12和外侧板13密封,内侧板12和炉排搁板6之间设有密封块11。内侧板12和外侧板13之间设有下密封板18密封,下密封板18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横梁8和连接在横梁8之间的下连接板7。炉排搁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左封板9和右封板10密封。
[0016]所述末风室连接管5 —端与内侧板12连接,内侧板12上与末风室连接管5连接处设有调风口 17,调风口 17处设有调风门轨道14,调风门轨道14内滑动连接调风门15,调风门15上连接调节杆16。在工作时,通过推动调节杆16来移动调风门15的位置,从而调节调风门15开启的大小,进而调节燃烧所需的风量。
[001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从地下来的冷风进入各风室风道,而用来冷却侧板的冷风不是直接进入炉排下方而是由末风室风道3向上进入冷却风道1,由后向前经冷却风道I不停流动不断冲刷外侧板13以达到冷却外侧板13作用,经冷却风道I后吸收了炉内向外散发的热量而被加热的风转入首风室风道2后,将预热后的风送入炉排下方参与燃烧。如遇难烧尽的燃料需从末风室风道3送风进入炉排下方,则可启动调风门15,通过移动调风门15的位置从而调节调风门15开启的大小,参与燃烧的风便可进入炉排下方补入燃烧风,加强了燃料的燃烬。本发明使得原本不常使用的末风室风道3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在不影响燃烧的情况下使得外侧板得到了很好的冷却,减少了锅炉的散热捐失,提高了锅炉效率,使得锅炉产品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为企业为国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链条炉排锅炉的侧板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风道(1),其特征是:冷却风道(I)前端下部通过首风室连接管(4)连接首风室风道(2),冷却风道(I)后端下部通过末风室连接管(5)连接末风室风道(3);所述冷却风道(I)包括位于上方的炉排搁板(6),炉排搁板(6)前后两侧分别连接内侧板(12)和外侧板(13)密封,内侧板(12)和外侧板(13)之间设有下密封板(18)密封,炉排搁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左封板(9)和右封板(10)密封;所述末风室连接管(5) —端与内侧板(12)连接,内侧板(12)上与末风室连接管(5)连接处设有调风口(17),调风口(17)处设有调风门轨道(14),调风门轨道(14)内滑动连接调风门(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炉排锅炉的侧板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侧板(12)和炉排搁板(6 )之间设有密封块(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炉排锅炉的侧板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风门(15)上连接调节杆(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炉排锅炉的侧板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密封板(18)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横梁(8)和连接在横梁(8)之间的下连接板(7)。
【文档编号】F23M5/08GK103807872SQ20141005352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7日
【发明者】刘明丽, 彭乐荣, 周志飞, 蓝小波, 班峰, 袁巍巍 申请人:无锡锡能锅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