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墙角部折板防膨胀搭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3037发布日期:2018-11-09 18:1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墙角部折板防膨胀搭接结构。



背景技术:

炉本体角部保温外护板通常设计为折板与两侧炉墙压型板铆钉连接,纵向约每隔0.5m打钉一次,即折板直接固定于炉墙压型板,这样的设置方式,虽然连接紧固,但无法应对炉墙膨胀。

机组运行时,炉本体因温度升高容易产生横向膨胀,其膨胀应力主要作用于角部,角部折板因与两侧炉墙压型板打钉固定连接而无法应对膨胀,极易造成外护板拉开,既不美观又无法对炉墙起到保护作用,在对保温外护板进行维修时也不易操作,维修过程甚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炉墙角部折板防膨胀搭接结构,角部保温外护板与两侧炉墙压型板无钉搭接,可自由膨胀,避免炉墙膨胀使得护板拉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炉墙角部折板防膨胀搭接结构,包括保温外护板,所述保温外护板与炉墙压型板之间具有设定间隙,且保温外护板与炉墙压型板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体连接,连接体之间具有设定间距;所述炉墙压型板边角处与支撑件连接,所述支撑件与限位板固定连接;限位板的端部延伸至相邻保温外护板的外表面,使得限位板与相邻保温外护板的外表面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设定间隙,在竖直方向上或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

将保温外护板与炉墙压型板之间设置间隙,且将炉墙压型板的边角处通过支撑件连接限位板,限位板搭接至保温外护板外侧,在保温外护板、限位板和炉墙压型板之间均不打钉,在机组运行发生热膨胀时,可以实现自由膨胀,不会出现保温外护板拉开的现象。同时限位板还会给保温外护板以限定作用,更好限制保温外护板的膨胀脱节。

优选的,所述炉墙压型板的下部和侧部均连接有保温外护板,炉墙压型板侧部连接的保温外护板和炉墙压型板下部连接的保温外护板之间具有设定间隙。将炉墙压型板的侧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保温外护板,且将炉墙压型板侧部和下部的保温外护板分开设置,使炉墙压型板外部的保温外护板不会成为一体,更好的应对炉墙边角处的膨胀。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为直角折板,所述直角折板包括第一端部、中间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垂直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自由端延伸方向相反。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直角折板的第一端部与炉墙压型板的侧面相互平行,直角折板的第二端部与炉墙压型板的底面相互平行。将限位板设置成直角折板,直角折板的两边可以分别与炉墙压型板侧部和底部的保温外护板相配合,无需再配合设置其他结构即可对炉体膨胀时对保温外护板施以限定作用。

优选的,所述直角折板的第一端部距离炉墙压型板侧面的距离a和第二端部距离炉墙压型板底面的距离b相等。将直角折板的两端部设置在离炉墙压型板相同距离处,更准确与保温外护板相配合,运行中的安全稳定性加强。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相邻保温外护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5-5mm。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边、中间部和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分别垂直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且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自由端延伸方向相反。

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边与炉墙压型板的侧面相互平行,支撑件的第二边与炉墙压型板的底面相互平行。

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边与直角折板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支撑件的第二边与直角折板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将支撑件也设置为直角形结构,支撑件的两边可以分别与直角折板的两端部连接,支撑件和直角折板的连接紧固性更高,连接方式更加方便,可以更好的实现支撑件和直角折板的连接。

所述支撑件的中间部与炉墙压型板的边角通过连接件相连接。连接件可以为扁钢,也可以为连接杆体。将支撑件中间部与炉墙压型板的边角连接,即将支撑件限位在炉墙边角处,在炉墙发生膨胀对边角处产生应力时,因支撑件与炉墙压型板是无钉搭接,可以实现自由膨胀,不会出现保温外护板被拉开;同时支撑件距炉墙压型板的距离也比保温外护板距炉墙压型板的距离更远,支撑件受到的应力会减小,更好的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所述连接体为扁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将角部的直角折板与两侧炉墙压型板采用无钉搭接,直角折板直接固定于支撑件上,给保温外护板一定的变形余量,有效避免了护板膨胀拉开。

本发明解决了炉墙角部护板膨胀拉开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护板出现故障的概率,避免了护板拆除恢复造成的人工及材料浪费,且施工工艺简单,便于实现。

本发明将保温外护板与炉墙压型板之间设置间隙,且将炉墙压型板外部的保温外护板分开设置,在炉墙压型板的边角处设置直角折板,且将直角折板搭接在保温外护板外侧,在保温外护板、限位板和炉墙压型板之间均不打钉,在机组运行发生热膨胀时,可以实现自由膨胀,不会出现保温外护板拉开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保温外护板,2为炉墙压型板,3为连接体,4为支撑件,5为直角折板,6为铆钉,7为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炉墙角部折板防膨胀搭接结构,包括保温外护板1,保温外护板1与炉墙压型板2之间具有设定间隙,且保温外护板1与炉墙压型板2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体3连接,连接体3具有设定间距,炉墙压型板2边角处与支撑件4连接,支撑件4与限位板固定连接。连接体3可以选用扁钢。

限位板为直角折板5,其端部延伸至相邻保温外护板1的外表面,使得限位板与相邻保温外护板1的外表面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设定间隙,在竖直方向上或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

直角折板5的两边搭接至炉墙压型板2两边的保温外护板1外侧。直角折板5两边与炉墙压型板2的距离大于保温外护板1与炉墙压型板2间的距离。

炉墙压型板2的下部和侧部均连接有保温外护板1,炉墙压型板2侧部连接的保温外护板1和炉墙压型板2下部连接的保温外护板1之间具有设定间隙。将炉墙压型板的侧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保温外护板,且将炉墙压型板侧部和下部的保温外护板分开设置,使炉墙压型板外部的保温外护板不会成为一体,更好的应对炉墙边角处的膨胀。

直角折板5包括第一端部、中间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垂直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自由端延伸方向相反。

直角折板5的第一端部与炉墙压型板2的侧面相互平行,直角折板的第二端部与炉墙压型板2的底面相互平行。

直角折板5的第一端部距离炉墙压型板2侧面的距离a和第二端部距离炉墙压型板2底面的距离b相等

直角折板5的两端部分别与相邻保温外护板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5-5mm,即直角折板5的第一端部距设置在炉墙压型板2侧部的保温外护板1的距离为0.5-5mm,直角折板5的第二端部距设置在炉墙压型板2下部的保温外护板1的距离也为0.5-5mm。

支撑件4包括第一边、中间部和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分别垂直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且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自由端延伸方向相反。

支撑件4的第一边与炉墙压型板2的侧面相互平行,支撑件的第二边与炉墙压型板2的底面相互平行。

支撑件4可以选用角铁,角铁的两边分别与炉墙压型板2的两边相平行。

支撑件4的第一边与直角折板5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支撑件4的第二边与直角折板5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可以选用铆钉6将支撑件4和直角折板5固定连接。

支撑件4的中间部与炉墙压型板2的边角通过连接件7相连接。连接件7可以为扁钢,也可以为连接杆体。

在炉墙压型板2向外每隔0.5m引出扁钢(即连接体3)(厚度5mm),扁钢与保温外护板1连接,扁钢的长度由保温外护板1位置决定;炉墙压型板2边角处连接扁钢(即连接件7),用∠40*40*4的角铁纵向焊接于该扁钢末端,作为直角折板5支撑件,角铁的两端面必须与两侧相对应的炉墙压型板2平行。

将直角折板5用铆钉6固定于角铁两端面,纵向铆钉间距为0.5m,且保持两侧铆钉纵向在一条线上,直角折板5与炉墙压型板2间不打钉,机组运行热膨胀时,因直角折板5与炉墙压型板2无钉搭接,便可实现自由膨胀,避免出现护板拉开现象。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