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可移动炉排的炉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203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带有可移动炉排的炉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垃圾焚烧的炉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炉腔的底部只设有一个通风口,当垃圾量较大时,与该通风口相对的一侧的氧气不足,导致燃烧不充分,烟尘量大。并且,现有的炉腔底部的炉排为固定安装,当炉灰较多时,容易堵塞炉排孔,导致通风效果不佳,从而需要定期清理,清理周期短,耗费人力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申请人进行研究及改进,提供一种带有可移动炉排的炉腔,其增大了炉腔的通风效果,延长了炉腔的清灰周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带有可移动炉排的炉腔,包括炉腔,所述炉腔的底部安装有炉排及炉灰堆积腔,所述炉排的周缘滑动安装于炉腔底部侧壁的滑槽中,炉腔的底部下方设有驱动所述炉排于炉腔中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炉排中部连接的顶杆、接触安装于所述顶杆下端的凸轮及驱动所述凸轮的驱动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炉排包括上下两半结构,上半与下半之间设有对应的凹槽及上下贯通的通风孔。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炉排在炉腔的底部可上下移动,避免垃圾堆积,并能加快炉灰落入下方的炉灰堆积腔中,利于通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通风圈的结构图。

图中:1、炉腔;2、通风圈;3、导风管;4、炉排;41、凹槽;42、通风孔;5、炉灰堆积腔;6、滑槽;7、顶杆;8、凸轮;9、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炉腔,炉腔1的下部外围设有通风圈2,通风圈2与炉腔1之间连通有多根导风管3,通风圈2与通风泵连接;炉腔1的底部安装有炉排4及炉灰堆积腔5,炉排4位于通风圈2的上方位置,炉排4的周缘滑动安装于炉腔1底部侧壁的滑槽6中,炉腔1的底部下方设有驱动炉排4于炉腔1中上下滑动的驱动机构。

其中,驱动机构包括与炉排4中部连接的顶杆7、接触安装于顶杆7下端的凸轮8及驱动凸轮8的驱动电机9。

使用时,由于炉腔1的周围均设有导风管3,增大对炉腔1的通风量,提高燃烧时氧气的含量,减小不充分燃烧一氧化碳等气体的产生量,减小烟尘量;炉排4在炉腔1的底部可上下移动,避免垃圾堆积,并能加快炉灰落入下方的炉灰堆积腔5中,利于通风。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为提高炉排4的通风效果,炉排4包括上下两半结构,上半与下半之间设有对应的凹槽41及上下贯通的通风孔42。两半结构分开设置,方便凹槽41及通风孔42的加工。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