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可燃气体氧化产生红外辐射波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81857发布日期:2018-10-02 17:55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源催化放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可燃气体氧化产生红外辐射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目前国内及国际上产生红外波的方式多以电能为主,产品主要是电红外加热灯管和电阻丝红外加热器,消耗的主要是电能。对于一些大型的工业用红外线烘干炉,一般一个电红外烘干炉每小时的能耗要几百甚至上千千瓦,对电的能耗很高,致使烘干成本增加。

同时,对于利用电红外应用在灰尘较多、烘干粉末涂料等场所时,灰尘、粉末涂料会影响电红外管或电阻丝的效率,严重缩短电红外管或电阻丝的寿命,经常需要更换电红外灯管或电阻丝,给维护保养带来很大的麻烦。

对于烘干一些有细丝飘散的可导电材料,如对碳纤维材料表面的树脂材料加热,在生产过程中碳纤维会飘散一些丝状物,这些丝状物飘进红外灯管接线处或电阻丝上,会导致短路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有必要提出一种利用可燃气体氧化产生红外辐射波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有效的节约能源且使生产更加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可燃气体氧化产生红外辐射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铂催化剂镀在棉丝状二氧化铝纤维层上,制成催化棉;

b、把催化棉加热到50-60摄氏度;

c、让可燃气体通过催化棉,可燃气体在催化棉表面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形成氧化反应;

d、可燃气体氧化后辐射出红外线。

优选的,步骤b中采用电加热管加热催化棉。

进一步的,调整可燃气体进气量或调整催化剂铂的含量,可产生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线。在进气量较少时或反应初期,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温度不高,产生的主要是长波红外线;进气量较足,氧化反应较充分,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呈红色,温度500℃以上时,产生的主要是中波红外线。但,在催化棉反应表面,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线都会存在,只不过是某个波段的红外多一些,其他波段的红外少一些。

所述二氧化铝纤维直径为2-8um。

所述铂催化剂中铂的质量百分数为1.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天然气等可燃气体产生红外的运行成本比电红外降低约三分之二(在国内中部和东部区域),因是对可燃气体进行氧化反应产生红外,无需点火,所以在易燃易爆场所也可使用。因为在工作时可燃气体正压通过面板表面,所以在工作时多尘、烘干粉末涂料、导电材料不易飘散到工作面板上,相应场合也可使用。

2、用电加热管加热催化棉,使催化棉表面温度达到可燃气体的可进行氧化反应的温度,此过程只有约10-15分钟左右,所以用电量较小。

3、调整可燃气体进气量或调整催化剂铂的含量,可产生短波、中波、长波等红外线,以符合不同的烘干要求。

4、二氧化铝纤维直径为2-8um,在这一直径范围催化反应更加充分。

5、所述铂催化剂中铂的质量百分数为1.0%-10%,铂在这一浓度范围内催化反应更加充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可燃气体氧化产生红外辐射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铂催化剂镀在棉丝状二氧化铝纤维层上,制成催化棉;

b、把催化棉加热到50摄氏度,使催化棉表面温度达到可燃气体的可进行氧化反应的温度;

c、让可燃气体通过催化棉,可燃气体在催化棉表面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形成氧化反应。

d、可燃气体氧化后辐射出红外线。

在使用中无需点火,靠催化棉层拉低可燃气体的氧化反应温度,使之通过空气中的氧分子加速可燃气体的氧化反应,让可燃气体在催化棉表面产生红外线。

实施例2:

一种利用可燃气体氧化产生红外辐射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铂催化剂镀在棉丝状二氧化铝纤维层上,制成催化棉;

b、把催化棉加热到60摄氏度,使催化棉表面温度达到可燃气体的可进行氧化反应的温度;

c、让可燃气体通过催化棉,可燃气体在催化棉表面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形成氧化反应。

d、可燃气体氧化后辐射出红外线。

调整可燃气体进气量或调整催化剂铂的含量,可产生短波、中波、长波等红外线。

实施例3:

一种利用可燃气体氧化产生红外辐射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铂催化剂镀在棉丝状二氧化铝纤维层上,制成催化棉;

b、把催化棉加热到55摄氏度,使催化棉表面温度达到可燃气体的可进行氧化反应的温度;

c、让可燃气体通过催化棉,可燃气体在催化棉表面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形成氧化反应。

d、可燃气体氧化后辐射出红外线。

调整可燃气体进气量或调整催化剂铂的含量,可产生短波、中波、长波等红外线。在进气量较少时或反应初期,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温度不高,产生的主要是长波红外线;进气量较足,氧化反应较充分,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呈红色,温度500℃以上时,产生的主要是中波红外线。但,在催化棉反应表面,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线都会存在,只不过是某个波段的红外多一些,其他波段的红外少一些。

所述二氧化铝纤维直径为2um。

实施例4:

一种利用可燃气体氧化产生红外辐射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铂催化剂镀在棉丝状二氧化铝纤维层上,制成催化棉;

b、把催化棉加热到50摄氏度,使催化棉表面温度达到可燃气体的可进行氧化反应的温度;

c、让可燃气体通过催化棉,可燃气体在催化棉表面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形成氧化反应。

d、可燃气体氧化后辐射出红外线。

调整可燃气体进气量或调整催化剂铂的含量,可产生短波、中波、长波等红外线。在进气量较少时或反应初期,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温度不高,产生的主要是长波红外线;进气量较足,氧化反应较充分,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呈红色,温度500℃以上时,产生的主要是中波红外线。但,在催化棉反应表面,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线都会存在,只不过是某个波段的红外多一些,其他波段的红外少一些。

所述二氧化铝纤维直径为5um。

实施例5:

一种利用可燃气体氧化产生红外辐射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铂催化剂镀在棉丝状二氧化铝纤维层上,制成催化棉;

b、把催化棉加热到60摄氏度,使催化棉表面温度达到可燃气体的可进行氧化反应的温度;

c、让可燃气体通过催化棉,可燃气体在催化棉表面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形成氧化反应。

d、可燃气体氧化后辐射出红外线。

调整可燃气体进气量或调整催化剂铂的含量,可产生短波、中波、长波等红外线。在进气量较少时或反应初期,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温度不高,产生的主要是长波红外线;进气量较足,氧化反应较充分,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呈红色,温度500℃以上时,产生的主要是中波红外线。但,在催化棉反应表面,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线都会存在,只不过是某个波段的红外多一些,其他波段的红外少一些。

所述二氧化铝纤维直径为8um。

实施例6:

一种利用可燃气体氧化产生红外辐射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铂催化剂镀在棉丝状二氧化铝纤维层上,制成催化棉;

b、把催化棉加热到60摄氏度,使催化棉表面温度达到可燃气体的可进行氧化反应的温度;

c、让可燃气体通过催化棉,可燃气体在催化棉表面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形成氧化反应。

d、可燃气体氧化后辐射出红外线。

调整可燃气体进气量或调整催化剂铂的含量,可产生短波、中波、长波等红外线。在进气量较少时或反应初期,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温度不高,产生的主要是长波红外线;进气量较足,氧化反应较充分,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呈红色,温度500℃以上时,产生的主要是中波红外线。但,在催化棉反应表面,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线都会存在,只不过是某个波段的红外多一些,其他波段的红外少一些。

所述铂催化剂中铂的质量百分数为1.0%。

实施例7:

一种利用可燃气体氧化产生红外辐射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铂催化剂镀在棉丝状二氧化铝纤维层上,制成催化棉;

b、把催化棉加热到55摄氏度,使催化棉表面温度达到可燃气体的可进行氧化反应的温度;

c、让可燃气体通过催化棉,可燃气体在催化棉表面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形成氧化反应。

d、可燃气体氧化后辐射出红外线。

调整可燃气体进气量或调整催化剂铂的含量,可产生短波、中波、长波等红外线。在进气量较少时或反应初期,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温度不高,产生的主要是长波红外线;进气量较足,氧化反应较充分,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呈红色,温度500℃以上时,产生的主要是中波红外线。但,在催化棉反应表面,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线都会存在,只不过是某个波段的红外多一些,其他波段的红外少一些。

所述铂催化剂中铂的质量百分数为5。

实施例8:

一种利用可燃气体氧化产生红外辐射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铂催化剂镀在棉丝状二氧化铝纤维层上,制成催化棉;

b、把催化棉加热到50摄氏度,使催化棉表面温度达到可燃气体的可进行氧化反应的温度;

c、让可燃气体通过催化棉,可燃气体在催化棉表面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形成氧化反应。

d、可燃气体氧化后辐射出红外线。

调整可燃气体进气量或调整催化剂铂的含量,可产生短波、中波、长波等红外线。在进气量较少时或反应初期,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温度不高,产生的主要是长波红外线;进气量较足,氧化反应较充分,催化棉反应层的表面呈红色,温度500℃以上时,产生的主要是中波红外线。但,在催化棉反应表面,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线都会存在,只不过是某个波段的红外多一些,其他波段的红外少一些。

所述铂催化剂中铂的质量百分数为1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