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氮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1837发布日期:2018-10-02 17:5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业锅炉和工业炉窑燃气燃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低nox排放燃气燃烧器。



背景技术:

随着雾霾的肆虐,人们对空气质量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燃料的洁净燃烧及其污染物超低排放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指标要求日益提高。燃气燃烧所产生的氮氧化物就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降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成为环保的迫切需要。

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no2,n2o3,n2o5等等统称为nox,一般都来自燃料的燃烧。而工业燃烧装置所产生的nox,主要由二部分构成:助燃空气中的n2氧化反应生成的高温nox和从燃料中的氮氧化物生成的燃料nox;

燃料nox的生成:在工业燃料中(油,煤,天然气等)中的hcn,nh3等氮化物中所含的n称为燃料氮,燃料氮在燃烧时生成的nox称之为燃料nox,燃料nox的生成与燃料的品质有关。

高温nox是在燃烧过程中由助燃空气中的n2在高温下氧化反应的生成物,它与炉膛温度和火焰温度有关。由于炉膛温度由热加工工艺决定不可改变,所以燃烧器结构设计和燃烧技术是减少高温nox的关键因素。

现有的常用的燃烧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2,壳体2的一端设置有燃气进口1和空气进口4,另一端设置有燃烧室9,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燃气管11,燃气管11一端与燃气进口连通,另一端与燃烧室连通。使用时,通过燃气进口通入燃气,通过空气进口通入空气,燃气经燃气管在燃气管的出口处与进入的空气混合,经燃烧室排出,在此过程中使用点火器等工具引燃混合气体即可使用。

这种结构的燃烧器氮氧化物排放量较大,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燃烧器的结构和燃烧技术改进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氮燃烧器,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氮燃烧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燃气进口和空气进口,另一端设置有燃烧室,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一级燃气管,所述一级燃气管一端与所述燃气进口连通,所述一级燃气管另一端连接有空气分级导流器,所述空气分级导流器内部和外部分别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空气进口分别与所述空气分级导流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所述一级燃气管上固定有二级燃气管,所述二级燃气管一端与所述一级燃气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可选的,所述空气分级导流器包括一级导流管、二级导流管、三级导流管和旋流片,所述一级导流管、二级导流管、三级导流管和旋流片依次连接为一体,并且内部连通,所述一级导流管远离二级导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燃气通孔及一级空气通孔并连接一级燃气管,所述一级空气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导流器的轴线有夹角,所述燃气通孔与一级燃气管连通,所述旋流片的出口的一端与三级导流管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一级导流管设置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一斜面,所述二级导流管外表面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连接,所述第二斜面的顶部设置有二级空气通孔,所述二级空气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导流器的轴线有夹角,所述二级导流管的内侧设置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三斜面,所述三级导流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四斜面,所述第二导流管与所述第四斜面连接,所述第四斜面的底部设置有三级空气通孔,所述三级空气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导流器的轴线有夹角,所述三级导流管的内侧设置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五倾斜面,所述旋流片的出口与第五倾斜面连接;所述旋流片的外边缘设置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第二通孔。

可选的,所述空气分级导流器包括中空的筒体和旋流片,所述中空的筒体与所述旋流片连接,所述一级燃气管与所述中空的筒体连接并与中空的筒体内部连通,所述旋流片的出口的一端与中空的筒体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中空的筒体上设置有与中空的筒体内部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旋流片的外边缘周向设置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空气进口通过第一通孔与所述筒体内部连通;并且通过第二通孔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可选的,所述壳体为中空的,所述空气分级导流器包括中空的筒体和旋流片,所述中空的筒体与所述旋流片连接,所述一级燃气管与所述中空的筒体连接并与中空的筒体内部连通,所述旋流片的出口的一端与中空的筒体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中空的筒体上设置有与中空的筒体内部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旋流片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之间有间距;所述空气进口通过第一通孔与所述筒体内部连通;并且通过所述间距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可选的,所述中空的筒体在圆周方向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其中,一部分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凸起正对燃气进口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筒体的轴线有夹角,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中空的筒体与所述一级燃气管连接的连接面上;所述中空的筒体与所述一级燃气管同轴。

可选的,所述一级燃气管延伸至所述中空的筒体内,侧壁上设置有燃气孔。

可选的,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旋流片之间设置有燃烧室。

可选的,所述燃烧室由筒形壳体和空心的圆台形壳体围成,所述筒形壳体、空心的圆台形壳体和燃烧室为一体的,所述筒形壳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燃烧室的内径;所述空心的圆台形壳体面积较大的底面与筒形壳体连接,所述空心的圆台形壳体面积较小的底面与燃烧室连接。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安装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的点火端位于所述中空的筒体内。

可选的,所述点火器的点火端位于所述筒体的靠近所述一级燃气管的一侧。

本发明提供的低氮燃烧器,工作原理,通过燃气进口通入燃气,通过空气进口通入空气,燃气通过一级燃气管进入空气分级导流器内部,空气进入壳体内部后,一部分进入空气分级导流器的内部与燃气混合,另一部分经过空气分级导流器的外部到达空气分级导流器的出口位置,在此过程中引燃混合气体,此时,燃烧分两个过程:过程1:空气分级导流器内部的混合气体在缺氧、富燃料燃烧条件下燃烧,降低了燃烧速度和温度。因此,不但延迟了燃烧过程,而且在还原性气氛中降低了生成nox的反应率,抑制了nox在这一燃烧中的生成量;过程2:过程1中燃烧产生的烟气到达空气分级导流器的出口位置后,与上述的另一部分空气混合,从而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再次充分燃烧,在燃烧室处形成火焰。本申请中,将进入壳体的空气分为两部分分别与燃气混合,在过程1中,通过缺氧燃烧降低了燃烧温度,从而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在整个过程中,n2在高温区停留时间主要在过程2中,从而减少了n2在整个过程的高温区停留时间,进一步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从而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的一种低氮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氮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氮燃烧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在a处的放大图;

图5是一种点火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氮燃烧器中空气分级导流器的机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支撑结构的轴向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支撑结构的侧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燃气进口-1;一级燃气管-11;二级燃气管-111;空气分级导流器-12;筒体-121;旋流片-122;第一通孔-123;第二通孔-124;凸起-125;旋流片的出口-126;燃气孔-127;第一支杆-13;第二支杆-14;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6;第三连接杆-17;第四连接杆-18;连接板-19;壳体-2;空气进口-4;点火器-8;燃烧室-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氮燃烧器,参见图2-图4,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燃气进口1和空气进口4,另一端设置有燃烧室7,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一级燃气管11,所述一级燃气管一端与所述燃气进口连通,所述一级燃气管另一端连接有空气分级导流器12,所述空气分级导流器内部和外部分别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空气进口分别与所述空气分级导流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低氮燃烧器,工作原理,通过燃气进口通入燃气,通过空气进口通入空气,燃气通过一级燃气管进入空气分级导流器内部,空气进入壳体内部后,一部分进入空气分级导流器的内部与燃气混合,另一部分经过空气分级导流器的外部到达空气分级导流器的出口位置,在此过程中引燃混合气体,此时,燃烧分两个过程:过程1:空气分级导流器内部的混合气体在缺氧的富燃料燃烧条件下燃烧,降低了燃烧速度和温度。因此,不但延迟了燃烧过程,而且在还原性气氛中降低了生成nox的反应率,抑制了nox在这一燃烧中的生成量;过程2:过程1中燃烧产生的烟气到达空气分级导流器的出口位置后,与上述的另一部分空气混合,从而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再次充分燃烧,在燃烧室处形成火焰。本申请中,将进入壳体的空气分为两部分分别与燃气混合,在过程1中,通过缺氧燃烧降低了燃烧温度,从而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在整个过程中,n2在高温区停留时间主要在过程2中,从而减少了n2在整个过程的高温区停留时间,进一步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此外,在过程1中,根据热胀冷缩原理,空气分级导流器内部的混合气体在缺氧的富燃料燃烧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小,气体膨胀较小,因此空气中的n2压力较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

在一级燃气管上固定有二级燃气管111,所述二级燃气管一端与所述一级燃气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这种结构,一是可以将燃气分级与空气分级混合燃烧,进一步减小nox的生成,更重要的是,在过程2中,二级燃气管出来的燃气与过程1中出来的烟气能够再次反应,即,过程1中燃烧中已生成的no遇到烃根chi和未完全燃烧产物co、h2、c和cnhm时,会发生no的还原反应,反应式为:

4no+ch4=2n2+co2+2h2o

2no+2cnhm+(2n+m/2-1)o2=n2+2nco2+mh2o

2no+2co=n2+2co2

2no+2c=n2+2co

2no+2h2=n2+2h2o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减少nox的排放量。

以下为本申请的核心原理:燃烧温度越高,燃烧区域内氧的浓度越高,在高温区域内燃烧气化滞留时间越长,产生的nox越多。低nox排放燃烧技术及燃烧器通过分级燃烧技术实现了燃烧区的贫氧燃烧和降低燃烧温度,并减少滞留时间,进而抑制nox的产生;同时,借助于外部控制技术和烟气循环技术,进一步达到降低nox排放的目标。

1、空气分级燃烧技术

在第一阶段,将从主燃烧器供入炉膛一(即中空的筒体内)的空气量减少,一般减少到总燃烧空气量的70-75%(相当于理论空气量的80%),使燃料先在缺氧的富燃料燃烧条件下燃烧。此时第一级燃烧区内过量空气系数α<1,因而降低了燃烧区内的燃烧速度和温度。因此,不但延迟了燃烧过程,而且在还原性气氛中降低了生成nox的反应率,抑制了nox在这一燃烧中的生成量。

为了完成全部燃烧过程,完全燃烧所需的其余空气则通过布置在主燃烧器外部的空气导流板送入炉膛二(即燃烧室内),与第一级燃烧区在"贫氧燃烧"条件下所产生的烟气混合,在α>1的条件下完成全部燃烧过程。另外,这一方法弥补了简单的低过量空气燃烧的缺点。在第一级燃烧区内的过量空气系数越小,抑制nox的生成效果越好。

2、燃料分级燃烧技术

在燃烧中已生成的no遇到烃根chi和未完全燃烧产物co、h2、c和cnhm时,会发生no的还原反应,反应式为:

4no+ch4=2n2+co2+2h2o

2no+2cnhm+(2n+m/2-1)o2=n2+2nco2+mh2o

2no+2co=n2+2co2

2no+2c=n2+2co

2no+2h2=n2+2h2o

利用这一原理,将燃料(一般选择80-85%)送入第一级燃烧区(中空的筒体内),在α>1条件下,燃烧并生成nox。送入一级燃烧区的燃料称为一次燃料,其余的燃料(15-20%)则在主燃烧器的上部送入二级燃烧区,在α<1的条件下形成很强的还原性气氛,使得在一级燃烧区中生成的nox在二级燃烧区内被还原成氮分子,二级燃烧区又称再燃区,送入二级燃烧区的燃料又称为二次燃料,或称再燃燃料。在再燃区中不仅使得已生成的nox得到还原,还抑制了新的nox的生成,可使nox的排放浓度进一步降低。一般来说,采用燃料分级可使nox的排放浓度降低50%以上。在再燃区的上面还需布置"火上风"喷口,形成第三级燃烧区(燃尽区),以保证再燃区中生成的未完全燃烧产物的燃尽。这种再燃烧法又称为燃料分级燃烧。

3、低过量空气燃烧

低过量空气燃烧是燃烧过程尽可能在接近理论空气量的条件下进行,随着烟气中过量氧的减少,可以抑制nox的生成。这是一种最简单的降低nox排放的方法。一般可降低nox排放15-20%。

4、烟气再次燃烧技术

经验表明,烟气再次燃烧率为15-20%时,nox排放浓度可降低25%左右。nox的降低率随着烟气再次燃烧率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与燃料种类和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高,烟气再次燃烧率对nox降低率的影响越大。

5、低nox燃烧器

燃气燃烧器是工业炉窑和工业锅炉燃烧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不但燃气是通过燃烧器送入炉膛,而且燃气燃烧所需的空气也是通过燃烧器进入炉膛的。从燃烧的角度看,燃烧器的性能对燃气燃烧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起着主要作用。从nox的生成机理看,占nox绝大部分的高温nox是在燃气着火阶段生成的,因此,通过特殊设计的燃烧器结构以及通过改变燃烧器的空燃比例,可以将前述的空气分级、燃料分级和烟气再次燃烧降低nox浓度的大批量用于燃烧器,以尽可能地降低着火区氧的浓度,并适当降低着火区的温度达到最大限度地抑制nox生成的目的,这就是低nox燃烧器。

空气分级导流器可以使用现有的空气分级导流器,本申请中,申请人对空气分级导流器还做了进一步设计,参见图2-图4,所述空气分级导流器包括中空的筒体121和旋流片122,所述中空的筒体与所述旋流片连接,所述一级燃气管与所述中空的筒体连接并与中空的筒体内部连通,所述旋流片的出口126的一端与中空的筒体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中空的筒体上设置有与中空的筒体内部连通的第一通孔123,以便于空气分流进入中空的筒体内部,所述旋流片的外边缘周向设置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第二通孔124,以便于中空的筒体外部的空气通过并与中空的筒体内部燃烧产生的烟气混合,第二通孔一般设置为半圆形,制作时可以将旋流器的外边缘直接与壳体的内边缘固定连接,只通过第二通孔与所述燃烧室连通,这种结构可以通过旋流片在靠近燃烧室的一端固定空气分级导流器,抵御气流以及缺氧燃烧对空气分级导流器产生的冲击;所述空气进口通过第一通孔与所述筒体内部连通;并且通过第二通孔与所述燃烧室连通,该结构简单,实用。本申请中,中空的筒体内部空间优选占壳体内部空间的1/5-2/5之间,第一通孔均匀设置于中空的筒体上,占中空的筒体表面积的1/8-1/5之间,作为一中变形,空气进口还可以通过管与中空的筒体内部和燃烧室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中空的筒体在圆周方向设置有凸起125;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其中,一部分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凸起正对燃气进口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筒体的轴线有夹角,使空气能够倾斜进入,一级燃气管进入的燃气交叉混合,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燃气与空气混合的不均匀造成的局部充分燃烧而利于nox的生成,夹角一般为30-70度之间,另一部分位于所述中空的筒体与所述一级燃气管连接的连接面上;所述中空的筒体与所述一级燃气管同轴。这种结构,在过程1中,一部分空气经连接面上的第一通孔进入中空的筒体内,与经一级燃气管进入中空的筒体内的燃气混合燃烧,产生烟气并继续前行,另一部分空气经凸起上的第一通孔进入中空的筒体与经过的烟气混合再次燃烧,这种方式,可以使中空的筒体内部燃烧分级,前一级比后一级过量空气系数α更小,更有利于降低生成nox的反应率,抑制nox在这一燃烧中的生成量。凸起在中空的筒体的轴向上可以设置成多层,以形成在中空的筒体内多级燃烧,进一步降低生成nox的反应率,抑制nox在这一燃烧中的生成量,图1中只是示意性的将凸起分成了两层。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参见图3和图4,所述一级燃气管延伸至所述中空的筒体内,侧壁上设置有燃气孔127,这样,燃气孔的出气方向与经连接面上的第一通孔进入中空的筒体内空气进入的方向几乎垂直,更有利于燃气与该处的空气均匀混合。图3和图4中,“→”示意性的表示燃气的流向,示意性的表示空气的流向;

作为一种变形参见图6,所述空气分级导流器包括一级导流管210、二级导流管211、三级导流管212和旋流片122,所述一级导流管、二级导流管、三级导流管和旋流片依次连接为一体,并且内部连通,所述一级导流管远离二级导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燃气通孔213及一级空气通孔214并连接一级燃气管,所述一级空气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导流器的轴线有夹角α,以便于将进入的空气导向,使空气与燃气进入方向的中心线有交叉,以便于进入的空气与燃气混合,所述燃气通孔与一级燃气管连通,所述旋流片的出口126的一端与三级导流管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一级导流管设置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一斜面215,所述二级导流管外表面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第二斜面216,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连接,所述第二斜面的顶部设置有二级空气通孔217,所述二级空气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导流器的轴线有夹角,该夹角最好大于α,在有利于进入二级导流管的空气和燃气混合的基础上,尽量缩短二级导流管的长度,所述二级导流管的内侧设置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三斜面218,所述三级导流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四斜面219,第四斜面的垂线与所述导流器的轴线有夹角β,β一般大于α,所述第二导流管与所述第四斜面连接,所述第四斜面的底部设置有三级空气通孔230,所述三级空气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导流器的轴线有夹角,该夹角最好大于α,所述三级导流管的内侧设置有向内侧倾斜的第五倾斜面231,所述旋流片的出口与第五倾斜面连接;所述旋流片的外边缘设置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第二通孔124。这种结构,在空气分级导流器内形成三级混合,在过程1中,一部分空气经一级空气通孔214进入一级导流管内与进入的燃气混合燃烧,产生烟气并继续前行,烟气进入二级导流管后,二级空气通孔217进入一部分空气与其进一步混合燃烧,产生二次烟气,二次烟气继续前行进入三级导流管后,三级空气通孔230进入一部分空气与其进一步混合燃烧,燃烧后气体经旋流片的出口进入燃烧室与第二通孔过来的空气混合燃烧后经燃烧室排出,这种方式,可以使空气分级导流器内部燃烧分为三级,前一级比后一级过量空气系数α更小,更有利于降低生成nox的反应率,抑制nox在这一燃烧中的生成量。此外,二级空气通孔217和三级空气通孔230位置的设置为上部和下部交替的方式,结合一级空气通孔倾斜进入,与燃气混合,从而在不同角度和方向冲击燃气或烟雾,使混合效率更快。第一斜面215和第三斜面218对气流有导向聚拢作用,使经过连接处后进入下一级时气体扩散时与进入的空气混合,更有利于气体的混合。

为了方便点火,参见图5,所述壳体上还可以安装有点火器8;所述点火器的点火端位于所述中空的筒体内,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点火器的点火端位于所述筒体的靠近所述一级燃气管的一侧,这样更有利于燃气分级燃烧。此处所述的点火端,即为点火器的点火位置,比如气体点火器的出口位置。点火器的安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方便过程2中的烟气燃烧充分,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旋流片之间设置有燃烧室7,即燃烧室与所述旋流片之间预留燃烧空间以便于烟气与空气均匀混合后充分燃烧。具体的,所述燃烧室由筒形壳体71和空心的圆台形壳体72围成,所述筒形壳体、空心的圆台形壳体和燃烧室为一体的,所述筒形壳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燃烧室的内径;所述空心的圆台形壳体面积较大的底面与筒形壳体连接,所述空心的圆台形壳体面积较小的底面与燃烧室连接,这种结构,空气经过第二通孔后,一边向内侧扩散,一边前行,经过圆台形壳体的内侧面时,经圆台体内侧面形状限制,沿圆台体内侧面向前向内侧扩散,旋流片出口出来的烟气一边前行,一边向外侧扩散,尤其到圆台形壳体面积较小的底面处,内外交织,混合的更均匀。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旋流片上未设置有第二通孔,安装时,旋流片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之间有间距,以便于空气流过,即:所述壳体为中空的,所述空气分级导流器包括中空的筒体和旋流片,所述中空的筒体与所述旋流片连接,所述一级燃气管与所述中空的筒体连接并与中空的筒体内部连通,所述旋流片的出口的一端与中空的筒体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中空的筒体上设置有与中空的筒体内部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旋流片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之间有间距;所述空气进口通过第一通孔与所述筒体内部连通;并且通过所述间距与所述燃烧室连通。该结构空气直接能通过旋流片的外边缘,流过的气体更均匀,更有利于与过程1中的烟气混合,这种结构,为了抵御气流以及缺氧燃烧对空气分级导流器产生的冲击,中空的筒体上安装有支撑结构,参见图7和图8,支撑结构一般设置为多个图6中示意性示出了4个,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支撑体,图7中示意性示出了2个,多个所述支撑体轴向平行设置,所述支撑体包括周向固定于中空的筒体与筒形壳体之间的第一支杆13和第二支杆14,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6、第三连接杆17和第四连接杆18,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固定于第二支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延长线与第三连接杆的延长线相交,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延长线和第四连接杆的延长线相交;相邻的支撑体之间的第一支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于其中一个第一支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固定于另一个第一支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延长线与第三连接杆的延长线相交,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延长线和第四连接杆的延长线相交;相邻的支撑体之间的第二支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于其中一个第二支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固定于另一个第二支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延长线与第三连接杆的延长线相交,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延长线和第四连接杆的延长线相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配合壳体形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可以设置成弧形或直的。这种结构,支撑体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配合中空的筒体与筒形壳体的形状,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两端形成两个拱形支撑,抵御气流以及缺氧燃烧在垂直于轴向对空气分级导流器产生的冲击,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6、第三连接杆17和第四连接杆18配合连接板在周向相互制约,在气流以及缺氧燃烧在周向产生力时,能够产生拉力或推力,从而抵御气流以及缺氧燃烧在周向产生的冲击。同理,相邻的支撑体之间的第一支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配合连接板能够抵御气流以及缺氧燃烧在轴向上产生的冲击。当然,支撑结构之间也可以设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配合连接板的结构,从而形成抵御气流以及缺氧燃烧产生的冲击的相互配合结构,效果更好。

就是既在旋流片上设置第二通孔,安装时,旋流片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之间有间距。

上述实施例只是发明的例示,不应当以说明书及附图的例示性实施例描述限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作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