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掺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46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特别是一种燃气掺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燃烧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炼焦生产过程中,焦炉产生的荒煤气需要经过净化、脱硫等处理后,才能用来生产甲醇。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出现焦炉煤气富余的情况,这些富余的煤气通常采用燃烧放散的方式进行处理,一方面浪费了宝贵的燃气资源,而另一方面焦炉煤气相比于锅炉用动力煤具有发热量高、大气污染物质含量低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洁净燃料。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加以改进,使之能够燃用除设计固体燃料之外的气体燃料,充分利用燃气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焦炉煤气采用燃烧放散的方式处理富余气体,造成洁净燃料资源过度浪费,而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成本高、污染物排放多等矛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掺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燃气掺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体,以及设于炉体壁上的二次风入口,其特征在于二次风入口处设有燃气掺烧装置,该燃气掺烧装置分别与焦炉煤气管道及二次风管道相连接,可安全方便地通过燃气掺烧装置将富余的焦炉煤气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燃烧并助燃,流经掺烧器的二次风除有助燃作用外还兼具冷却设备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充分利用了富余的燃气,而且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燃料的消耗,节约成本。

所述燃气掺烧装置包括前端带敞口、尾端封闭的倾斜设置的外管,以及依次套设于外管内的中管及内管,其中:中管的前端与外管前端敞口连通、后端与外管尾端连通,外管尾端设有燃气入口,该燃气入口与焦炉煤气管道相连;外管壁上设有二次风入口,该二次风入口与二次风管道相连;内管的前端与外管前端敞口连通、尾端穿过外管尾端向外延伸,延伸端设有观察窗,以便通过焦炉煤气管道、燃气入口、外管尾端、中管与内管之间的通道、外管前端及其敞口所形成的燃气通道,将富余的煤气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燃烧,同时通过二次风管道、二次风入口、外管与中管之间的通道、外管前端及其敞口所形成的二次风通道,将二次风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助燃。

所述中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架、外管与中管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架为间隔径向设置的多根支杆,以便通过第一支撑架支撑内管于中管中,同时通过第二支撑架支撑中管于外管中,且不影响燃气、二次风的流通。

本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安全方便地通过燃气掺烧装置将富余的焦炉煤气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燃烧并助燃,流经掺烧器的二次风除有助燃作用外还兼具冷却设备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充分利用了富余的燃气,而且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燃料的消耗,节约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明显。实为一理想的掺烧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气掺烧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体1,以及设于炉体1壁上的二次风入口2,其中:二次风入口2处设有燃气掺烧装置,该燃气掺烧装置分别与焦炉煤气管道及二次风管道相连接;所述燃气掺烧装置包括前端带敞口、尾端封闭的倾斜设置的外管3,以及依次套设于外管3内的中管4及内管5,其中:中管4的前端与外管3前端敞口连通、后端与外管3尾端连通,外管3尾端设有燃气入口7,该燃气入口7与焦炉煤气管道相连;外管3壁上设有二次风入口9,该二次风入口9与二次风管道相连;内管5的前端与外管3前端敞口连通、尾端穿过外管3尾端向外延伸,延伸端设有观察窗6,用于观察炉内的燃烧情况;所述中管4与内管5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架11、外管3与中管4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架12,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架11、12为间隔且径向设置的多根支杆,以便通过第一支撑架11支撑内管5于中管4中,同时通过第二支撑架12支撑中管4于外管3中,且不影响燃气、二次风的流通。

工作时,通过焦炉煤气管道、燃气入口7、外管3尾端、中管4与内管5之间的通道8、外管3前端及其敞口所形成的燃气通道,将富余的煤气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1内燃烧,同时通过二次风管道、二次风入口9、外管3与中管4之间的通道10、外管3前端及其敞口所形成的二次风通道,将二次风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1内助燃,不仅充分利用了富余的燃气,而且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燃料的消耗,节约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