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N型返料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468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尤其是活性焦干法气体净化工艺专用焚烧锅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N型返料阀



背景技术:

活性焦烟气净化技术是一种可再生、可资源化的干法烟气净化技术,适用于净化燃煤烟气、燃油烟气、垃圾焚烧烟气、重油分解烟气和烧结烟气等。该技术的主要催化剂活性炭在装置内运行会因机械磨损等原因产生活性炭粉等副产品,该副产品可以回收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返料阀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烟气携带燃烧不完全高温固体颗粒经高温旋风分离器分离后,高温固体颗粒被收集下来,经返料阀又送回至锅炉内部再次燃烧。

现有的返料阀分为两类:一类为设置在旋风分离器下料腿立管上的机械返料阀,另一类为连接在立管和返料管之间的U型返料阀。机械返料阀配套设施复杂,在高温高压多尘等操作条件下故障率高,U型返料阀在大循环流率下横断阻力较大,在大返料风量下立管气体反窜较多,且发生结焦等故障检修困难。故返料阀结构还需改进。

CN202387444U公开的流化床反应器,采用的返料阀为耐高温的滑阀、闸阀或球阀。该阀门对材质要求高,成本高。且机械阀配套设施复杂,故障率高。

CN205299506U公开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回料装置,采用斜管直接回料阀上升段相贯的设计方式,在粉体物料大角度变向处,容易产生物料对设备的机械磨损问题,检修不便。

CN105066120A公开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返料装置,在装置底部布风板上设置大小和密度不等的风帽,结构复杂,在粉体物料大角度变向处,容易产生机械磨损问题,检修不便。

CN202792004U公开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回料装置,在水平段和倾斜段均设置风箱和风帽,相应风道布置复杂,且在粉体物料大角度变向处,容易产生机械磨损问题,检修不便。

CN204593402U公开的一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返料送风装置,增设了废料排出口和连通截面调节挡板,结构复杂,增加了物料泄露的风险,增设了辅助返料风机,增加了设备投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返料阀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运行阻力大,设备磨损严重,检修不便等问题的循环流化床锅炉N型返料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循环流化床锅炉N型返料阀,是由立式进料管道21连通下进料段22、中部上升段23和上出料段24,在下进料段22中部和下部所设的松动风管25,在中部上升段23下部的几何拐点处设有密封塞a28和密封阀盖a27,在中部上升段23上部的几何拐点处设有密封塞b30和密封阀盖b29构成。

所述下进料段22下部与中部上升段23下部连接角度为20-70°。

所述上进料段24上部与上升段23上部连接角度为20-70°。

密封塞28和物料的接触面与物料流向几何拐点的距离为中部上升段直径的 1~2倍。

所述下进料段24的中部和下部设有返料风管26,返料风管26为水平方向。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密封塞和密封阀盖,解决了中部上升段粉体物料堆积和堆积后不易清理的难题,同时起到了缓冲及耐磨保护作用;密封阀盖拆卸方便,便于检修和维护;上出料段上部和中部设有返料风管有助于物料向炉膛内平稳流动。返料阀结构简单,阀内流动阻力低,检修方便。造价低廉。经试验,该循环流化床锅炉N型返料阀结构紧凑,操作灵活,阀体材质要求低,阀内流动压降减小,运行稳定可靠,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方便安装检修,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并减少清理时间及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循环流化床锅炉N型返料阀结构图

21立式进料管道,22下进料段,23中部上升段,24上出料段,25松动风管,26返料风管,27密封阀盖,28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循环流化床锅炉N型返料阀,是由立式进料管道21连通下进料段22、中部上升段23和上出料段24,在下进料段22中部和下部所设的松动风管25,在中部上升段23下部的几何拐点处设有密封塞a28和密封阀盖a27,在中部上升段23上部的几何拐点处设有密封塞b30和密封阀盖b29构成。

所述下进料段22下部与中部上升段23下部连接角度为20-70°。

所述上进料段24上部与上升段23上部连接角度为20-70°。

密封塞28和物料的接触面与物料流向几何拐点的距离为中部上升段直径的 1~2倍。

所述下进料段24的中部和下部设有返料风管26,返料风管26为水平方向。

循环流化床锅炉N型返料阀,包括立式进料管道21、下进料段22、中部上升段23、上出料段24、辅助松动风管25、辅助返料风管26、密封阀盖27、密封塞28。

辅助松动风管25设置在下进料段22的中部和下部,密封阀盖27设置在中部上升段23的上部和下部,辅助返料风管26设置在上出料段24的上部和中部。

旋风分离器分离下来的高温固体颗粒物料经过立式进料管道21进入下进料段22,来自辅助松动风管25的气体水平吹送,产生垂直于下进料段向上和平行于下进料段沿物料流动方向的两个分力,调节风量可以使物料均匀流动。

物料流动至下进料段22末端,进入中部上升段23。密封塞28至物料流向几何拐点处空间有物料留存,起到了缓冲及耐磨保护层的作用,避免了粉体物料在大角度变向处,对设备产生的机械磨损问题。

物料经过中部上升段23进入上出料段24,来自辅助返料风管26的气体水平吹送,产生垂直于下进料段向上和平行于下进料段沿物料流动方向的两个分力,调节风量可以使物料均匀流动。

下进料段22包括设置在中部和下部的辅助松动风管25,中部上升段23包括设置在上部和下部的密封塞28和密封阀盖27,上出料段24包括设置在上部和中部的返料风管26。

立式进料管道下部与下进料段上部导通,下进料段下部与所述中部上升段下部导通,中部上升段上部与所述上进料段上部导通。

中部上升段设有密封塞和所述密封阀盖。密封塞与物料的接触面距离物料流向几何拐点1~2倍管径。

下进料段下部与中部上升段下部连接角度为20-70°。

上进料段上部与中部上升段上部连接角度为20-70°。

下进料段22的中部和下部设有辅助松动风管25,辅助松动风管25设置朝向为水平方向。

上出料段24的上部和中部设有返料风管,返料风管设置朝向为水平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原理如下:

1)从旋风分离器分离的高温固体颗粒从立式进料管道而来,依靠自重进入下进料段。相比U型回料阀结构,大幅降低了流动阻力。

2)下进料段的中部和下部设有辅助松动风管,气体水平吹送,产生垂直于下进料段向上和平行于下进料段沿物料流动方向的两个分力,调节风量可以使物料均匀流动。

3)中部上升段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密封塞和密封阀盖。密封塞和物料的接触面与物料流向几何拐点的距离为中部上升段直径的1~2倍。正常运行时,该部分被粉体物料填满,起到了缓冲及耐磨保护层的作用,避免了粉体物料在大角度变向处,对设备产生的机械磨损问题。

4)密封塞和密封阀盖为可拆卸结构,方便阀内物料发生结焦等故障时检修。

5)上出料段的上部和中部设有辅助松动风管,气体水平吹送,产生垂直于上出料段向上和平行于上出料段沿物料流动方向的两个分力,调节风量可以使物料均匀流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