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工业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5119发布日期:2018-07-20 21:0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工业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它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等转化成一定热能的蒸汽,从而再将蒸汽转化成我们工业生产的机械能,则方便生产和加工。

目前大多使用的都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蒸汽,从而转化成机械能,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燃料不能完全利用,这样就会导致能量的散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煤炭不能完全燃烧导致煤炭利用率低;2,锅炉内壁随着烟气的产生导致锅炉内壁粘附有大量的碳灰,这样影响人们的使用,另外还不利于清洁;3,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SO2,这样导致产生的SO2随着烟气排放到空气中,而SO2为有毒气体,进而对工人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还会污染环境。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智能工业锅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锅炉使用中煤炭的能量不能完全转化,锅炉内壁不宜清洁和锅炉产生的烟气不环保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工业锅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工业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底部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放置轴,所述收纳槽内设有筛选机构,所述筛选机构的底部设有收集机构,所述炉体的侧壁上设有上通口和下通口,所述上通口和下通口内均设有开合机构,两个所述开合机构分别位于放置轴和收集机构的上方,所述炉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的进电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炉体上设有与导线对应的开口,所述控制开关固定安装在炉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炉体内固定连接有漏斗型导向板,所述漏斗型导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所述漏斗型导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上固定连接有进水机构和出水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两个弧形板,所述收纳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弧形板对应的连接槽,两个所述弧形板通过活动滤板连接,所述活动滤板与下通口的位置对应,所述活动滤板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滑块与两个弧形板连接,所述炉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炉体并于收纳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位于两个弧形板之间,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框,所述收纳槽上设有与收集框对应的滑口,所述滑口与下通口连通,所述收集框的顶部通过第二滑块与滑口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收集框靠近下通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优选地,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上通口和下通口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所述上通口和下通口的内侧壁上均设有与挡板对应的衔接槽,所述挡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衔接槽、上通口和下通口的内侧壁上均设有与第三滑块对应的滑槽,所述挡板远离炉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优选地,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炉体内侧壁上的静电层,所述静电层的进电端与导线连接,所述静电层远离炉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远离静电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光滑层。

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与漏斗型导向板顶部螺纹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部贯穿炉体的顶部并向外延伸,所述导气管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滤板,所述炉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有介质水,所述导气管的顶部位于介质水内,所述过滤箱的顶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底部贯穿过滤箱的顶部并向过滤箱内延伸,所述出气管的底部位于介质水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进水机构包括固定在炉体上的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贯穿过滤箱并向过滤箱内延伸。

优选地,所述出水机构包括固定在炉体上的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贯穿过滤箱并向过滤箱内延伸,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水管,所述第四水管远离第二水泵的一端贯穿炉体并向外延伸,位于炉体内的所述第四水管呈回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合机构方便煤炭的放置和碳灰的收集,通过筛选机构和收集机构便于分离和收集碳渣和碳灰,这样使材料完全利用,通过吸附机构便于炉体内壁的清洁,这样方便使用和保护,通过过滤机构、进水机构和出水机构的配合,这样不仅对烟气进行处理,起到环保的功效,同时对介质水进行预加热,这样达到更高效的作用,进而方便生产和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工业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工业锅炉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工业锅炉中筛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工业锅炉中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工业锅炉中上通口、下通口和收纳槽的位置关系图。

图中:1炉体、2放置轴、3筛选机构、31弧形板、32活动滤板、33电机、34转轴、35固定片、4收集机构、41收集框、42第二滑块、43第一把手、5开合机构、51挡板、52第二把手、6吸附机构、61静电层、62隔热层、63光滑层、7漏斗型导向板、8第一滤板、9过滤机构、91连接件、92导气管、93第二滤板、94过滤箱、95介质水、96出气管、10进水机构、101第一水泵、102第一水管、103第二水管、11出水机构、111第二水泵、112第三水管、113第四水管、12导线、13控制开关、14收纳槽、15上通口、16下通口、17连接槽、18第一滑块、19滑口、20衔接槽、21第三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6,一种智能工业锅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内底部设有收纳槽14,收纳槽1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放置轴2,收纳槽14内设有筛选机构3,筛选机构3包括两个弧形板31,收纳槽14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弧形板31对应的连接槽17,这样设置连接槽17方便弧形板31的放置,两个弧形板31通过活动滤板32连接,活动滤板32与下通口16的位置对应,这样人们可以通过下通口16取出活动滤板32,使碳渣向下滑落,进而方便对碳渣的收集,活动滤板32的两侧均通过第一滑块18与两个弧形板31连接。

另外,炉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33,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4,转轴34远离电机33的一端贯穿炉体1并于收纳槽1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转轴3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片35,固定片35位于两个弧形板31之间,这样方便碳渣与碳灰通过固定片35的转动,进行分离,从而方便分别提取碳灰和碳渣,这样通过筛选机构3将未烧完的碳渣,以及烧完的碳灰进行筛选,这样通过电机33带动转轴34的转动,从而带动固定片35的转动,则通过固定片35的搅动和碳灰、碳渣下落时进行煽动,使碳灰与碳渣分离,从而将碳渣收集到活动滤板32上,这样通过固定片35的作用,将碳灰通过活动滤板32进行分离,则只剩余碳渣,从而碳渣落到活动滤板32上,从而滑动活动滤板32将碳渣放下,即通过滑动活动滤板32,则使活动滤板32与弧形板31分离,则落到活动滤板32上的碳渣就会从活动滤板32上脱落,因为没有活动滤板32的支撑,进而方便收集和下次使用。

筛选机构3的底部设有收集机构4,收集机构4包括收集框41,收纳槽14上设有与收集框41对应的滑口19,滑口19与下通口16连通,这样通过下通口16方便将收集框41取出,进而方便对碳灰或碳渣进行处理,收集框41的顶部通过第二滑块42与滑口1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收集框41靠近下通口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43,这样通过收集机构4对碳灰进行收集,从而方便处理,另外通过另一个收集机构4对碳渣进行收集,从而方便充分利用,使碳充分燃烧,进而使能量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炉体1的侧壁上设有上通口15和下通口16,上通口15和下通口16内均设有开合机构5,两个开合机构5分别位于放置轴2和收集机构4的上方,开合机构5包括挡板51,挡板51与上通口15和下通口16的内侧壁均滑动连接,上通口15和下通口16的内侧壁上均设有与挡板51对应的衔接槽20,挡板5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21,衔接槽20、上通口15和下通口16的内侧壁上均设有与第三滑块21对应的滑槽,挡板51远离炉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52,这样通过开合机构5方便工人打开上通口15和下通口16,进而方便从上通口15加入煤炭,而从下通口16方便将收集机构4取出,进而方便处理碳渣和碳灰。

炉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吸附机构6,吸附机构6的进电端通过导线12连接有控制开关13,炉体1上设有与导线12对应的开口,控制开关13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外侧壁上,吸附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炉体1内侧壁上的静电层61,静电层61的进电端与导线12连接,静电层61远离炉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62,隔热层62远离静电层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光滑层63,这样工人打开控制开关,从而对静电层31供电,则静电层31产生静电,进而将随烟气上升的碳灰吸附到光滑层63上,因为碳灰不带静电,当其靠近静电层31时,由于静电感应现象,从而使碳灰吸附在静电层31上,进而将碳灰吸附,而关闭控制开关则使静电层31无法工作,从而碳灰从光滑层63上滑落,便于清洁处理,方便使用。

炉体1内固定连接有漏斗型导向板7,漏斗型导向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8,漏斗型导向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9,过滤机构9包括与漏斗型导向板7顶部螺纹连接的连接件91,连接件9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气管92。导气管92的顶部贯穿炉体1的顶部并向外延伸,导气管92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滤板93,炉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94,过滤箱94内设有介质水95,导气管92的顶部位于介质水95内,过滤箱94的顶部设有出气管96,出气管96的底部贯穿过滤箱94的顶部并向过滤箱94内延伸,出气管96的底部位于介质水95的上方,这样通过过滤机构9将有温度的烟气通过介质水95内,进而充分利用烟气的余温对介质水进行预加热,从而方便后面的快速加热,同时烟气产生的SO2会溶于水,进而防止SO2排放到空气中,危害人们的身体和污染环境。

过滤机构9上固定连接有进水机构10和出水机构11,进水机构10包括固定在炉体1上的第一水泵101,第一水泵101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102,第一水泵10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103,第二水管103远离第一水泵101的一端贯穿过滤箱94并向过滤箱94内延伸,通过第一水泵101的作用将过冷却的介质水95通过第一水管102进入到过滤箱94内,从而不断的对过滤箱94进行供水,这样通过进水机构11方便对过滤箱94内的介质水95进行补给,从而使介质水95循环利用。

出水机构11包括固定在炉体1上的第二水泵111,第二水泵111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水管112,第三水管112远离第二水泵111的一端贯穿过滤箱94并向过滤箱94内延伸,第二水泵11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水管113,第四水管113远离第二水泵111的一端贯穿炉体1并向外延伸,位于炉体1内的第四水管113呈回型设置,这样通过出水机构11将过滤箱94内的介质水95进行出水,通过第二水泵111的作用将过滤箱94内的介质水95吸入到第四水管113内,进而方便加热处理,从而方便加热,进而利用加热的介质水95从事工业生产。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使用锅炉进行工业生产时,首先工人通过开合机构5打开上通口15从而将需要燃烧的煤炭放到放置轴2上,进而燃烧在放置轴2上的煤炭,同时打开电机33的开关,则电机33就会通过转轴34带动固定片35的转动,从而方便将放置轴2上烧完的碳灰和为烧完的碳渣进行分离,电机33通过转轴34的转动,从而带动固定片35的转动,进而对碳灰和碳渣进行搅动,从而将碳灰通过活动滤板32下落到收集框41上,同时通过固定片35的转动,增大燃烧时氧气的进入量,从而方便煤炭燃烧充分,而通过活动滤板32将碳渣和碳灰分离,则分离的碳灰就会进入到收集框41上,这样便于碳灰的收集和处理,另外换一个新的收集框41放到滑口19内,再通过滑动活动滤板32将碳渣收集到收集框41上,这样便于收集和能源继续利用,让能量最大转化,从而方便工厂的生产和加工。

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气,热气会向上延伸进而对第四水管113内的介质水95进行加热,而热力在上升的过程中也会带着碳灰向上运动,此时打开控制开关13,则控制开关13就会通过导线12对静电层61供电,进而静电层61开始工作,则静电层61产生的静电将上升的碳灰进行吸附,从而吸附到光滑层63上,便于稳定,则断开控制开关13使静电层61断电,则没有静电的吸附从而将光滑层63上的碳灰就会下落,进而下落到收集框41内,便于清洁和下次使用。

烟气产生的热气会对第四水管113内的介质水95进行加热,从而转化成机械能,而由于第四水管113回型设置提高的能量的最大转化,而再随着烟气的上升,就会通过漏斗型导向板7和连接件91进入到导气管92内,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滤板8和第二滤板93的作用,完全保证烟气中的碳灰不会随着导气管92进入到外界,当烟气随着导气管92向前运动,从而进入到过滤箱94内的介质水95内,则余温的烟气中的热量就会完全被介质水95进行吸收,从而起到预加热的处理,同时烟气中的SO2也会溶于介质水95内,这样不能溶于水的气体就会从出气管96排放到空气中,这样避免员工中毒和保护环境,而过滤箱94内的介质水95通过进水机构10进行补给,从而保证过滤箱94内介质水95的量,同时通过出水机构11使过滤箱94内的介质水95达到动态平衡的作用,同时将经过预加热的介质水95导出,从而进入到第四水管113内,这样加快第四水管113内介质水95的加热速度,从而方便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