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5510发布日期:2018-09-07 23:2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该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具有:外部装配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有燃烧器、将从燃烧器喷出的混合燃气的燃烧空间包围的燃烧筐、以及燃烧鼓风机;以及供气口开设板,其开设有使得外部的空气流入到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的供气口,利用燃烧鼓风机将燃烧所需的空气从供气口向外部装配壳体吸引。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作为这种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根据专利文献1,已知如下燃烧装置:捕捉空气中的异物的供气过滤器以将供气口覆盖的方式安装于供气口开设板。该燃烧装置的供气过滤器具有:过滤器主体;以及将过滤器主体包围的过滤器框架。在过滤器框架突出设置有爪部。而且,使该爪部穿过在供气口开设板的供气口的周缘部形成的卡止孔而与供气口开设板的背面卡合,由此将供气过滤器安装于供气口开设板。

在此,为了使供气过滤器的拆装变得容易,需要使过滤器框架的相对于供气口周缘部的抵接面与爪部之间的距离比供气口开设板的板厚略大。因此,在安装有供气过滤器的状态下,有时在过滤器框架与供气口周缘部之间略微产生间隙,从而异物会从该间隙侵入到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565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该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能够容易地相对于供气口开设板而对供气过滤器进行插拔,并且,在安装有供气过滤器的状态下,能够使过滤器框架与供气口周缘部密接而防止异物的侵入。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具有:外部装配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有燃烧器、将从燃烧器喷出的混合燃气的燃烧空间包围的燃烧筐、以及燃烧鼓风机;以及供气口开设板,其开设有使得外部的空气流入到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的供气口,利用燃烧鼓风机将燃烧所需的空气从供气口向外部装配壳体的内部空间吸引,捕捉空气中的异物的供气过滤器以将供气口覆盖的方式插拔自如地安装于供气口开设板,所述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的特征在于,供气过滤器具有:过滤器主体;以及将过滤器主体包围的过滤器框架,将供气过滤器相对于供气口开设板的插拔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供气过滤器的拔出方向设为x轴正向,将供气过滤器的厚度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在供气口开设板的供气口的y轴方向两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侧缘部设置有能够在z轴方向上弹性地进行挠曲变形的夹持片,该夹持片以在该夹持片与该侧缘部之间在z轴方向上对过滤器框架的y轴方向两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侧框部进行夹持的方式将该侧框部支承为沿x轴方向插拔自如,在侧框部的与夹持片对置的面的一部分形成有z轴方向的突起,供气口开设板的所述侧缘部与夹持片之间的z轴方向距离设定为:大于侧框部的z轴方向尺寸、且小于该z轴方向尺寸加上突起的突出高度所得的尺寸,在夹持片的x轴正向的端部设置有引导片部,该引导片部以该引导片部与供气口开设板的所述侧缘部之间的z轴方向距离随着趋向x轴正向而逐渐增大的方式倾斜。

根据本发明,在安装有供气过滤器的状态下,过滤器框架的侧框部的突起与夹持片抵接,由突起对夹持片进行按压而使得该夹持片在z轴方向上进行挠曲变形。而且,利用夹持片的变形反作用力在z轴方向上对过滤器框架进行按压而使得该过滤器框架与供气口周缘部密接。因此,在过滤器框架与供气口的周缘部之间不会产生z轴方向的间隙,能够防止异物从间隙侵入。另外,由于将供气口开设板的所述侧缘部(供气口侧缘部)与夹持片之间的z轴方向距离设为大于侧框部的z轴方向尺寸,因此,与夹持片强烈抵接的仅为突起。其结果,将侧框部插入于供气口侧缘部与夹持片之间时的摩擦阻力降低。而且,能够利用引导片部而实现将侧框部插入于供气口侧缘部与夹持片之间时的引导作用。因此,能够容易地相对于供气口开设板而对供气过滤器进行插拔,从而供气过滤器的拆装作业性得以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外部装配壳体构成为包括:箱形的壳体主体,其前表面敞开;以及前罩,其安装于壳体主体的前表面,在所述x轴方向、x轴正向、y轴方向、z轴方向分别为前后方向、前方、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的情况下,在过滤器框架的前端竖立设置有立起部,在供气口开设板设置有在安装有供气过滤器的状态下供立起部抵接的过滤器定位部,在前罩设置有与立起部抵接而阻止供气过滤器向前方脱落的过滤器按压部。据此,通过立起部与过滤器定位部的抵接而实现供气过滤器在插入方向上的定位。因此,能够可靠地将供气过滤器定位于规定的安装位置。此外,不需要对供气过滤器进行固定的螺钉等固定件。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供气过滤器的拆装作业性,并且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燃烧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燃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切侧视图。

图3是在图2中的iii-iii线处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在图3中的iv-iv线处剖切的主要部分的剖切侧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燃烧装置的供气箱和供气过滤器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燃烧装置的夹持片的设置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部装配壳体、11…壳体主体、12…前罩、12a…过滤器按压部、2…燃烧器、3…燃烧筐、4…燃烧鼓风机、8…供气箱、81…底板(供气口开设板)、82…供气口、82a…供气口侧缘部、83…夹持片、83a…引导片部、84…过滤器定位部、9…供气过滤器、91…过滤器主体、92…过滤器框架、92a…侧框部、92b…突起、93…立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具有外部装配壳体1。在外部装配壳体1的内部收纳有:燃烧器2,其将混合燃气朝下喷出;燃烧器2下侧的燃烧筐3,其将从燃烧器2喷出的混合燃气的燃烧空间包围;燃烧鼓风机4;以及排气管道5,从燃烧筐3排出的燃烧废气在该排气管道5流动。此外,外部装配壳体1构成为包括:箱形的壳体主体11,其前表面敞开;以及前罩12,其安装于壳体主体11的前表面。

燃烧器2具有:箱形的燃烧器主体21,其朝下开口;以及燃烧板22,其将燃烧器主体21的朝下的开口面覆盖。在燃烧器主体21的上部连接有燃烧鼓风机4。燃烧鼓风机4连接于预混合器23的下游侧,该预混合器23对从后述的供气管供给到外部装配壳体1的内部空间的空气和燃气进行混合而生成混合燃气。而且,将来自预混合器23的混合燃气经由燃烧鼓风机4而向燃烧器主体21内供给,使该混合燃气从设置于燃烧板22的混合燃气喷出部22a朝下喷出而进行完全一次燃烧(无需二次空气的燃烧)。

燃烧筐3构成为包括:上端部紧固连结于燃烧器主体21的下表面周缘部、且上下两面敞开的上部筐31;紧固连结于上部筐31的下端的、扁平碟状的中间筐32;以及具有紧固连结于中间筐32的底板部的上板部的、上下两面封闭的下部筐33。在中间筐32的底板部以及下部筐33的上板部的前部,设置有将中间筐32的内部空间与下部筐33的内部空间连通的通气口34,而且,在下部筐33的后表面开设有排气口35。另外,燃烧废气从上部筐31内经由中间筐32内、通气口34、下部筐33内和排气口35而向排气管道5流动。

在上部筐31内配置有翅片管式的主热交换器36,该主热交换器36包括多个吸热翅片36a、以及将这些吸热翅片36a贯穿的多根吸热管36b。另外,在下部筐33内配置有潜热回收式的副热交换器37,该副热交换器37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蜿蜒延伸的上下多根吸热管37a。此外,在由副热交换器37将水加热之后,利用主热交换器36将水进一步加热,使得该水变成设定水温的热水而向热水供给终端供给。

还参照图3,在外部装配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筒状的排气连接口6,其位于左右方向中央部,并能够将向室外延伸的排气管(省略图示)连接;以及筒状的第一供气连接口71,其能够将内部收纳有排气管的双重管方式的供气管(省略图示)连接,且将排气连接口6包围。在外部装配壳体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筒状的第二供气连接口72,该第二供气连接口72位于偏向左侧的部分,并能够将与排气管分离而独立的双管方式的供气管(省略图示)连接。排气连接口6由排气管道5支承为下端部与连结筒52嵌合的状态,该连结筒52竖立设置于排气管道5的上端的朝向前方弯曲的弯曲部51的上表面。此外,在弯曲部51以位于连结筒52内的方式设置有面对排气连接口6的排气流出口53,排气连接口6经由排气流出口53而与排气管道5连通。另外,在第一供气连接口和第二供气连接口71、72分别安装有将它们封闭的盖部件71a、72a。而且,在作为供气管而使用双重管方式的供气管的情况下,在盖部件71a拆下后的状态下将双重管方式的供气管与第一供气连接口71连接,另外,在作为供气管而使用双管方式的供气管的情况下,在盖部件72a拆下后的状态下将双管方式的供气管与第二供气连接口72连接。

另外,在外部装配壳体1内,沿着外部装配壳体1的上板部而设置有与第一供气连接口以及第二供气连接口71、72这两个供气连接口连通的供气箱8。供气箱8的上表面由在外部装配壳体1的上板部下表面安装的衬垫11a封闭。还参照图5,在供气箱8的底板81开设有供气口82,该供气口82使得第一气连接口和第二供气连接口71、72中任意的供气连接口的空气流入到外部装配壳体1的内部空间。而且,利用因燃烧鼓风机4的动作而作用于预混合器23的上游端的空气吸入口的负压,将燃烧所需的空气(燃烧用一次空气)从供气口82向外部装配壳体1的内部空间吸引。捕捉空气中的异物的供气过滤器9以将供气口82覆盖的方式插拔自如地安装于作为供气口开设板的底板81。

供气过滤器9具有:网状的过滤器主体91;以及将过滤器主体91包围的过滤器框架92。将供气过滤器9相对于底板81的插拔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供气过滤器9的拔出方向和插入方向分别设为x轴正向、x轴负向,将供气过滤器9的厚度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在底板81的供气口82的y轴方向两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侧缘部82a(以下,记作供气口侧缘部)设置有夹持片83,该夹持片83以在z轴方向上将过滤器框架92的y轴方向两侧的沿着x轴方向的侧框部92a夹于该夹持片83与供气口侧缘部82a之间的方式将侧框部92a支承为在x轴方向上插拔自如。

夹持片83是通过在z轴方向上将供气口侧缘部82a的一部分折弯之后再朝y轴方向内侧折弯而形成的,该夹持片83能够在z轴方向上弹性地进行挠曲变形。在侧框部92a的与夹持片83对置的面的一部分形成有z轴方向的突起92b。此外,夹持片83以在x轴方向上隔离的方式在y轴方向各侧的供气口侧缘部82a设置为一对。因此,突起92b也以在x轴方向上隔离的方式在y轴方向各侧的侧框部92a设置为一对。另外,如图6所示,供气口侧缘部82a与夹持片83之间的z轴方向距离h1设定为:大于侧框部92a的z轴方向尺寸h2、且小于该z轴方向尺寸h2加上突起92b的突出高度所得的尺寸。此外,在夹持片83的x轴正向的端部,设置有引导片部83a,该引导片部83a以其与供气口侧缘部82a之间的z轴方向距离随着趋向x轴正向而逐渐增大的方式倾斜。

根据上述结构,在安装有供气过滤器9的状态下,过滤器框架92的侧框部92a的突起92b与夹持片83抵接,夹持片83被突起92b按压而在z轴方向上进行挠曲变形。而且,由夹持片83的变形反作用力在z轴方向上对过滤器框架92进行按压而使之与供气口82的周缘部密接。因此,在过滤器框架92与供气口82的周缘部之间不会产生z轴方向的间隙,能够防止异物从间隙侵入。另外,由于将供气口侧缘部82a与夹持片83之间的z轴方向距离h1设为大于侧框部92a的z轴方向尺寸h2,因此,与夹持片83强烈抵接的仅为突起92b。其结果,将侧框部92a插入于供气口侧缘部82a与夹持片83之间时的摩擦阻力降低。此外,能够利用引导片部83a而实现将侧框部92a插入于供气口侧缘部82a与夹持片83之间时的引导作用。因此,能够容易地相对于底板81而对供气过滤器9进行插拔,从而供气过滤器9的拆装作业性得以提高。

此外,上述x轴方向、x轴正向、y轴方向、z轴方向分别为前后方向(准确而言,是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后下方略微倾斜的前后方向)、前方、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准确而言,是相对于铅直方向朝后方略微倾斜的上下方向)。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滤器框架92的前端竖立设置有立起部93,在底板81的前端设置有在安装有供气过滤器9的状态下供立起部93抵接的过滤器定位部84。另外,在前罩12设置有与立起部93抵接而阻止供气过滤器9向前方脱落的过滤器按压部12a。

据此,通过立起部93与过滤器定位部84的抵接而实现供气过滤器9在插入方向上的定位。因此,能够可靠地将供气过滤器9定位于规定的安装位置。而且,不需要对供气过滤器9进行固定的螺钉等固定件,能够进一步提高供气过滤器9的拆装作业性,并且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此外,在供气口侧缘部82a形成有位于前侧的夹持片83的后侧、且朝前上方倾斜的引导部85。而且,当将供气过滤器9以朝后上方倾斜的姿势而在前侧的夹持片83的上方插入时,过滤器框架92的后端部被引导部85引导,从而不会向供气口侧缘部82a的上方突出而是被向后方引导。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从预混合器23经由燃烧鼓风机4供给的混合燃气从燃烧器2喷出而进行完全一次燃烧,但是,对于使用需要二次空气的本生燃烧式的燃烧器的燃烧装置也同样能够应用本发明。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分别为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x轴方向也可以为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另外,对于鼓风机加热器等用于供给热水的用途以外的强制供气式燃烧装置也同样能够应用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