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锅炉的配风切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1130发布日期:2018-12-07 22:4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锅炉的配风切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锅炉的配风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物质秸秆燃料在进入主燃烧区时依然保持原有形态,不能和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与燃烧,燃烧不彻底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在投料前不破坏秸秆捆的情况下,国际生物质锅炉行业还没有生产出能达到连续和持续进料的这种捆状秸秆锅炉。都以单包投料为主,没有连续性和稳定性,或者投料前将捆状秸秆进行机械性粉碎,费工费时费电,加大运行成本,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秸秆锅炉的配风切割系统,利用高温火焰将秸秆燃料从上向下逐渐将其吹开,分散,实现强制配风,动态燃烧,让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风道、高压风管和高压风机;所述的主风道对称设置于锅炉本体两侧;若干个高压风管嵌设在锅炉本体两侧的炉墙内,且同一侧的炉墙内的高压风管在锅炉本体内由前至后依次逐渐降低倾斜设置,且若干个高压风管均与主风道相连通设置,两侧的主风道的下端均与高压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的横向风道设置于锅炉本体内部右端底部的炉墙内,且其两端均与主风道连通设置,横向风道上方垂直设有若干个高压配风管,且该若干个高压配风管均嵌设在横向风道上方的炉墙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风道由耐高温墙体罩设于锅炉本体两侧的炉墙外侧壁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若干个高压风管均设置于锅炉本体内的炉膛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风道下端位于锅炉本体内的炉排上方处呈水平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秸秆锅炉的配风切割系统,利用高温火焰将秸秆燃料从上向下逐渐将其吹开,分散,实现强制配风,动态燃烧,让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锅炉本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锅炉本体装配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风道1、高压风管2、高压风机3、锅炉本体4、秸秆燃料5、炉墙6、炉膛7、耐高温墙体8、炉排9、横向风道10、高压配风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风道1、高压风管2、高压风机3、横向风道10和高压配风管11;所述的主风道1对称设置于锅炉本体4两侧;若干个高压风管2嵌设在锅炉本体4两侧的炉墙6内,且同一侧的炉墙6内的高压风管2在锅炉本体4内由前至后依次逐渐降低倾斜设置,且若干个高压风管2均与主风道1相连通设置,两侧主风道1的下端均向锅炉本体4右侧壁中部汇聚后,与高压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的横向风道10设置于锅炉本体4内部右端(炉膛7)底部的炉墙6内,且其两端均与主风道1连通设置,横向风道10上方垂直设有若干个高压配风管11,且该若干个高压配风管10均嵌设在横向风道10上方的炉墙6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风道1由耐高温墙体8罩设于锅炉本体4两侧的炉墙6外侧壁构成,且连接处均设有耐高温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的若干个高压风管2均设置于锅炉本体4内的炉膛7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风道1下端位于锅炉本体4内的炉排9上方处呈水平设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高压风管2在锅炉本体4内由前至后依次逐渐降低倾斜设置,秸秆燃料5由推料机从进口缓慢的从前向后推动,和高压风管2的喷口方向形成交叉,高压空气由高压风机3进入主风道1后经过炉墙6从高压风管2喷出,利用高温火焰将秸秆燃料5从上向下逐渐将其吹开,分散,剩余的秸秆燃料在经过横向风道10时,被向上的高压配风管11吹出的高压风再次切割分离,实现强制配风,动态燃烧,让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秸秆锅炉的配风切割系统,利用高温火焰将秸秆燃料从上向下逐渐将其吹开,分散,实现强制配风,动态燃烧,让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