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盖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0446发布日期:2019-06-19 01:38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盖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涉及灶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火盖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燃气灶炉头,出火孔分布几乎在同一个水平面,外环火一般作为大火烹饪,火焰较高,内环火一般是作为小火烹饪,火焰偏低,如果内外环的出火孔接近同一水平面,燃烧时火的外焰部分与锅底的难以充分接触。

另外,目前燃气灶炉头的内外火环的火盖是相互独立的,即在同一个炉头上设有多个火盖,每个火盖盖在一个火环上,这样既增加了零部件数量,增加零部件使生产制造的步骤增加,从而增加人力或物力成本。传统火盖下方设有分火器,需要设一个分火器部件,此外火盖与分火器之间的间隙容易漏入食物、汤汁、油等,且由于设有多个火环因而有多个间隙存在,因此漏入食物残渣的可能性增大,此种设计不仅影响清洁,加大清洁的难度,也可能会因为漏入食物残渣影响燃气灶的寿命,或因滴入油等易燃物影响安全,还破坏了整体结构。此外,内环火与外环火之间的高度或距离设置不合理,距离过大影响加热效果且浪费燃气,也容易导致用户烧伤,影响安全,距离过小影响加热效果。最后,火盖上的出火孔大小设置不合理,局部区域空气流速分布不均匀,上层火盖的火容易被风吹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更安全、清洁和高效节能的火盖及燃气灶,加热力度强、污染可能小、节能效果好、安全指数高和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火盖,包括顶盖、出火孔,所述顶盖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火盖至少包括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于顶盖外周缘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一侧壁的外缘设有环绕第一侧壁的第一台面,所述第二侧壁设于第一台面外周缘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台面的水平高度位于顶盖之下,所述第一侧壁上、顶盖和第一台面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组出火孔,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组出火孔。

进一步的,所述火盖还包括第二台面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台面设于第二侧壁的外围,且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台面,所述第三侧壁设于第二台面外周缘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三侧壁上设有第三组出火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火盖还包括第三台面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台面设于第四侧壁的外围,且水平高度低于第二台面,所述第四侧壁设于第三台面外周缘且向下延伸。分层结构的设计可以避免因增大燃具的加热面积使灶具体积增大,设置至少两组的出火孔,可加大加热面积,使锅底受热更加均匀,使烹饪时间减少,采用分层结构的设计使燃烧更加充分,也节约了燃气消耗,减少火盖体积。

优选的,相邻两组出火孔中位于水平高度较高一组出火孔的单孔面积小于水平高度低的出火孔的单孔面积。

优选的,相邻两组出火孔中位于水平高度较高一组出火孔总面积小于位置较低一组出火孔总面积。位于水平高度较高一组出火孔的单孔面积或总面积小,使水平高度较高出火孔为小火,使局部区域空气流速增大,使水平高度较高一组出火孔的火力更强,可防止被风吹灭,影响使用。

优选的,相邻两组出火孔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10mm。下方的出火孔与锅底距离偏大,上方的出火孔与锅底距离偏小,这种设计可保证不同高度出火孔的火焰的外焰部分与锅底充分接触。如果相邻两组出火孔距离小于1mm,不利于火焰与空气接触,充分发挥外焰温度最高的作用,因此过小的距离使燃烧温度不高,也因火焰与锅底的接触面积过小不利于均匀加热,若相邻两组出火孔距离大于10mm会,且距离过大会使下层出火孔内的火焰与锅底接触空间过大从而容易烫伤用户,下层出火孔的火焰不能与锅底充分接触,降低加热效果,也同时造成燃气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顶盖、第一台面、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第一台面、第二台面、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一体成型。再进一步的,所述第四侧壁上设有第四组出火孔,所述顶盖、第一台面、第二台面、第三台面、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一体成型。

采用一体式火盖,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制造工序和制造成本。顶盖、第一台面、第二台面和第三台面之间没有缝隙,可避免食物、汤汁、油等掉入缝隙,使灶头组件被污染,且使其难以清洁,也避免因为落入食物油汁等影响灶具寿命,避免导致安全问题。

优选的,所述火盖还设有熄火保护装置,所述第一台面或顶盖设有用于安装熄火保护装置的避让孔。当火焰被风、汤水等原因意外熄灭时,熄火保护装置会自动关闭气源,避免引起燃气泄漏。

一种燃气灶,包括炉头本体和火盖,所述顶盖与第一侧壁相邻位置还设有内壁,所述内壁与第一侧壁之间,以及相邻侧壁之间形成与出火孔联通的第一燃气通道,炉头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燃气通道对应的第二燃气通道,第一燃气通道与第二燃气通道导通。燃气灶不需要再设置分火器。火盖与炉头本体之间形成燃气通道,燃气通道可改变气流走向,其气流更加均匀,从而使火焰更加均匀。可以使燃气与空气接触面积更大,从而燃烧更充分,也节约了能耗,此外散热效果更好,避免炉头组件或熄火保护装置温度过高,提高灶具使用周期,散热更快也避免用户接触炉头组件从而烫伤。

优选的,炉头本体与火盖之间设置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灶具省去分火器部件,减少零部件数量,便于安装,降低制造工序和制造成本;可使火焰与锅底接触更充分,加热均匀,使燃具避免污染而易清洁,散热更快,燃具使用周期也相应延长,从而达到加热力度强、污染可能小、节能效果好、安全指数高和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使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顶盖1;第一侧壁11;第一组出火孔12;中心通孔13;内壁14;第一燃气通道15;

第一台面2;第二侧壁21;第二组出火孔22;

第二台面3;第三侧壁31;第三组出火孔32;

熄火保护装置4;

炉头本体5;垫片51;第二燃气通道52。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火盖,包括顶盖1、出火孔,所述顶盖1上设有中心通孔13,所述火盖至少包括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21,所述第一侧壁11设于顶盖1外周缘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一侧壁11的外缘设有环绕第一侧壁11的第一台面2,所述第二侧壁21设于第一台面2外周缘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台面2的水平高度位于顶盖1之下,所述第一侧壁11上、顶盖1和第一台面2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组出火孔12,所述第二侧壁21上设有第二组出火孔22。所述顶盖1、第一台面2、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21一体成型。多层火盖的设计可以避免因增大燃具的加热面积使灶具体积增大,设置至少两组的出火孔,可加大加热面积,使锅底受热更加均匀,使烹饪时间减少,使燃烧更加充分,也节约了燃气消耗,减少火盖体积。

如图1和图3所示,相邻两组出火孔中位于水平高度较高一组出火孔的单孔面积小于水平高度低的出火孔的单孔面积。相邻两组出火孔中位于水平高度较高一组出火孔总面积小于位置较低一组出火孔总面积。位于水平高度较高一组出火孔的单孔面积或总面积小,使水平高度较高出火孔为小火,使局部区域空气流速增大,使水平高度较高一组出火孔的火力更强,可防止被风吹灭,影响使用。

相邻两组出火孔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10mm。下方的出火孔与锅底距离偏大,上方的出火孔与锅底距离偏小,这种设计可保证不同高度出火孔的火焰的外焰部分与锅底充分接触。如果相邻两组出火孔距离小于1mm,不利于火焰与空气接触,充分发挥外焰温度最高的作用,因此过小的距离使燃烧温度不高,也因火焰与锅底的接触面积过小不利于均匀加热,若相邻两组出火孔距离大于10mm会,且距离过大会使下层出火孔内的火焰与锅底接触空间过大从而容易烫伤用户,下层出火孔的火焰不能与锅底充分接触,降低加热效果,也同时造成燃气的浪费。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火盖还设有熄火保护装置4,所述第一台面2或顶盖1设有用于安装熄火保护装置4的避让孔。当火焰被风、汤水等原因意外熄灭时,熄火保护装置会自动关闭气源,避免引起燃气泄漏。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所述火盖还包括第二台面3和第三侧壁31,所述第二台面3设于第二侧壁21的外围,且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台面2,所述第三侧壁31设于第二台面3外周缘且向下延伸,所述第三侧壁31上设有第三组出火孔32。

所述顶盖1、第一台面2、第二台面3、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21和第三侧壁31一体成型。

实施例3

所述火盖还包括第三台面(图中未示出)和第四侧壁(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台面(图中未示出)设于第四侧壁(图中未示出)的外围,且水平高度低于第二台面3,所述第四侧壁(图中未示出)设于第三台面(图中未示出)外周缘且向下延伸,所述第四侧壁(图中未示出)上设有第四组出火孔(图中未示出),所述顶盖1、第一台面2、第二台面3、第三台面、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21、第三侧壁31和第四侧壁(图中未示出)一体成型。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一种燃气灶,包括炉头本体5和火盖,所述顶盖1与第一侧壁11相邻位置还设有内壁14,所述内壁14与第一侧壁11之间,以及相邻侧壁之间形成与出火孔联通的第一燃气通道15,炉头本体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燃气通道15对应的第二燃气通道52,第一燃气通道15与第二燃气通道52导通。燃气灶不需要再设置分火器。火盖与炉头本体5之间形成燃气通道,燃气通道可改变气流走向,其气流更加均匀,从而使火焰更加均匀。可以使燃气与空气接触面积更大,从而燃烧更充分,也节约了能耗,此外散热效果更好,避免炉头组件或熄火保护装置4温度过高,提高灶具使用周期,散热更快也避免用户接触炉头组件从而烫伤。

炉头本体5与火盖之间设置垫片51。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