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燃烧器和预混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0045发布日期:2019-07-06 11:57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预混燃烧器和预混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燃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混燃烧器和预混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的商用燃气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连接可燃气体燃烧的,另一种是先将可燃气体和空气预混,然后通入预混燃气灶内燃烧的,前者主要是家庭使用;后者主要应用于食堂、餐馆、酒店及食品加工厂等场所,其特点是功率大,加热快,回火快。

目前常用的预混燃气灶中,有一种燃烧器是其中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它的结构是,在炉头内放置一分火器,而分火器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喷气口,经预混的可燃气体从炉头中经该喷气口喷出;在分火器的旁侧设置有侧点火装置或者其它常明火装置,用于引燃从喷气口中喷出的可燃气体。

上述结构的预混燃烧灶,由于可燃气体是从分火器的内壁向外喷出,而且可燃气体是经空气预混的,因此,存在一个问题是,当调节到最低档或较低档,想要使用小火来进行煎、炸、慢煮等烹饪工艺时,可燃气体经常会因空燃比过大而导致部分或全部喷气口熄灭,难以实现小火烹饪,无法满足用户的多种烹饪需求。而如果为了保持调节到小火时喷气口不会熄灭而减小空燃比,又会使得在使用大火时,由于空燃比过小而造成燃烧不充分,增加积炭甚至发生爆燃,从而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预混燃烧器和预混燃气灶,其既可以方便地使用小火,在使用大火时也可使燃烧更充分,以增强用户使用体验,增加产品的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和密封盖,所述炉头呈钵状且具有圆柱状内腔,所述分火器整体呈圆筒形并适于可拆卸地容置于所述圆柱状内腔中,所述密封件盖合于所述炉头的上方并固定所述分火器;

所述炉头底部的中央设置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处设置有一辅助燃烧装置;

所述辅助燃烧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向上延伸的燃烧部,所述燃烧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口,多个所述第二出气口分别穿过所述连接部后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通;

所述分火器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喷气口,所述喷气口正对所辅助燃烧装置。

优选地,所述辅助燃烧装置的连接部的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气口,所述多个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多个第二出气口一一对应地连通。

优选地,所述燃烧部大致呈圆台状,所述多个第二出气口呈倾斜设置,且对准一部分所述喷气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气口的数量为6~12个。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设置有螺纹,其与所述炉头的上部旋合转接。

优选地,所述炉头的内腔底部还设置有若干环形排列的第三出气口,所述若干第三出气口位于一平整的接合面上,所述分火器的下端面适于与所述接合面气密性贴合,且所述分火器的外侧壁适于与所述炉头的内部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分火器自其下端面在侧壁内设置有沿母线方向伸延的若干第三进气口,所述分火器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圈周向设置的切槽,所述切槽与所述第三进气口贯通,形成所述喷气口。

优选地,所述分火器主要由若干环形垫圈层叠而成,所述环形垫圈包括具有若干环形排列的u形缺口的第一垫圈和无缺口的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与第二垫圈交错层叠,并使各所述第一垫圈的所述u形缺口对齐,形成所述喷气口。

其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混燃气灶,包括灶头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置于所述灶头内,所述燃烧器上述预混燃烧器,且所述燃烧器设置有用于点燃所述燃烧器的侧点火装置,所述侧点火装置正对所述辅助燃烧装置。

优选地,所述预混燃气灶的底部与一主管道连接,该主管道内通有预混后的可燃气体,所述可燃气体适于依次经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进入所述辅助燃烧装置,并经所述第二出气口喷出燃烧;且所述可燃气体适于依次经所述第三出气口和第三进气口进入所述分火器,并经所述喷气口喷出燃烧;且所述可燃气体适于经所述侧点火装置喷出燃烧,并点燃所述燃烧器和辅助燃烧装置。

相比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在炉头底部的中央设置第一出气口,并在该第一出气口处设置有一辅助燃烧装置,同时,在辅助燃烧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口,并使该第二出气口正对分火器的喷气口,这样,在调节到小火档位时,虽然喷气口处的可燃气体空燃比会明显变大,但第二出气口处的可燃气体的空燃比基本无变化,因此能保持正常的燃烧,而由于辅助燃烧装置位于炉头底部的中央,其喷射出的火焰可以将喷气口处空燃比较大的可燃气体点燃,实现辅助燃烧,从而可以在小火档位保持不灭,用户在使用燃气灶时,可以方便地使用小火,而且安全可靠,大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产品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中预混燃烧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预混燃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中辅助燃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中分火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分火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二中分火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分火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分火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三中预混燃气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混燃烧器100,用于燃烧经预混的可燃气体,它主要包括炉头10、分火器20和密封盖30,所述炉头10呈无盖的钵状且具有圆柱状内腔,所述分火器20整体呈圆筒形并能够可拆卸地容置于所述圆柱状内腔中,所述密封件30盖合于所述炉头10的上方并固定所述分火器20,同时可以防止可燃气体从分火器20与炉头10之间的间隙处漏出。

所述炉头10底部的中央设置有第一出气口11,所述第一出气口11处设置有一辅助燃烧装置40;所述分火器20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喷气口21,所述喷气口21正对所辅助燃烧装置40。

参照图3所示,上述辅助燃烧装置40包括与第一出气口11连接的连接部41和自该连接部41向上延伸的燃烧部42。所述燃烧部42大致呈圆台状,沿圆台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口43,该多个所述第二出气口43分别穿过所述燃烧部42和连接部41后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1相连通。上述多个第二出气口43呈倾斜设置,且对准一部分所述喷气口21,使得当可燃气体在第二出气口43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可以引燃喷气口21处的可燃气体。

为便于拆装,上述辅助燃烧装置40通过设置在连接部41的螺纹411与第一出气口11相连接。旋紧后,也可以防止可燃气体从辅助燃烧装置40与第一出气口11之间的间隙漏出。

同理,上述密封盖30也采用螺纹31与炉头10的上部旋合连接,以增强气密性。

辅助燃烧装置40上的第二出气口43均为圆孔,为保证从该圆孔处出来的可燃气体的空燃比在调到小火档位时仍然可以正常燃烧,该第二出气口43的数量不宜过多,以6-12个为宜,本实施例优选为8个,一方面考虑到孔径,另一方面,由于辅助燃烧装置40的体积受到限制,如果开孔过多,孔径必然较小,会影响辅助燃烧的火焰。如果开孔过少,引燃点就少,达不到最佳的辅助燃烧效果。

为进一步增强辅助燃烧效果,本实施例的辅助燃烧装置40的连接部41的端面设置有相同数量的第二进气口44(本实施例为8个,在其它实施例中,若第二出气口43为6-12个,该第二进气口44也为6-12个),这些第二进气口44与上述多个第二出气口43一一对应地连通。由于第二进气口44直接与第一出气口11连通,因此,从每个第二出气口43中喷出的可燃气体,压力都相同,因此燃烧也更稳定,火焰大小也基本一致,辅助燃烧更可靠,从而可以使本实施例的预混燃烧器100的火焰更均匀。

请再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炉头10的内腔底部还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第三出气口12,这些第三出气口12位于一个平整的接合面13上,相应地,分火器20的下端面22也是一个平整的表面,当分火器20安装在炉头10内时,分火器20的下端面22能够与该接合面13保持气密性贴合,防止可燃气体从该下端面22与接合面13之间漏出。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分火器20自其下端面22起,在侧壁内设置有沿母线方向延伸的若干个第三进气口23,同时,分火器20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圈沿周向设置的切槽24,该切槽24与上述第三进气口23贯通,形成若干个所述喷气口21,可燃气体即可经第三出气口12、第三进气口23后,从喷气口21处喷出燃烧。

此外,本实施例的分火器20还在下端面22设置一圈环形缺口25,该环形缺口25用于避让上述第三出气口12,且该环形缺口25与第三进气口23相连通,这样,一方面在安装分火器20时无需将第三出气口12与第三进气口23对准,另一方面,经预混的可燃气体从第三出气口12进入上述环形缺口25后,可以进一步混合,再分别经上述若干第三进气口23进入喷气口21燃烧。

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喷气口21都是一条独立的气源通道,即便意外出现回火情况,也不会发生爆炸,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实施例二:

参照图6~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混燃烧器,该燃烧器的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的分火器20’主要由若干片环形垫圈层叠而成,该环形垫圈有两种,一种是具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u形缺口211’的第一垫圈21’,另一种是普通的无缺口的第二垫圈22’,第一垫圈21’与第二垫圈22’交错层叠,并使各第一垫圈21’的所述u形缺口211’对齐。每1~2片第一垫圈21’夹住1~2片第二垫圈22’,每1~2片第二垫圈22’夹住1~2片第一垫圈21’,……如此层叠,形成一个大致呈圆筒状的分火器20’。最后,通过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将所有环形垫圈固定,形成本实施例的预混燃烧器。

优选地,上述分火器20’也具有若干个第三进气口23’,而且每一个第三进气口23’均与一个u形缺口211’相连通,这样,每一个u形缺口211’处就形成一个所述喷气口21,且当各u形缺口211’对齐时,各喷气口21在分火器20’的内壁上呈整齐排列状态。

本实施例的分火器20’的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分火器,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都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每个喷气口21都具有一条独立的气源通道,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

实施例三:

结合图1、2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混燃气灶200,其包括灶头(未图示)和燃烧器,该燃烧器设置于灶头的中心,本实施例的燃烧器采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中所述的预混燃烧器100,且在该燃烧器的旁侧设置有用于点燃燃烧器的侧点火装置300,并且该侧点火装置300正对着燃烧器内的辅助燃烧装置40。

具体地,所述预混燃气灶200的底部与一主管道400连接,该主管道400内通有预混后的可燃气体,所述可燃气体依次经第一出气口11和第二进气口44进入所述辅助燃烧装置,并经所述第二出气口43喷出燃烧,形成辅助燃烧火焰。同时,所述可燃气体依次经所述第三出气口12和第三进气口23进入所述分火器20,并经所述喷气口21喷出燃烧,形成主火焰。此外,所述可燃气体还通过一副管道500经所述侧点火装置300喷出燃烧,形成常明火,并点燃所述燃烧器100和辅助燃烧装置40。

当调节本实施例的预混燃气灶200到小火档位时,分火器20内的可燃气体压强变小,在喷气口21处的空燃比变大,可能达不到着火点,导致部分喷气口熄灭。此时,由于增加了辅助燃烧装置40,其独立位于燃烧器100的中央位置,而且可燃气体从第二出气口43喷出时空燃比基本不变,因此可以正常燃烧,而且其产生的辅助燃烧火焰可以引燃喷气口21处已经熄灭的可燃气体,从而使主火焰保持正常燃烧而不致熄灭。因此,不论是在大火档位还是小火档位,本实施例的预混燃气灶200均可以正常燃烧,且火焰稳定,便于用户使用各种烹饪工艺制作各种美食。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在炉头底部的中央设置第一出气口,并在该第一出气口处设置有一辅助燃烧装置,同时,在辅助燃烧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口,并使该第二出气口正对分火器的喷气口的技术方案,在调节到小火档位时,虽然喷气口处的可燃气体空燃比会明显变大,但第二出气口处的可燃气体的空燃比基本无变化,因此能保持正常的燃烧,而由于辅助燃烧装置位于炉头底部的中央,其喷射出的火焰可以将喷气口处空燃比较大的可燃气体点燃,实现辅助燃烧,从而可以在小火档位保持不灭,用户在使用燃气灶时,可以方便地使用小火,而且安全可靠,大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产品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