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7411发布日期:2020-04-14 20:42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风道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烟风道工程是专业工程中重要部分,以往烟风道安装采用钢筋棍固定,将钢筋棍放到洞口角部位置,作为烟风道固定受力点,将烟风道放置洞口上方。这种安装固定方式比较简单,而且能够快速地将烟风道安装于洞口上。但是,根据图集规定烟风道的自重平均值为35kg/m,集中荷载较大,再者洞口边缘由于其结构特性,承受压力的能力差,钢筋棍固定受力面积小,混凝土楼板局部承受压力过大,从而对楼板产生裂缝现象,增加后期修补费用。钢筋棍固定烟风道不牢固,极易产生脱落现象,发生安全事故;而且比较容易倾倒、滑落,易发生预制烟风道的破损,增加施工及后期维护成本。

因此,亟需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其能够使楼板受力均匀,避免载荷集中带来的危害。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混凝土楼板预留有洞口,所述洞口作为烟风道的安装点,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截面形状为“l”型,所述洞口的至少两个内壁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第一侧板固定于所述洞口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所述洞口的内壁上,烟风道放置于所述洞口处,所述烟风道的底边抵压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侧板上。

作为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通过至少两个所述膨胀螺栓固定于所述洞口的内壁上。

作为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洞口的相邻两个内壁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架。

作为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洞口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架。

作为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洞口的所有内壁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架。

作为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二侧板上靠近所述烟风道的一侧设置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烟风道的内部。

作为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止挡件焊接于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二侧板上。

作为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止挡件为φ6钢筋。

作为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为φ3角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烟风道放置于支撑架上,由支撑架来支撑烟风道,支撑架靠膨胀螺栓固定于洞口的内壁上,烟风道的重力均匀地传递于支撑架上,支撑架的第一侧板的底边抵压于洞口的内壁上,以此来承受来着烟风道的重力,膨胀螺栓主要受向外的拉力,而不是向下的拉力。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将烟风道的重力均匀地分布于洞口的内壁上,避免载荷集中给混凝土楼板带来的危害,能够有效地保证楼板的完整性,杜绝后期施工的修补问题。可有效避免由于固定不牢固而发生的倾倒、脱落,造成的烟风道的损坏,产生不必要的材料费用。

再者,止挡件可以对烟风道进行限位止挡,更好地保证了烟风道安装后的牢固性,止挡件起到了良好的防滑功能,为安装与预先固定带来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风道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2、膨胀螺栓;3、止挡件;10、内壁;20、烟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烟风道安装系统,混凝土楼板预留有洞口,洞口作为烟风道20的安装点,烟风道安装系统包括支撑架1。

支撑架1的截面形状为“l”型,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为φ3角钢,角钢边宽30mm,边厚3mm。

洞口的至少两个内壁10上设置有支撑架1,支撑架1的第一侧板11固定于洞口的内壁10上,支撑架1通过膨胀螺栓2固定于洞口的内壁10上,烟风道20放置于洞口处,烟风道20的底边抵压于支撑架1的第二侧板12上。

具体地,支撑架1通过至少两个膨胀螺栓2固定于洞口的内壁10上。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个,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三个、四个等等,具体数量根据烟风道20的尺寸及洞口的尺寸决定,如果洞口的尺寸较大,需要的支撑架1较长则采用更多的膨胀螺栓2进行固定,将支撑架1所承受的压力分散到更多的膨胀螺栓2上,减小单个膨胀螺栓2所承受的力,避免膨胀螺栓2应力集中而损坏楼板。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洞口的相邻两个内壁10上均设置有支撑架1,烟风道20放置于支撑架1上后,会向未设置支撑架1的方向倾斜,抵压于洞口的其他内壁10上,烟风道20并不会倾倒。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洞口相对的两个内壁10上均设置有支撑架1;或洞口的所有内壁10上均设置有支撑架1。

支撑架1的第二侧板12上靠近烟风道20的一侧设置有止挡件3,止挡件3位于烟风道20的内部,止挡件3焊接于支撑架1的第二侧板12上,止挡件3为φ6钢筋。止挡件3可以连续设置于第二侧板12上,可以间隔设置于第二侧板12上。止挡件3止挡于烟风道20的内部侧壁,可以避免烟风道20从支撑架1上滑脱。

烟风道20放置于支撑架1上,由支撑架1来支撑烟风道20,支撑架1靠膨胀螺栓2固定于洞口的内壁10上,烟风道20的重力均匀地传递于支撑架1上,支撑架1的第一侧板11的底边抵压于洞口的内壁10上,以此来承受来着烟风道20的重力,膨胀螺栓2主要受向外的拉力,而不是向下的拉力。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将烟风道20的重力均匀地分布于洞口的内壁10上,避免载荷集中给混凝土楼板带来的危害,能够有效地保证楼板的完整性,杜绝后期施工的修补问题。可有效避免由于固定不牢固而发生的倾倒、脱落,造成的烟风道20的损坏,产生不必要的材料费用。

再者,止挡件3可以对烟风道20进行限位止挡,更好地保证了烟风道20安装后的牢固性,止挡件3起到了良好的防滑功能,为安装与预先固定带来了便捷。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