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锅炉排烟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2262发布日期:2020-05-26 18:02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锅炉排烟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烟管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锅炉排烟管道。



背景技术:

排烟管道排烟的目的是将室内的烟尘通过抽风机械排到室外,由于烟尘经常粘在管道上,排烟管道需要经常清洗,排烟管道应用范围很广,包括酒店,工厂等等。

现有的排烟管只具有排烟这一项基础的功能,同时在进行清洗时需要将整个管道系统进行清洁处理,费时费力,最后,对于现有的排烟口处没有设计任何把关形式的过滤结构,长久使用会造成一部分大颗粒烟尘进入到空气中,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锅炉排烟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锅炉排烟管道,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锅炉排烟管道,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且三个管道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表面开设有槽体,且槽体内嵌设有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延伸到槽体外的部分缠绕设置在锅炉的外壁位置,并在该循环管道两端配套设置有水泵,所述第二管道的底端焊接有底座,所述第三管道的管口端焊接有管帽,所述管帽的底端位于第三管道内的位置设有滤网,且滤网与管帽之间通过设置螺纹杆连接,所述滤网包括连接件和若干网片,所述若干网片均匀分布在连接件的四周,并在网片的一端通过设置扭转弹簧与连接件连接,所述网片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滤孔,且网片的两侧与相邻网片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连接母端和连接子端。

优选的,所述槽体为螺旋形结构,且槽体的内壁设为弧形面,所述槽体的深度为2-5cm。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道为涡流形结构的管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分别与第二管道的中心和一端连接,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三管道之间形成垂角。

优选的,所述管帽与第三管道的管口之间的间距为5-10cm,且管帽为圆锥形的空心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与管帽内壁的中心和连接件的中心螺纹连接,所述滤网为圆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网片的连接母端与相邻网片的连接子端相互契合,且位置对应,所述网片表面开设的若干滤孔直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一管道,由于第一管道是整个排烟管道的进烟管口,温度较高,为避免热量浪费,在第一管道的表面设置循环管道,冷水在第一管道表面被加热后形成的热水对锅炉起到初级的保温作用,实现了能源的再次利用,实用性较强;

2、本实用新型对整个排烟管道采用分段式的管道设置,第二管道呈涡流状,可对绝大部分的烟尘进行阻挡,使其堆积在第二管道的管壁内,方便进行拆卸清洗,避免对整段管道进行清洁作业,从而降低了劳动成本;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滤网结构,若干网片形成圆锥形结构,与第三管道的管壁接触,对出口端的烟尘起到最终的过滤作用,同时整个滤网可以与管帽一同拆卸,在用一平面内,若干网片可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从而使整个滤网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提高了滤网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锅炉排烟管道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锅炉排烟管道的第一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锅炉排烟管道的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锅炉排烟管道的网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第三管道;4、管帽;5、底座;6、螺纹杆;7、滤网;71、连接件;72、网片;8、槽体;9、滤孔;10、连接母端;11、连接子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锅炉排烟管道,包括管道主体,管道主体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以及第三管道3,且三个管道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第一管道1的表面开设有槽体8,且槽体8内嵌设有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延伸到槽体8外的部分缠绕设置在锅炉的外壁位置,并在该循环管道两端配套设置有水泵,该处的槽体8对循环管道起到限位作用,

第二管道2的底端焊接有底座5,第三管道3的管口端焊接有管帽4,管帽4的底端位于第三管道3内的位置设有滤网7,且滤网7与管帽4之间通过设置螺纹杆6连接,滤网7包括连接件71和若干网片72,若干网片72均匀分布在连接件71的四周,并在网片72的一端通过设置扭转弹簧与连接件71连接,网片72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滤孔9,且网片72的两侧与相邻网片72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连接母端10和连接子端11。

如图1所示,槽体8为螺旋形结构,且槽体8的内壁设为弧形面,槽体8的深度为2-5cm。

通过设置的第一管道1,由于第一管道1是整个排烟管道的进烟管口,温度较高,为避免热量浪费,在第一管道1的表面设置循环管道,冷水在第一管道1表面被加热后形成的热水对锅炉起到初级的保温作用,实现了能源的再次利用,实用性较强。

如图1所示,第二管道2为涡流形结构的管体,第一管道1和第三管道3分别与第二管道2的中心和一端连接,在同一平面内,第一管道1和第三管道3之间形成垂角。

对整个排烟管道采用分段式的管道设置,该处的第二管道2呈涡流状,可对绝大部分的烟尘进行阻挡,使其堆积在第二管道2的管壁内,方便进行拆卸清洗,避免对整段管道进行清洁作业,从而降低了劳动成本。

如图1所示,管帽4与第三管道3的管口之间的间距为5-10cm,且管帽4为圆锥形的空心结构。

该处的管帽4起到对第三管帽3管口处的保护作用,避免雨水通过管道汇入到锅炉内。

如图1和3所示,螺纹杆6的两端分别与管帽4内壁的中心和连接件71的中心螺纹连接,滤网7为圆锥形结构。

如图3和4所示,网片72的连接母端10与相邻网片72的连接子端11相互契合,且位置对应,网片72表面开设的若干滤孔9直径相等。

通过设置的滤网7结构,若干网片72形成圆锥形结构,与第三管道3的管壁接触,对出口端的烟尘起到最终的过滤作用,同时整个滤网7可以与管帽4一同拆卸,在用一平面内,若干网片72可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从而使整个滤网7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提高了滤网7使用的灵活性。

工作原理:锅炉的排气口连接第一管道1,由于第一管道1是整个排烟管道的进烟管口,温度较高,为避免热量浪费,在第一管道1的表面设置循环管道,循环管道嵌入到槽体8内,冷水在第一管道1表面被加热后形成的热水对锅炉起到初级的保温作用,

然后烟气进入到第二管道2内,由于该处的第二管道2呈涡流状,可对绝大部分的烟尘进行阻挡,使其堆积在第二管道2的管壁内,方便进行拆卸清洗,

由于在管口处设置的滤网7结构,若干网片72形成圆锥形结构,与第三管道3的管壁接触,对出口端的烟尘起到最终的过滤作用,同时整个滤网7可以与管帽4一同拆卸,若干网片72可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从而使整个滤网7结构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此时网片72的连接母端10与相邻网片72的连接子端11相互契合,根据其契合的深度从而改变滤网7底端口径的大小,烟气过滤后从第三管道3与管帽4之间的位置排出,管帽4避免雨水进入到管道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