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炉烟气集中排放、再循环低氮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1113发布日期:2020-05-22 21:3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多炉烟气集中排放、再循环低氮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炉烟气集中排放、再循环低氮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锅炉的烟气再循环低氮燃烧(低氧燃烧的一种)工艺,是从锅炉烟气出口引一路烟气送回锅炉一次风或二次风入口,引回的烟气再次参与燃烧,从而使锅炉低氧燃烧,减少了烟气中的氧含量从而降低排放的粉尘、so2、nox的排放折算值。但在多台锅炉一座烟囱集中排放时,在有冷备炉和热备炉的工况下,存在冷备炉、热备炉会向烟囱窜风的问题。

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折算规定:,式中:为大气污染物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mg/m3为实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为基准氧含量;为实测氧含量。

从上面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折算公式可以得出,要想排放折算值减小,一是实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要小,即实测ρ值要小,二要实测的氧含量要小,若运行中的锅炉引风机出口氧含量不超标,但烟囱监测点氧含量超标,说明烟道系统有明显漏风。现有技术不能解决窜风问题从而导致氧含量超标并使污染物排放值超标,也不能解决热备炉的残余烟气同时也需要排出的热备工艺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并提供一种多炉烟气集中排放、再循环低氮燃烧装置,它能解决排放烟气中氧含量超标问题,以最低的代价实现nox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炉烟气集中排放、再循环低氮燃烧装置,由n组锅炉、除尘器、引风机、鼓风机或二次风机、再循环烟道、残余烟气引出烟道、残余烟气引回烟道及一个共用的锅炉汇集烟柜、残余烟气汇集烟道、烟囱组成,其中n≥2,每组锅炉烟气出口和除尘器入口之间的烟道上设置第一氧含量检测表,每组除尘器出口与引风机入口连接,每组引风机出口与共用的锅炉汇集烟柜连接,锅炉汇集烟柜上方连接烟囱,每组引风机出口与锅炉汇集烟柜之间的烟道上设置第二氧含量检测表和烟道阀门,每组引风机出口与烟道阀门之间的烟道一侧连接每组再循环烟道一端,每组再循环烟道另一端连接每组鼓风机或二次风机的t型进风口一路,t型进风口另一路为新鲜空气入口,每组鼓风机或二次风机出口与每组锅炉连接,每组再循环烟道一端设置再循环烟道阀门,每组再循环烟道上设置再循环风机,每组再循环风机入口前设置止回阀,每组除尘器和引风机之间位置设置共用的残余烟气汇集烟道一个,残余烟气汇集烟道一侧连接每组残余烟气引出烟道一端,每组残余烟气引出烟道另一端与每组除尘器和引风机入口之间烟道一侧连接,每组残余烟气引出烟道上设置残余烟气引出烟道阀门,残余烟气汇集烟道另一侧连接每组残余烟气引回烟道一端,每组残余烟气引回烟道另一端连接在每组再循环烟道阀门与止回阀之间的再循环烟道一侧,每组残余烟气引回烟道上设置残余烟气引回烟道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实现了低氮燃烧,降低了烟气中的氧含量,降低了nox、so2、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值;

2、解决了引出热备炉残余烟气的问题;

3、解决了系统窜风的问题,包括冷备炉向生产炉窜风、冷备炉向烟囱窜风,热备炉向烟囱窜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多炉烟气集中排放、再循环低氮燃烧装置,由n组锅炉1、除尘器3、引风机7、鼓风机或二次风机19、再循环烟道13、残余烟气引出烟道5、残余烟气引回烟道15及一个共用的锅炉汇集烟柜10、残余烟气汇集烟道4、烟囱11组成,其中n≥2,每组锅炉1烟气出口和除尘器3入口之间的烟道上设置第一氧含量检测表2,每组除尘器3出口与引风机7入口连接,每组引风机7出口与共用的锅炉汇集烟柜10连接,锅炉汇集烟柜10上方连接烟囱11,每组引风机7出口与锅炉汇集烟柜10之间的烟道上设置第二氧含量检测表8和烟道阀门9,每组引风机7出口与烟道阀门9之间的烟道一侧连接每组再循环烟道13一端,每组再循环烟道13另一端连接每组鼓风机或二次风机19的t型进风口18一路,t型进风口18另一路为新鲜空气入口,每组鼓风机或二次风机19出口与每组锅炉1连接,每组再循环烟道13一端设置再循环烟道阀门12,每组再循环烟道13上设置再循环风机17,每组再循环风机17入口前设置止回阀16,每组除尘器3和引风机7之间位置设置共用的残余烟气汇集烟道4一个,残余烟气汇集烟道4一侧连接每组残余烟气引出烟道5一端,每组残余烟气引出烟道5另一端与每组除尘器3和引风机7入口之间的烟道一侧连接,每组残余烟气引出烟道5上设置残余烟气引出烟道阀门6,残余烟气汇集烟道4另一侧连接每组残余烟气引回烟道15一端,每组残余烟气引回烟道15另一端连接在每组再循环烟道阀门12与止回阀16之间的再循环烟道13一侧,每组残余烟气引回烟道15上设置残余烟气引回烟道阀门14。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氧含量检测表2、第二氧含量检测表8于检测和反馈每台锅炉实际工况,以便调节各处阀门及烟气量,第一氧含量检测表2检测锅炉出口处烟气中的氧含量,第二氧含量检测表8检测整个系统出口处的烟气中的氧含量,两者数值比较可以检测系统的漏风和低氮燃烧的各项性能参数。当n=2时,有2台锅炉,即热备炉和生产炉;当n≥3时,同时存在1台热备炉、1台冷备炉和至少1台生产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关闭冷备炉和热备炉对应的阀门9,可以防止漏风和残余烟气进入烟囱;

冷备炉同时关闭阀门6及阀门14,防止生产炉吸入冷备炉窜出来的风;

热备炉关闭再循环烟道13上的阀门12,打开阀门6及阀门14以便残余烟气的引出;

生产炉关闭残余烟气引出阀门6,打开阀门9,打开残余烟气引回烟道阀门14以便引回热备炉溢出的残余烟气,打开再循环烟道阀门12;

依据第一氧含量检测表2、第二氧含量检测表8的数值,调整各阀门的开度以便调节烟风量,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实验例在海拉尔大雁煤矿的新建锅炉上配套了本实用新型低氮燃烧烟气再循环设备,投入再循环设备之前nox的原始排放值为500多mg,开启再循环设备后nox的排放值降至290~310mg之间,同时so2和粉尘的排放值也均大幅下降,效果非常明显,可以大幅降低脱硫剂和脱硝剂的投入量及运行费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