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挥发性有机气体蓄热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12428发布日期:2020-09-04 15:1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挥发性有机气体蓄热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热燃烧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挥发性有机气体蓄热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蓄热式燃烧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燃烧控制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比较常规燃烧技术,其节能效果可高达40~50%。被国际上称为“燃烧技术的革命”,挥发性有机气体一般为化工厂在生产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主要空气污染物质,这种污染物质一般通过蓄热式燃烧技术将其氧化为二氧化碳与水排入大气中,以达到减轻环境的污染的目的。

如申请号为:cn201720301890.9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挥发性有机气体蓄热燃烧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壳体和连接在其底部的进气管,壳体整体为葫芦形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蓄热燃烧室、收口段和预热部;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和螺旋形预热管,进气管直接通过壳体上的进气口连接螺旋形预热管,螺旋形预热管顶部正对壳体的收口段,并且螺旋形预热管顶部与收口段的底部设有一段不小于5cm的间隙;螺旋形预热管的顶部设有隔渣滤网和耐高温陶瓷透气板;壳体的底部还设有集尘罩,集尘罩底部连接有集渣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蓄热燃烧装置,能够快速燃烧挥发性有机气体,并且及时收集其燃烧后产生的胶黏状废渣。

现有蓄热式燃烧装置的空气和废气的混合气体从一侧的管道中进入蓄热装置内燃烧,由于进入的混合气体未经加热,在进入蓄热燃烧装置内部后装置内部需要消耗一部分热能来对混合气体以及废气进行预热,导致装置内部的加热能力迅速下降,降低了内部的燃烧反应效果,且现有的蓄热室燃烧装置混合气体入口为单一管道,燃烧喷头也只设有一个,使得混合气体进入蓄热燃烧装置内部后分布的不均匀,且仅仅在燃烧喷头附近的混合气体能够充分燃烧并发生反应,距燃烧喷头较远的混合气体往往容易燃烧反应不充分就会被排出蓄热装置的内部,净化效果不理想。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改进型挥发性有机气体蓄热燃烧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挥发性有机气体蓄热燃烧装置,以解决现有蓄热燃烧装置进入的混合气体未经加热,在进入蓄热燃烧装置内部后装置内部需要消耗一部分热能来对混合气体以及废气进行预热,导致装置内部的加热能力迅速下降,降低了内部的燃烧反应效果,且现有的蓄热室燃烧装置混合气体入口为单一管道,燃烧喷头也只设有一个,使得混合气体进入蓄热燃烧装置内部后分布的不均匀,且仅仅在燃烧喷头附近的混合气体能够充分燃烧并发生反应,距燃烧喷头较远的混合气体往往容易燃烧反应不充分就会被排出蓄热装置的内部,净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挥发性有机气体蓄热燃烧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改进型挥发性有机气体蓄热燃烧装置,包括排气管,进气管,燃料管,燃烧喷头,分流喷头;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燃烧炉的顶面;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在燃烧炉侧面的底部;所述燃料管固定连接在安装环的中部;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在燃烧炉内壁的中部;所述燃烧喷头固定连接在安装环的环体内侧;所述分流喷头固定连接在进气管位于燃烧炉内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设有废气蓄热腔,所述进气管穿过废气蓄热腔的顶部并从废气蓄热腔的底部穿出,且进气管穿过废气蓄热腔的部位使用焊接的方式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炉和废气蓄热腔的内壁设有蜂巢式蓄热砖。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喷头为倒置的三角形,且分流喷头的顶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分流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环设有两条,且每条安装环内侧的燃烧喷头的数量为五个,所述燃烧喷头在上下两个安装环内侧为错位分布,且燃烧喷头为倾斜45°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该装置的废气蓄热腔可以将排出该装置内部废气的余热收集,使废气蓄热腔的内部保持一定的温度,当进气管在将混合气体导入到燃烧炉内部的时候,会经过废气蓄热腔,被废气蓄热腔进行预热处理,提升了混合气体进入燃烧炉的基础温度,减少了燃烧炉内部加热废气的温度损耗,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解决了传统蓄热燃烧装置在废气进入蓄热燃烧装置内部后装置内部需要消耗一部分热能来对混合气体以及废气进行预热,导致装置内部的加热能力迅速下降,降低了内部的燃烧反应效果的问题。

其次,该装置的分流喷头可将进入装置的废气均匀的喷入燃烧炉的内部,且燃烧喷头错位和倾斜的设计,使得喷出的火焰能够均匀的将燃烧炉内部的混合气体燃烧反应,提高了内部混合气体的燃烧反应效果,解决了现有蓄热燃烧装置内部废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再者,废气蓄热腔和燃烧炉的内部设有蜂巢式蓄热砖,蜂巢式蓄热砖为一多孔隙陶瓷所构建,利用蜂巢结构的大比表面积与陶瓷的良好热传系数以有效进行高温排气热回收工作,减少了燃烧炉和废气蓄热腔内部的热量的损耗,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料管、安装环和燃烧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b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排气管;2、进气管;3、燃烧炉;4、燃料管;5、安装环;6、燃烧喷头;7、分流喷头;101、废气蓄热腔;701、分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挥发性有机气体蓄热燃烧装置,包括排气管1,进气管2,燃料管4,燃烧喷头6,分流喷头7;排气管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燃烧炉3的顶面;进气管2固定连接在燃烧炉3侧面的底部;燃烧炉3和废气蓄热腔101的内壁设有蜂巢式蓄热砖,蜂巢式蓄热砖为一多孔隙陶瓷所构建,利用蜂巢结构的大比表面积与陶瓷的良好热传系数以有效进行高温排气热回收工作,减少了燃烧炉3和废气蓄热腔101内部的热量的损耗,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燃料管4固定连接在安装环5的中部;安装环5固定连接在燃烧炉3内壁的中部;燃烧喷头6固定连接在安装环5的环体内侧;分流喷头7固定连接在进气管2位于燃烧炉3内的一端;分流喷头7为倒置的三角形,且分流喷头7的顶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分流孔701,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该设计使得分流喷头7可将混合气体均匀的倒入燃烧炉3的内部,使得混合气体在燃烧炉3的内部均匀分布,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其中,排气管1设有废气蓄热腔101,进气管2穿过废气蓄热腔101的顶部并从废气蓄热腔101的底部穿出,且进气管2穿过废气蓄热腔101的部位使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该装置的废气蓄热腔101可以将排出该装置内部废气的余热收集,使废气蓄热腔101的内部保持一定的温度,当进气管2在将混合气体导入到燃烧炉3内部的时候,会经过废气蓄热腔101,被废气蓄热腔101进行预热处理,提升了混合气体进入燃烧炉3的基础温度,减少了燃烧炉3内部加热废气的温度损耗,解决了传统蓄热燃烧装置在废气进入蓄热燃烧装置内部后装置内部需要消耗一部分热能来对混合气体以及废气进行预热,导致装置内部的加热能力迅速下降,降低了内部的燃烧反应效果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

其中,安装环5设有两条,且每条安装环5内侧的燃烧喷头6的数量为五个,燃烧喷头6在上下两个安装环5内侧为错位分布,且燃烧喷头6为倾斜45°设计,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5所示,该设计燃烧喷头6使得喷出的火焰能够均匀的将燃烧炉3内部的混合气体燃烧反应,提高了燃烧炉3内部混合气体的燃烧反应效果,解决了现有蓄热燃烧装置内部废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点燃该装置内部的燃烧喷头6,则两个安装环5内侧的十个燃烧喷头6喷出火焰,进气管2导入入的混合气体,分流喷头7可将由进气管2导入的混合气体均匀的导入到燃烧炉3的内部,使得混合气体在燃烧炉3的内部均匀分布冰杯燃烧喷头6喷出的火焰燃烧反应,反应完成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1排出燃烧炉3的内部,在经过废气蓄热腔101时,废气蓄热腔101将废气的热量收集,并为进气管2内部倒入的混合气体进行升温,提升了混合气体进入燃烧炉3的基础温度,减少了燃烧炉3内部加热废气的温度损耗,燃烧炉3和废气蓄热腔101利用蜂巢结构的大比表面积与陶瓷的良好热传系数以有效进行高温排气热回收工作,减少了燃烧炉3和废气蓄热腔101内部的热量的损耗,实现了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