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室头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36833发布日期:2021-05-04 11:2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烧室头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室头部结构,属于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领域。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不仅是飞机飞行的动力来源,也是促进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代高性能战斗机为了达到高速机动的作战要求,对发动机的推重比要求越来越高,发动机的循环参数也不断提高,总增加比已达到40以上,燃烧室进出口温升已达到1100k以上。

燃烧室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将燃油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燃烧室进出口温升的提高势必造成燃烧室油气比的增加。燃烧室长期处在高温、高压、高应力环境下,油气比的增加极容易出现导流板烧蚀、头部壁面烧蚀等故障,直接造成发动机难以正常工作。

由于燃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燃气会损伤、烧蚀燃烧室头部壁面,因此对燃烧室头部壁面降温十分重要。目前,常规实施方案主要通过设置导流板,从而控制冷却气流流动的形式实现壁面降温,但是,导流板一般位于主燃区,燃烧温度很高,容易损坏导流板,降温效果较差,且成本较高。现有常规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头部101、火焰筒102和导流板103。

专利cn109899831a通过在挡溅盘上设置燃料腔体,在套筒位置设置出油孔,不仅可以取消导流板,还可以通过燃油吸热汽化吸热降低挡溅盘温度。但该专利存在如下问题:(1)将挡溅盘和旋流器整体加工,增加了工艺难度和加工成本;(2)该空腔没有任何导流、整流装置,易造成燃油分布不均匀,进而造成出油孔周向出油不均匀,形成局部燃烧热点;(3)从出口孔进入火焰筒的燃油可能对由喷嘴8进入的燃油造成影响,两级火焰相互干扰。如图5所示,包括:燃烧室头部1、火焰筒2、挡溅板3、腔体31、第一级供油系统4、出油孔5、一级涡流器6、二级涡流器7、喷嘴8。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燃烧室头部结构。

这种燃烧室头部结构,包括旋流器组件和挡溅盘;旋流器组件和挡溅盘组成扇形燃烧室单元,若干个扇形燃烧室单元组成环形燃烧室;旋流器组件位于燃烧室单元扇形区域的中心位置,旋流器组件由第一供油系统、一级旋流器、二级旋流器和文氏管组成;挡溅盘连接旋流器组件的外周并与内环火焰筒和外环火焰筒相连;所述挡溅盘外侧设有第二供油系统,挡溅盘内部设有燃油的外侧通道、过渡通道、内侧通道、出油孔以及空气孔;外侧通道位于挡溅盘内部的远离中心的边缘位置,外侧通道外侧与第二供油系统相连通;内侧通道位于挡溅盘内部的靠近中心的位置,内侧通道为圆环形结构,在内侧通道远离燃烧室头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油孔;过渡通道设于外侧通道和内侧通道之间,外侧通道、过渡通道和内侧通道相互连通,并且过渡通道呈扇叶状布置在内侧通道外周,过渡通道相对于内侧通道具有一定的角度;空气孔设于内侧通道内侧,并且空气孔贯通挡溅盘。

作为优选:旋流器组件中心为第一供油系统,第一供油系统外侧设有一级旋流器,一级旋流器外侧设有二级旋流器,一级旋流器内部设有文氏管。

作为优选:挡溅盘的轴向壁厚为2-4mm,

作为优选:挡溅盘内部的燃油通道的轴向宽度为1-3mm。

作为优选:扇形燃烧室单元之间通过外侧通道互相连通。

作为优选:每个扇形燃烧室单元内设置若干个过渡通道,过渡通道的分布位置相对于旋流器组件成中心对称形式。

作为优选:出油孔直径为0.5-2mm,呈圆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出油孔间隔为5°-36°。

作为优选:空气孔直径为0.5-3mm,呈圆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空气孔间隔为5°-36°。

作为优选:空气孔轴线与出油孔轴线呈锐角。

作为优选:空气孔与出油孔的数量为倍数关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挡溅盘内部的外侧通道、过渡通道以及内侧通道的引流,促进主路燃油在旋流器组件外侧周向均匀分布,通过出油孔的均匀分布可以提升主路燃烧出油均匀性,避免主燃级局部燃烧热点的出现。

2、本发明取消导流板的设置,挡溅盘位于主燃区高温区域,通过设置燃油流道,腔体内的燃油从挡溅盘壁面吸热升高温度汽化,同时降低了挡溅盘壁面温度,防止挡溅盘被烧蚀。

3、本发明设置了空气孔和出油孔,主燃级的燃油汽化后形成燃油蒸汽,与空气孔进入的空气相互掺混,形成半预混燃烧,燃烧温度较低,nox排放减少;且由于燃油和空气分别位于不同的出口,不存在回火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扇形燃烧室单元纵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全环燃烧室截面示意图;

图4为现有常规技术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专利cn109899831a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旋流器组件;11、第一供油系统;12、一级旋流器;13、文氏管;14、二级旋流器;15、套筒;2、挡溅盘;21、第二供油系统;22、外侧通道;23、过渡通道;24、内侧通道;25、空气孔;26、出油孔;3、内环火焰筒;4、外环火焰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燃烧室头部结构,由燃烧室进口过来的气流一部分从燃烧室头部进入火焰筒内部,另一部分从内环火焰筒3和外环火焰筒4上的开孔进入火焰筒内部。其中,从燃烧室头部进入的空气分别从一级旋流器12、二级旋流器14和空气孔25进入火焰筒内部。所述燃烧室头部结构包括旋流器组件1和挡溅盘2。旋流器组件1和挡溅盘2组成扇形燃烧室单元,若干个扇形燃烧室单元组成环形燃烧室。旋流器组件1位于燃烧室单元扇形区域的中心位置,挡溅盘2连接旋流器组件1的外周并与内环火焰筒3和外环火焰筒4相连。旋流器组件1中心为第一供油系统11,第一供油系统11外侧设有一级旋流器12,一级旋流器12外侧设有二级旋流器14,一级旋流器内部设有文氏管13,第一供油系统11可与流通一、二级旋流器的气流组成预燃级扩散火焰。所述挡溅盘2外侧设有第二供油系统21,挡溅盘2内部设有燃油的外侧通道22、过渡通道23、内侧通道24、出油孔26以及空气孔25;外侧通道22位于挡溅盘2内部边缘处,外侧通道22外侧与第二供油系统21相连通;内侧通道24位于挡溅盘2内部靠近中心处,内侧通道24为圆环形,在内侧通道24远离燃烧室头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油孔26,用于燃油蒸汽喷射;过渡通道23设于外侧通道22和内侧通道24之间,用于连接外侧通道22和内侧通道24,过渡通道呈扇叶状布置在内侧通道24外周,过渡通道23相对于内侧通道24具有一定的角度,用于形成燃油的周向运动以便均匀从出油孔流出;空气孔25设于内侧通道24内侧,并贯通了挡溅盘2,从燃烧室头部进来的空气可以直接通过空气孔25进入火焰筒内部。

外侧通道22、过渡通道23和内侧通道24组成挡溅盘2内精心布置的腔体,第二供油系统21喷射出的燃油通过挡溅盘2内部的外侧通道22、过渡通道23以及内侧通道24,均匀地从出油孔26流出,尽可能避免燃烧室内局部热点的形成。由于挡溅盘位于主燃区高温区域,腔体内的燃油可以吸收挡溅盘壁面的热量而汽化,从而降低挡溅盘表面温度。经过汽化的燃油密度减小、粘性降低,可与空气孔流出的空气形成主燃级半预混火焰,同时由于空气孔25与出油孔26轴线方向呈锐角,因此能加强空气与燃油蒸汽之间的相互掺混,使油气混合更加均匀。不仅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排放,还能有效避免回火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挡溅盘2的壁厚可以为2-4mm,挡溅盘2内空腔体(燃油通道)的轴向宽度为1-3m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挡溅盘内部的外侧通道22为不规则形状,外侧与第二供油系统21相连通,不同扇形燃烧室单元之间互相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单个扇形燃烧室单元内过渡通道可布置多个,分布位置相对于旋流器组件1成中心对称形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挡溅盘内部的出油孔26直径为0.5-2mm,呈圆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出油孔26间隔为5°-36°;空气孔25直径为0.5-3mm,呈圆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空气孔25间隔为5°-36°;空气孔轴线与出油孔轴线呈锐角,以加强燃油和空气之间的掺混;空气孔与出油孔的数量为倍数关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