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组合燃烧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0802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锅炉组合燃烧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锅炉组合燃烧室结构,主要由前水盒(1)、中间隔档水盒(2)、侧炉箅(3)、水平炉箅(4)、射流烟道(5)、第一层L形换热水盒(6)及配风降尘室(7)几部分组成。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形成组合燃烧室结构,可以达到正烧、侧烧及反烧的效果,提升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专利说明】
锅炉组合燃烧室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民用固体燃料热水锅炉的正烧、反烧、侧烧等多向燃烧室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民用采暖炉具市场基本存在两种燃烧室方式-正烧燃烧室结构及反烧结构; 正烧方式一般只适用于无烟型煤等燃料,燃烧烟煤等高挥发份燃料时,效率低,排放高;反 烧方式则适用于烟煤等高挥发份燃料,在使用无烟型煤等类型燃料时,燃烧效果较差甚至 无法正常燃烧。市场亟需一种能够适应不同燃料且污染物排放较低的燃烧室结构形式。

【发明内容】

[0003] 根据【背景技术】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由前水盒(1 )、中 间隔挡水盒(2)、侧炉箅(3)、水平炉箅(4)、射流烟道(5)、第一层L形换热水盒(6)及配风降 尘室(7)组成的燃烧室结构。配风降尘室及水平炉箅组成的燃烧室为正烧方式;前水盒、中 间隔挡水盒组成的燃烧室,使燃料加温过程形成的烟气向射流烟道流动,形成反烧方式;由 侧炉箅向射流烟道形成的烟气燃烧为侧烧结构。使得燃料在燃烧室内形成"多向(正向、侧 向及反向)一道(射流烟道)"组合燃烧。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锅炉组合燃烧室结构,主要由前水盒(1)、中间隔档水盒(2)、侧炉箅(3)、水平 炉箅(4)、射流烟道(5)、第一层L形换热水盒(6)及配风降尘室(7)几部分组成。
[0005]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 水平炉箅与配风降尘室形成的燃烧区域为正烧区域,保证了燃料底层向上的充分燃 烧,形成正烧方式; 2、 前水盒及中间隔档水盒与射流烟道形成了的燃料在燃烧室的反烧形式; 3、 侧炉箅及射流烟道使得燃烧在燃烧室内形成侧面燃烧方式; 4、 正烧、反烧及侧烧使得燃烧室内的燃料得到各角度的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降低 污染物排放。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_前水盒、2-中间隔档水盒、3-侧炉箅、4-水平炉箅、5-射流烟道、6-第一层L形换 热水盒、7-配风降尘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由图1示出,一种新型锅炉"多向一道"组合燃烧室结构,主要由前水盒(1)、中间隔 档水盒(2)、侧炉箅(3)、水平炉箅(4)、射流烟道(5)、第一层L形换热水盒(6)及配风降尘室 (7)几部分组成。
[0008]前水盒(1)与中间隔挡水盒(2)、侧炉箅(3)以及水平炉箅(4)连接组成燃料储存及 燃烧室空间;第一层L形换热水盒(6)与配风降尘室(7)形成燃烧室后的流道。组成水平炉箅 (4)与配风降尘室(7)形成的燃烧区域为正烧燃烧方式,保证了底层燃料的充分燃烧;前水 盒(1)及中间隔档水盒(2)与射流烟道(5)形成的燃烧室区域为反烧形式;侧炉箅(3)及射流 烟道(5)使得燃料在燃烧室内形成侧烧方式;本发明"多向一道"燃烧室内的燃料经过正烧、 反烧及侧烧多种方式的组合,得到各角度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0009]通过同一种燃料采用该新型炉具与传统炉具燃烧对比,采用热量表计量,测试得 出新型炉具的热效率要高出传统产品40-50%。
【主权项】
1. 一种锅炉组合燃烧室结构,主要由前水盒(1)、中间隔档水盒(2)、侧炉箅(3)、水平炉 箅(4)、射流烟道(5)、第一层L形换热水盒(6)及配风降尘室(7)几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水 平炉箅(4)与配风降尘室(7)形成正烧燃料区域;前水盒(1)及中间隔档水盒(2)与射流烟道 (5)形成的反烧燃烧区域;侧炉箅(3)及射流烟道(5)组成燃料在燃烧室内的侧烧燃烧区域; 燃烧室内的燃料经过正烧、反烧及侧烧区域的组合燃烧。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组合燃烧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上述结构形成的 燃烧室,具备从前水盒(1)与中间隔挡水盒(2)之间的通道、水平炉箅(4)及侧炉箅(3)三个 方向同时进风产燃烧的性能,燃烧后的烟气流向射流烟道(5)。
【文档编号】F24H9/18GK106091388SQ201610588933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5日 公开号201610588933.6, CN 106091388 A, CN 106091388A, CN 201610588933, CN-A-106091388, CN106091388 A, CN106091388A, CN201610588933, CN201610588933.6
【发明人】杨德山
【申请人】杨德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