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用蜂窝状型煤常压锅炉给煤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817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用蜂窝状型煤常压锅炉给煤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用于生活、生产及建筑取暖燃用蜂窝状型煤的常压蒸汽、热水锅炉的机械给煤和排渣装置。是属于常压锅炉领域。
燃用蜂窝状型煤热效率高、污染少,但由于一直未能解决型煤的机械给煤、排渣问题,所以,一直仅用于家庭和炊事炉灶,其加煤和排渣仍靠手工操作。用于生产、取暖等较大一点容量而受到限制。目前,简单可行的燃用蜂窝状型煤的机械给煤、排渣装置未见报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常压锅炉的可燃用蜂窝状型煤,实现机械给煤、排渣的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给煤排渣装置包括给煤车11、给煤导轨5、给煤手柄9、推煤手柄8、推煤板10;端部装有给煤、推煤手柄的给煤车位于设置在锅炉本体两侧并由炉体内延伸到炉体外的两条给煤导轨之间,给煤车端部下面设有位于转动轴两端置于导轨槽内的滚动轮6。为框式结构的给煤车端部固定有管式给煤手柄,推煤手柄置于给煤手柄管中,可在给煤车内作前、后推、拉运动。
推煤板固定连接于推煤手柄前端,可在给煤车内作前后运动。导轨是立式槽型结构,两槽相对,滚动轮置于槽内可沿导轨方向滚动。导轨位于炉排上方至少两块型煤高度,给煤车内宽为至少两块型煤的宽度,长度可放置1块至数块型煤。
给煤车的底板可兼作排渣压板使用。
前述的给煤排渣装置,其推煤板位于给煤车内,与推煤手柄前端固定连接。给煤车宽度为2块以上型煤宽度,长度为至少放置1块型煤宽度。给煤导轨凹槽面相对的立式槽型结构位于炉排上方至少两块型煤的高度。
采用本技术方案,以一种简单实用的方式,解决了蜂窝状型煤的机械给煤、排渣。此机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廉,运行不需维护。可向燃烧室大容量供煤,为制造大中型用于生活、生产、建筑取暖用锅炉提供了保证。本实用新型技术可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具有明显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燃烧室;3.炉膛;4.冷渣室;5.给煤导轨;6.滚动轮;7.排渣压板;8.给煤手柄;9.推煤手柄;10.推煤板;11.给煤车;12.给煤车端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将型煤至少2块分至少1排一字排开于给煤车11内,推动给煤手柄9,给煤车就会沿导轨5进入燃烧室2,推动推煤手柄8,推煤板10运动将煤有序地推入炉膛3,压下给煤手柄9,给煤车11以两轴端6为中心转动,排渣压板7翘起并压住给煤,板动给煤手柄9排渣压板将高于炉膛平面的型煤压下,将最底部一排燃烬渣煤排入冷渣室4。当新煤送入时,排渣压板7,首先压住的是最上部新煤,由新煤逐层挤压最底部渣煤入冷渣室。拉动给煤手柄给煤车沿导轨退出,完成一次给煤、排渣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燃用蜂窝状型煤常压锅炉给煤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煤车、给煤导轨、给煤手柄、推煤手柄、推煤板,端部装有给煤、推煤手柄和推煤板的给煤车位于设置在锅炉本体两侧,并由炉体内延伸到炉体外的两条给煤导轨之间,给煤车端部下面设有位于转动轴两端装有置于导轨槽内的滚动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煤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给煤手柄为管状,固定在给煤车端部,可前后推(拉)动的推煤手柄位于给煤手柄管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煤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推煤板位于给煤车内,与推煤手柄前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煤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给煤排渣装置中的给煤车其宽度为2块以上型煤宽度,长度为至少放置1块型煤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煤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给煤排渣装置中所说的给煤导轨凹槽相对的立式槽型结构位于炉排上方至少两块型煤的高度。
专利摘要燃用型煤常压锅炉给煤排渣装置,有给煤车、给煤导轨、给煤手柄、推煤手柄、推煤板,端部装有给煤、推煤手柄和推煤板的给煤车位于设置在锅炉本体两侧,并由炉体内延伸到炉体外的两条给煤导轨之间,给煤车端部下面设有位于转动轴两端装有置于导轨槽内的滚动轮组成。
文档编号F23K3/10GK2249355SQ95234498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5日
发明者肖广玉 申请人:肖广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