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燃煤锅炉和炉窑的单层反烧储煤式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000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于燃煤锅炉和炉窑的单层反烧储煤式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锅炉构造,具体地是一种应用于燃煤锅炉和炉窑的单层反烧储煤式燃烧室。
目前,我国在工业燃煤锅炉和民用燃煤锅炉中,其炉排大体可分为往复炉排、链条炉排,双层炉排和普通的单层炉篦等几种,煤基本是平铺或堆放在炉排上,或往前运动燃烧,(对于往复炉排和链条炉排而言)或反烧(对于双层炉排而言)或是原位置燃烧,(对于单层炉篦而言)在350KW以上的锅炉中采用往复和链条炉排的比较多,这两种炉排的缺点是需电力驱动,占地面积大,金属耗量高,且易出故障,在350KW以下的采暖炉或茶浴炉中,采用双层炉排的比较多,这种炉排的优点是烟气可以反烧,节能、消烟较好,其缺点是不能适用型煤,投煤量小,操作频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燃煤锅炉和炉窑的单层反烧储煤式燃烧室,将传统的在水平炉排上平铺或堆放的煤层竖起一定的高度,辅之以必要的装置,构成了竖井式储煤单层反烧燃烧室,达到燃煤燃烧完全,热效率高、节能、消烟除尘,减小对环境污染,且操作方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燃煤锅炉和炉窑的单层反烧储煤式燃烧室,其构造包括炉体、水箱、水管或火管,炉膛、炉排、鼓风机风道、投煤门、除灰门、烟囱,其特征在于其燃烧室的结构为在炉膛中部偏后上方设置有距离炉排适当高度的由若干横向水管间隔适当距离横向排列组成的水冷煤栅管,各横向水管两端与炉壁水冷夹层连通,该水冷煤栅管与设有投煤口的炉膛壁之间形成竖井式储煤燃烧室;在所述水冷煤栅管的后侧设有挡烟水套墙,其高度与水冷煤栅管的高度相应而能将从煤栅管空隙中流通过来的火焰烟气引入反烧燃烧室内进行反烧,烟气经挡烟水套墙下方的烟道进入水管区对水加热,在靠近挡烟水套墙下壁设有一横向二次风管,该风管管壁制有密集分布的向下和向后的风孔,对从挡烟水套墙下端反烧的烟气进行二次送风,该横向二次风管连接竖向的二次风管,该竖向风管连通鼓风机送风道;炉排由辊式炉排和斜置炉排构成,辊式炉排包括一至若干支辊轴,每支辊轴外圆设有密集交错排列的若干径向凸牙,辊轴上按不同角度铸有通风槽,其中一至两支辊轴设置在煤栅管的后侧,该辊轴支承在炉体的轴座中而可从炉外操纵旋转,斜置炉排由与炉膛成一定斜角放置的若干条状炉排相互间隔一定间隙构成,该斜置炉排一端支承于炉膛侧壁,一端支承于炉膛底架且与辊式炉排邻接在炉体的投煤门下方及斜置炉排上方的前壁上设置有通风门。
所述燃烧室应用于工业炉窑时,所述水冷煤栅管及围护结构可改为用耐火材料构制。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本燃烧室的结构和原理,可广泛应用于设计茶浴炉、水暖炉、热风炉工业炉窑等。(当用于工业炉窑时,需将围护结构部分由水套改为用耐火材料砌筑)派生出一批崭新的炉型,本燃烧室使正向燃烧和反向燃烧相结合,在节能、消烟除尘、改善环境和劳动强度,节约能源材料等诸方面有显著效果。
目前,利用本燃烧室的结构和原理,已设计试验成功了由15KW~200KW的不同规格的茶浴炉、水暖炉、蒸灶等。
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采暖锅炉的实施例示意图,为正视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2的A-A剖截视图。
图6是图5的B-B半剖和C-C半剖组合的局部剖截视图。
图7是图6的D向和E-E半剖组合的截面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家庭多用茶浴炉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同图8,为另一实施例。
附图编号1.竖井式储煤燃烧室2.反烧燃烧室 201.反烧通道3.水冷煤栅管 4.挡烟水套墙5.二次风管 501.竖管6.锅炉内火管区 601.烟道7.水箱 701.水管8.炉体 801.炉体水冷夹层9.辊式炉排 901.辊轴上的径向凸牙902.通风槽10.斜置炉排11.投煤门12.通风门 13.除灰门(一次风门)14.灰室15.鼓风机风道16.烟囱17.返烟室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燃煤锅炉和炉窑的单层反烧储煤式燃烧室,其构造包括炉体8、水箱7、水管或火管6,炉膛、炉排、鼓风机风道15、投煤门11、除灰门13、烟囱16,其燃烧室的结构为在炉膛中部偏后上方设置有距离炉排适当高度的由若干横向水管间隔适当距离横向排列组成的水冷煤栅管3,各横向水管两端与炉壁水冷夹层连通,该水冷煤栅管3与设有投煤口11的炉膛壁之间形成竖井式储煤燃烧室1;在所述水冷煤栅管的后侧设有挡烟水套墙4,其高度与水冷煤栅管的高度相应而能将从煤栅管空隙中流通过来的火焰烟气引入反烧燃烧室2内进行反烧,烟气经挡烟水套墙下方的烟道601进入水管区6对水加热,在靠近挡烟水套墙下壁设有一横向二次风管5,该风管管壁制有密集分布的向下和向后的风孔,对从挡烟水套墙下端反烧的烟气进行二次送风,该横向二次风管连接竖向的二次风管501,该竖向风管连通鼓风机送风道15;炉排由辊式炉排和斜置炉排构成,辊式炉排包括一至若干支辊轴9,每支辊轴外圆设有密集交错排列的若干径向凸牙901,辊轴上按不同角度铸有通风槽902,其中一至两支辊轴设置在煤栅管3的后侧见
图1,该辊轴支承在炉体的轴座中而可从炉外操纵旋转,斜置炉排10由与炉膛成一定斜角放置的若干条状炉排相互间隔一定间隙构成,该斜置炉排一端支承于炉膛侧壁,一端支承于炉膛底架且与辊式炉排邻接。
在炉体的投煤门下方及斜置炉排上方的前壁上设置有通风门12。
所述燃烧室应用于工业炉窑时,所述水冷煤栅管3及围护结构可改为用耐火材料构制。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1、用水冷煤栅管(管径φ)6×4~φ89×4,管间距105~120左右,数量视不同功率而定)或耐火煤栅异形砖将煤隔在煤栅管右侧成竖井式储存、气化和燃烧,视不同功率,一次加煤可达300~2000(mm)厚,并将后加入的煤置于高温樱红色煤的后面,该燃烧室既适用散煤,块煤,也适用型煤煤球,由于煤球中加了固硫成份,所以,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
2、在挡烟水套(或墙)和煤栅管之间设计有一烟道,该烟道的截面积也视不同功率而定,气化出的煤气经煤栅管之间的缝隙流至该空间,然后向下流动,遇到炉排上面樱红色的高温煤时,燃烧起火,然后烟气由挡烟水套或(挡烟墙)的左侧向上或向左流向其它受热面或炉窑加热室。
3、炉排由1支或若干支辊式炉排和斜置炉排构成,其中一支或二支辊式炉排设置在煤栅管的左侧,使已折出挥发份的高温煤流动燃烧至该炉排上面,这样,高温樱红色的煤已经处在挡烟水套(或墙)流过来的黑烟气(煤气)的前方,截住了黑烟,使之燃烧,达到了节能消烟的目的,辊式炉排上面按不同角度铸有通风槽,以加强炉排底部空气向上流动,加强燃烧和冷却炉排,辊式炉排径向凸牙可将所结焦渣轧碎,设置斜置炉排的目的有二个,一个是可以使右侧的炉灰向辊式炉排的方向流动,一个是空气可以从斜侧方向助燃更有利于煤的层燃,加速了高温区的燃烧。
4、在挡烟套(或墙)的下方设置有二次风管,管径视不同功率为DN40~DN80,该二次风管穿过下水套或炉墙和灰室相通,空气经灰室吸收了炉灰中的热量后,进入二次风管,然后由左、下侧的口孔喷出,这样就更加速了烟气的燃烧,对于锅炉而言,下水套有冷却二次风管的作用,使之免于烧坏,对于炉窑而言,该二次风管要作而妥善的处理。
5、视功率不同,在右侧斜置炉排上面,也可设计有一至若干个通风门,以加强竖井里储煤的气化和燃烧。
6、在灰室可布置有鼓风管,灰室底部可设水坑,以利于水煤气的产生。
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燃煤锅炉和炉窑的单层反烧储煤式燃烧室,其构造包括炉体、水箱、水管或火管,炉膛、炉排、鼓风机风道、投煤门、除灰门、烟囱,其特征在于其燃烧室的结构为在炉膛中部偏后上方设置有距离炉排适当高度的由若干横向水管间隔适当距离横向排列组成的水冷煤栅管,各横向水管两端与炉壁水冷夹层连通,该水冷煤栅管与设有投煤口的炉膛壁之间形成竖井式储煤燃烧室;在所述水冷煤栅管的后侧设有挡烟水套墙,其高度与水冷煤栅管的高度相应而能将从煤栅管空隙中流通过来的火焰烟气引入反烧燃烧室内进行反烧,烟气经挡烟水套墙下方的烟道进入水管区对水加热,在靠近挡烟水套墙下壁设有一横向二次风管,该风管管壁制有密集分布的向下和向后的风孔,对从挡烟水套墙下端反烧的烟气进行二次送风,该横向二次风管连接竖向的二次风管,该竖向风管连通鼓风机送风道;炉排由辊式炉排和斜置炉排构成,辊式炉排包括一至若干支辊轴,每支辊轴外圆设有密集交错排列的若干径向凸牙,辊轴上按不同角度铸有通风槽,其中一至两支辊轴设置在煤栅管的后侧,该辊轴支承在炉体的轴座中而可从炉外操纵旋转,斜置炉排由与炉膛成一定斜角放置的若干条状炉排相互间隔一定间隙构成,该斜置炉排一端支承于炉膛侧壁,一端支承于炉膛底架且与辊式炉排邻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燃煤锅炉和炉窑的单层反烧储煤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在炉体的投煤门下方及斜置炉排上方的前壁上设置有通风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燃煤锅炉和炉窑的单层反烧储煤式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应用于工业炉窑时,所述水冷煤栅管及围护结构可改为用耐火材料构制。
专利摘要一种应用于燃煤锅炉和炉窑的单层反烧储煤式燃烧室,该燃烧室由若干横向水管组成的水冷煤栅管,与设有投煤口的炉膛壁之间形成竖井式储煤燃烧室,在水冷煤栅管的后侧设有挡烟水套墙,形成反烧燃烧室,靠近烟气水套墙下壁设有一横向二次风管,炉排由辊式炉排和斜置炉排构成,辊式炉排的辊轴外设有若干径向凸牙和通风槽,斜置炉排与炉膛成一定斜角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燃煤燃烧完全,热效率高、节能、消烟除尘,减小对环境污染的优点。
文档编号F23C3/00GK2332896SQ9722151
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1日
发明者徐振民, 鹿则华 申请人:徐振民, 鹿则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