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206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器,特别是一种大功率电加热供热的装置。
目前,供热用的电热锅炉均为压力式。采用这种锅炉结构,外壳必须按压力容器进行制造和管理;同时电热管直接加热循环水,电热管上极易结垢,缩短电热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电热锅炉的热效率,浪费电能,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压力锅炉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常压状态下间接加热的电加热器。
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加热箱体1内装有电热管2,箱体1的外层设有保温层7,箱体1装有分别与进、出水管连接的进水口法兰8和出水口法兰9。其特征是在箱体1的两端分别装有转向室5,并通过多根管束4相连通。其中一端的转向室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水口法兰8和出水口法兰9连接,中间与进出水口隔离;另一端每两组相邻管束4之间相互隔离。多个电热管2平行安装在箱体1内的下部,在箱体1的顶部开设槽口与膨胀箱6连接一体,从膨胀箱6向箱体1内注入导热溶液3,导热溶液3与电热管2和管束4充分接触。
膨胀箱6的顶部加盖保温盖,在保温盖上设有出气孔。
该电加热器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结构的电热水箱内为常压,制造工艺简单。导热溶液导热性高,具有防垢、防腐作用,电热管的表面持久情节,消除了结垢层的阻热,延长了电热管的使用寿命。实验表明,循环水在管束内流速0.5米/秒时,其平均温度与导热溶液温度的温差保持在10-20℃,管束内结垢极其轻微。
附图及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中,1是箱体,2是电热管,3是导热溶液(图中未画出),4是管束,5是转向室,6是膨胀箱,7是保温层,10是排液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中,8是进水口法兰,9是出水口法兰。
实施例结合
图1和图2可以看出,该电加热器的箱体1是长方体,其长、宽、高由电加热器的功率大小来确定,例750千瓦时,长*宽*高=2100*800*1000(立方毫米)。电热管2从箱体1的两侧纵向水平排列,其数量由电加热器的总功率和电热管的功率来确定,例750千瓦时,使用30只25千瓦的电热管。管束4按电加热器的功率确定,例750千瓦时,使用18*2无缝钢管,错列布置,横向节距35毫米,纵向节距30毫米,每根管长1990毫米,分四回程,垂直方向十六层,共计344根管。转向室5由管束4决定。膨胀箱6的容积由溶液的体积和温差确定,750千瓦时,其体积为600*800*300(立方毫米)。保温层7用40毫米厚岩棉,外用0.7毫米不锈钢板包装。导电溶液3按每吨软化水配0.5公斤三聚磷酸钠配制,从膨胀箱6的上盖注入箱体1内,直至将箱体1注满为止。
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进出水口法兰8和9与水管线连接,启动循环水泵,完成水循环后,启动电加热器,实现加热、供暖。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加热器,在加热箱体(1)内装有电热管(2),箱体(1)的外层设有保温层(7),箱体(1)装有分别与进、出水管连接的进水口法兰(8)和出水口法兰(9),其特征是在箱体(1)的两端分别装有转向室(5),并通过多根管束(4)相连通,其中一端的转向室(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水口法兰(8)和出水口法兰(9)连接,中间与进出水口隔离;另一端每两组相邻管束(4)之间相互隔离,多个电热管(2)平行安装在箱体(1)内的下部,在箱体(1)的顶部开设槽口与膨胀箱(6)连接一体,从膨胀箱(6)向箱体(1)内注入导热溶液(3),导热溶液(3)与电热管(2)和管束(4)充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加热器,其特征是膨胀箱(6)的顶部加盖保温盖,在保温盖上设有出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器,特别是一种大功率电加热供热的装置。在箱体1的两端分别装有转向室5,并通过多根管束4相连通。多个电热管2平行安装在箱体1内的下部,在箱体1的顶部开设槽口与膨胀箱6连接一体,从膨胀箱6向箱体1内注入导热溶液3,导热溶液3与电热管2和管束4充分接触。该电加热器的水箱内为常压,导热溶液导热性高,具有防垢、防腐作用,电热管的表面持久情节,消除了结垢层的阻热,延长了电热管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4H9/18GK2415310SQ00214399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0日
发明者李龙芝 申请人:李龙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