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燃煤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498阅读:2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用燃煤火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炉技术。
使用煤炭做取暖炉的燃料由来已久,而且种类繁多。但已有取暖炉加一次煤最多只能连续燃烧12小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一次煤可以连续供暖24小时,而且热效率高的家用燃煤火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炉内的加热体是由前加料槽,后加料槽,以及在前、后加料槽两侧的侧向保护板,还有在其下方的前筐,后筐和侧边筐组成的;在炉前面的上炉门上装有玻璃窗,在前、后筐下装有除灰蓖和底篦,底篦下是炉灰箱;在炉后部横肋处开有烟道接口;恒温控制器与炉后下部恒温器调节盖相连。
前加料槽的料斗是可调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加料槽的形状,特别是前加料槽的料斗可调,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按照燃料的大小(颗粒的直径)改变位置,使得待烧煤炭被卡在前、后料槽之间,并且只随着燃烧在前、后及侧边筐里缓慢下降,可以保证加一次煤连续燃烧24小时。取暖者可以通过炉门上的玻璃窗观察炉内跳动火苗,使冬日家居生活更添情趣,还可通过恒温控制器,调节火炉的燃烧温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煤。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右半边前门面的剖视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热体侧面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附
图1、2、3所示,由铸铁顶板1,底板11,侧板21,炉前门面14以及炉后面6组成的燃煤火炉,其内的加热体是由前加料槽4,后加料槽5以及在前后加料槽两侧的侧向保护板3,以及在其下方的侧边筐10,前筐8和后筐9组成的;在铸铁顶板1上开口处加盖子2;在炉前门面14上开有炉门13,其上装有玻璃窗7和炉灰盒门15;在前、后筐8,9的下方有除灰磨篦16和底篦20;在底篦20下方是炉灰箱17;在火炉后部横肋22处开有烟道接口12;在火炉后下方的恒温器调节盖18连着恒温控制器19。
前加料槽4是可以调节的(见附图4)。
由于前加料槽4是可以调节的,因而能够按照燃料的大小改变其位置,将煤炭卡在前、后加料槽4、5之间,并随着燃烧在前后筐8、9内缓慢下降,前、后及侧边筐8、9、10能够限制除灰磨篦16和底篦20与火的表面接触,同时保持煤炭堆是炽热的,因此可以保证加一次煤连续燃烧24小时。
燃料煤通过铸铁顶板1的填料口被放置在底篦20和除灰磨篦16上(区域D),在前、后及侧边筐8、9、10之间,并堆积在料槽(区域Ⅰ)之间,随着下层煤的连续燃烧,在料槽之间的煤炭高度下降。
由于火炉是密封的,空气进入的唯一途径是恒温器调节盖18(区域A)进入的。正是此恒温器调节盖18通过恒温调节器19,方便地调节炉内煤炭的燃烧。从恒温器调节盖18进入的空气通向除灰磨篦16的下方(区域B),一部分空气穿过除灰磨篦16维持在一薄层煤炭(区域C)上的燃烧,另一部分空气沿着前、后及侧边筐8、9、10通过并经过开口(区域E)穿过薄层,这部分空气使得一些悬浮在烟雾中的小颗粒有一个更完善的燃烧。
烟雾从前加料槽4(区域F)前面经过,到后加料槽5(区域G)的后边,进入烟道接口12(区域H)朝烟道排放。
燃烧得到的灰烬可以穿过除灰磨篦16落到炉灰箱17里;摆动除灰磨篦16可以将灰烬排到下方的炉灰箱17内,炉灰盒门15能够抽出和除掉炉灰,而不停止火炉内加热的运行。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燃煤火炉,是由铸铁顶板,底板,侧板,炉前门面,炉后面组成的,其特征是,炉内的加热体是由前加料槽,后加料槽,以及在前、后加料槽两侧的侧向保护板,还有在其下方的前筐,后筐和侧边筐组成的;在炉前面的上炉门上装有玻璃窗,在前、后筐下装有除灰蓖和底篦;底篦下是炉灰箱;在炉后部横肋处开有烟道接口;恒温控制器与炉后下部恒温器调节盖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火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体是由前加料槽,后加料槽,以及在前后加料槽两侧的侧向保护板,还有在其下方的前筐、后筐和侧边筐组成的。前加料槽的料斗可调。恒温控制器与火炉后下部的恒温器调节盖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料斗能够按照燃料直径大小改变位置,将待烧煤炭卡在前、后料槽之间,并随着燃烧在前、后筐里缓慢下降。加一次煤可以燃烧24小时,还可调节温度,观察炉内燃烧状况。
文档编号F24B1/00GK2449095SQ0023855
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8日
发明者西里斯·吕迪 申请人:供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