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233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加热新骨料、铺设道路时挖起的铺设废料(再生骨料)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拌和厂理想的是设置在铺设道路的施工场所附近,以可以快速地将制造的沥青混合材料供给铺设机械。但是由于其所需设置面积大,所以不能设置在狭窄的地方,有时受设置场所的限制,不能设置在铺设道路的施工现场附近。
近年来,沥青拌和厂在制造沥青混合材料的新混合材料的设备之外,还要求设置用于制造再生混合材料和排水性混合材料的附加设备,其所需面积也变得更大,因此越来越难于选择设置场所。
已往,着眼于沥青拌和厂的构成装置的配置,为了尽可能减小所需设置面积进行了种种尝试,但是,上述构成装置中,占有很大所需设置面积的主体混合塔和骨料干燥装置(干燥机),仅凭在装置的配置上下工夫,尤其是对具有所述附加设备的沥青拌和厂,未能充分地减小所需设置面积。
在沥青拌和厂的构成装置中,骨料干燥装置是将长的圆筒状旋转鼓沿其长度方向横放配置的,故若能将其长度减小,就能由此减小其自身的所需设置面积,同时,也可缩短其与向骨料干燥装置供给骨料的骨料料斗之间的距离,有效地减小整体的所需设置面积。
现有骨料干燥装置是使骨料在旋转鼓内利用刮板而反复刮起和落下,并在其自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期间,用来自喷烧器的燃烧气体进行干燥加热的装置,旋转鼓的长度L充分确保骨料在旋转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得到适于沥青混和材料制造的骨料的干燥度,因此,长度L相对于旋转鼓的直径D的比(L/D)实用上设定为3.0~5的范围。
通常,骨料的滞留时间T由T=k×L(D×Sd×N)(k是系数,Sd是旋转鼓的倾斜,N是旋转鼓的转速)的公式给出,如果为减小骨料干燥装置的设置面积而减小长度相对于旋转鼓的直径的比(L/D),则由上述公式可知,骨料的滞留时间T与其成比例缩短,不能得到骨料所需的干燥度。
因此,在现有骨料干燥装置中,不能使上述长度相对于旋转鼓的直径的比(L/D)小于上述设定的范围,不能通过减小其设置面积而减少沥青拌和厂的所需设置面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具有圆筒状旋转鼓,该圆筒状旋转鼓支承在支承台上,可绕倾斜的轴旋转自如,其内部沿周向和轴向设有多个刮板,供给到该旋转鼓内部的骨料利用所述刮板自旋转鼓的下部刮起,由上部落下,沿旋转鼓的轴向自其一侧向另一侧输送,同时利用送入旋转鼓内的热风干燥加热所述骨料,所述旋转鼓的长度相对于其直径的比设定在1.5~2.5的范围内。
根据该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由于旋转鼓的长度L相对于直径D的比(L/D)设定在1.5~2.5的范围内,故旋转鼓在其容积一定的情况下,与现有装置相比,可缩短长度L增大直径D。
因此,由刮板刮起的骨料由旋转鼓的上部落下的区域(骨料落下膜的宽度)变大,即使旋转鼓的长度L短,骨料与热风的接触也能良好地进行,可得到所需的干燥度,同时,旋转鼓的长度L短去的部分可减小骨料干燥装置的平面积(所需设置面积)。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的系统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的主要部分纵剖面图;图3是图2的X-X剖面图;图4是图3的Y向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的主要部分纵剖面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的系统图;图7是本发明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和现有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的设置平面积的比较图,图7(A)是本发明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的设置平面图,图7(B)是现有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的设置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
图1~图4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A。
该骨料干燥装置A包括旋转鼓3,其具有位于同一轴线上、串联且结合为一体的再生骨料用鼓(第一旋转鼓)1和新骨料用鼓(第二旋转鼓)2;冷集流腔4及热料斗5,分别在再生骨料用鼓1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图1、2中为左端部和右端部)围绕再生骨料用鼓1而设置;冷集流腔6及热料斗7,分别在新骨料用鼓2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图1、2中为左端部和右端部)围绕新骨料用鼓2而设置;喷烧器8,其设在热料斗7上;再生骨料投入装置9,与再生骨料用鼓1的一端侧相连,向所述鼓1内供给再生骨料;新骨料投入装置10,与新骨料用鼓2的一端侧相连,向所述鼓2内供给新骨料;脱臭炉12,其具有喷烧器11;和集尘装置13。
所述旋转鼓3具有利用设在其长度方向中央的隔壁3a将一个圆筒状鼓划分而成的所述再生骨料用鼓1和新骨料用鼓2,其轴线倾斜,使所述再生骨料用鼓1侧较高。旋转鼓3的嵌于其外周上的铁圈3b、3b载置于支承台14上设置的辊15a、15b上,使旋转鼓3支承在支承台14上,可沿周向旋转自如。通过所述辊15a、15b使旋转鼓3旋转的电动机等构成的旋转驱动装置16固定在支承台14上。
在所述再生骨料用鼓1的另一端侧沿周向开有多个与所述热料斗5连通的通孔h1,使被干燥加热的再生骨料由设于热料斗5下部的排出口5a排出。在所述新骨料用鼓2的一端侧沿周向开有多个与所述冷料斗6连通的通孔h2,将新骨料自所述新骨料投入装置10投入鼓2内。
另外,在所述再生骨料用鼓1和新骨料用鼓2的内周面上,沿周向和轴向分别按适当间隔设有多个刮板17,以分别将再生骨料和新骨料自各鼓1、2的下部g1刮起并在上部g2使其落下。
如图2所示,所述刮板17平行于各鼓1、2的轴向设有位于再生骨料、新骨料投入侧(各骨料输送方向E的上流侧)即再生骨料用鼓1和新骨料用鼓2的一端侧的各刮板部件18。另外,位于再生骨料、新骨料的排出侧(各骨料输送方向E的下流侧)即再生骨料用鼓1和新骨料用鼓2的另一端侧的各刮板部件19向使各骨料返回上流侧的方向倾斜设置。也就是说,刮板部件19以倾斜角度θ倾斜,使得下流侧端部19a比上流侧端部19b更靠近各鼓1、2的旋转方向口侧(参照图4)。
各刮板17的横断面形成大致U字形,沿各鼓1、2的长度方向延长,各刮板17的一侧(基端侧)的侧边部17a固定在各鼓1、2的内壁面上。各刮板17的底边部17b朝向各鼓1、2的大致中心方向,且各刮板17的另一侧(自由端侧)的侧边部17c朝向各鼓1、2的旋转方向F。
在倾斜的各刮板部件19的自由端侧的侧边部19c沿其长度方向以适当间隔贯通开设有多个长边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缝隙19d。
所述倾斜的各刮板部件19沿各鼓1、2的轴向不仅可设一组也可以设置多组。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各组彼此的相位相互统一于各鼓1、2的旋转方向或使其错开,另外,也可以自上流侧的部件向下流侧的部件使其倾斜角度θ逐渐变大。另外,各刮板17可以省去平行的刮板18,由全部倾斜的刮板19构成。这种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自上流侧的部件向下流侧的部件使其倾斜角度θ逐渐变大。
所述再生骨料用鼓(第一旋转鼓)1和新骨料用鼓(第二旋转鼓)2各自的长度L相对于其直径D的比(L/D)设定在1.5~2.5的范围内。
当上述比(L/D)不足1.5时,各鼓1、2内被干燥加热并沿轴向输送的再生骨料和新骨料在各鼓1、2内的滞留时间过短,所述再生骨料和新骨料的干燥度不适于制造沥青混和材料。而当上述比(L/D)超过2.5时,各鼓1、2的长度变得过长,各鼓1、2的表面积变大,壁面的散热多,增加了喷烧器的燃料消耗。
所述再生骨料用鼓1和新骨料用鼓2具有相同的直径,但也可以使相互的直径不同,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各自的长度L相对于其直径D的比(L/D)也要设定在所述范围内。
所述冷集流腔4具有上部设有再生骨料投入口4a的溜槽4b,端面部具有热风导入口4c,固定在所述支承台14上,所述再生骨料用鼓1的一端侧为允许所述鼓1的旋转而封闭。
所述热料斗5设有下部具有排出口5a、上部具有去雾过滤器5b的排气箱5c,允许再生骨料用鼓1的旋转,固定在所述支承台14上。
所述冷料斗6上部具有排气箱6a,排气箱6a的侧部设有溜槽6b,允许新骨料用鼓2的旋转,固定在所述支承台14上。
所述热料斗7下部具有排出口7a,端面部具有热风导入口7b,固定在所述支承台14上,封闭所述新骨料用鼓2的另一端侧,以允许该鼓2的旋转。
所述再生骨料投入装置9由带式输送机等构成,上端部与所述冷集流腔4的再生骨料投入口4a相连。
新骨料投入装置10由带式输送机10a和投入提升机10b等构成,与所述冷料斗6的溜槽6b相连。
所述脱臭炉12自所述热料斗5的排气箱5c经设有送风机21和电机控制的风门22的送气通道20导入排出气体,由喷烧器11使排出气体中的残存重雾燃烧。脱臭炉12的排出口分别经具有开闭调节自如的风门23a、24a的分支通道23、24,与所述冷集流腔4的热风导入口4c和所述热料斗7的热风导入口7b连接。
所述集尘装置13由袋式除尘器构成,其上流侧经具有开闭调节自如的排气气流调节器25a、26a的排气通道25、26连接在所述热料斗5的排气箱5c和所述冷料斗6的排气箱6a上。
所述集尘装置13的下流侧通过具有电机控制的风门27和排风机28的吸引通道29连接有烟囱30。
下面说明如上结构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的作用。
在同时干燥加热再生骨料和新骨料的情况下,使旋转鼓3旋转,同时使所述再生骨料投入装置9和新骨料投入装置10工作,然后,使所述热料斗7的喷烧器8和脱臭炉12的喷烧器11工作。将来自脱臭炉12的热风送入再生骨料用鼓1,将来自喷烧器8和脱臭炉12的热风送入新骨料用鼓2,经投入口4a和溜槽4b将再生骨料,经溜槽6b将新骨料分别投入各鼓1、2中。投入各鼓1、2的骨料(再生骨料、新骨料)被自上流侧向下流侧输送,同时被干燥加热,自所述热料斗5的排出口5a、所述热料斗7的排出口7a分别排出。各骨料的干燥加热所排出的排出气体由排风机28流经集尘装置13而净化,从烟囱30排放到大气中。
在上述中,自其一端侧(上流侧)投入再生骨料用鼓1中的再生骨料,由再生骨料用鼓1的内周设置的刮板17于再生骨料用鼓1的下部捞起,在上部使其落下,如此反复,同时,依序向另一端侧(下流侧)输送,使其与来自脱臭炉12的热风接触,进行干燥加热。此时,设于所述刮板17的下流侧的刮板部件19向使所述再生骨料返回上流侧的方向倾斜,故在再生骨料用鼓1的下流侧,再生骨料的朝向下流的输送速度变缓,再生骨料用鼓1内再生骨料的滞留时间被充分确保。
在倾斜的所述刮板部件19的侧边部19c设有缝隙19d,故在刮板部件19沿再生骨料用鼓1的周向上升期间,再生骨料利用底边部19e渐渐返回上流侧,同时,自所述缝隙19d向鼓1的下部落下,再生骨料的落下膜(落下分布)均匀。
通过将鼓1的长度L相对于直径D的比(L/D)设定在1.5~2.5的范围内,可将鼓1的直径D设定得较大,可增大上述再生骨料的落下膜的宽度,故再生骨料与热风的接触良好。
因此,根据所述再生骨料用鼓1,即使如上所述将鼓1的长度L相对于直径D的比(L/D)设定在小于现有技术的1.5~2.5的范围内,也可以可靠地供给具有可良好地制造沥青混和材料的干燥度的再生骨料。
在所述再生骨料进行再生骨料的干燥加热的同时,投入新骨料用鼓2的一端的上流侧的新骨料伴随着该鼓2的旋转向下流侧依序输送并被干燥加热,此时,新骨料用鼓2内新骨料的干燥加热作用与所述再生骨料用鼓1的情况同样,故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中,干燥加热再生骨料产生的包括重雾成分的排出气体由所述热料斗5的排出箱5c的去雾过滤器5b去除重雾成分后,通过排气通道25,与新骨料的干燥加热作用而流经排气通道26的排出气体合流,由集尘装置13吸引,除去粉尘。因此,排出气体中的重雾及粉尘被更完全地除去,并且,即使集尘装置13采用袋式除尘器,其网眼堵塞也会减轻。
在上述中,当打开风门22使送风机21工作时,通过所述去雾过滤器5b的排出气体就通过送气通道20被送入脱臭炉12的燃烧室,在此使残存重雾燃烧。因此,可防止重雾引起的臭气公害。
朝向脱臭炉12的排出气体的循环量通过调节风门22和排气气流调节器25a的开闭度及调节送风机21的运转速度来调节。脱臭炉12产生的热风对再生骨料用鼓1和新骨料用鼓2的分配量通过调节风门23a、24a的开闭度来调节。
在上述中,说明了使用再生骨料用鼓1和新骨料用鼓2两者干燥加热再生骨料和新骨料的情况。但是,通过关闭排气通道26的排气气流调节器26a和分支通道24的风门24a,同时,使新骨料投入装置10停止,将再生骨料供给到再生骨料用鼓1,可仅干燥加热再生骨料。通过关闭排气通道25的排气气流调节器25a和各分支通道23、24的风门23a、24a和送气通道20的风门22,同时,停止脱臭炉12的喷烧器11的工作和再生骨料投入装置9,将新骨料供给到新骨料用鼓2,可仅干燥加热该新骨料。
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B。
图5的骨料干燥装置B不象所述实施例1的骨料干燥装置A那样由再生骨料用鼓1和新骨料用鼓2一体结合成旋转鼓3,而是分体构成两鼓1、2。而且,再生骨料用鼓(第一旋转鼓)1a和新骨料用鼓(第二旋转鼓)2a分别介由由电动机(旋转驱动装置)16a、16b独立驱动旋转的辊15c、15d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支承台14上。
其他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的装置相同,故对相同的结构部分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根据该实施例2的骨料干燥装置B,除可实现与上述实施例1的骨料干燥装置A同样的作用效果外,还具有下述的作用效果。
也就是说,由于可独立驱动再生骨料用鼓(第一旋转鼓)1a和新骨料用鼓(第二旋转鼓)2a,故在可不使用一侧的鼓的情况下,可停止该鼓的运转,由另一鼓的单独运转进行作业,可节省能源。另外,由于在一侧的鼓进行检修等期间,另一侧的鼓可继续工作,故可使骨料干燥装置高效地进行运转。并且,在维修中要更换鼓时,由于每个鼓的长度短,故可容易地进行更换作业。
在实施例2的骨料干燥装置B中,与实施例1的骨料干燥装置A的情况同样,是将再生骨料用鼓1a和新骨料用鼓2a的轴线配置在同一轴线上而构成的,但是,由于再生骨料用鼓1a和新骨料用鼓2a是独立驱动的,故未必一定如此构成。将两鼓1a、2a的轴线分别配置在倾斜方向相同、倾斜角度同一或不同的两个线上构成也可以。也可以配置在倾斜方向相反倾斜角度同一或不同的线上。这些情况下,在因倾斜而处于高位的各鼓1a、2a的端部侧设置骨料(再生骨料、新骨料)的投入口,在处于低位的端部侧设置骨料的排出口,自高位侧向低位侧输送骨料。
另外,图6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C。
图6的骨料干燥装置C是将再生骨料用鼓(第一旋转鼓)1b和新骨料用鼓(第二旋转鼓)2b支承在不同的支承台上,并设于沥青拌和厂的装置。
其他结构与所述各实施例的骨料干燥装置A、B相同,故对相同的结构部分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根据该实施例的骨料干燥装置C,除可实现与上述各实施例的骨料干燥装置A、B同样的作用效果外,还可根据设置场所的状况,适当地设定配置再生骨料用鼓1b和新骨料用鼓2b。
根据所述实施例1、2、3的骨料干燥装置A、B、C,由于再生骨料用鼓(第一旋转鼓)1、1a、1b和新骨料用鼓(第二旋转鼓)2、2a、2b的至少一者将旋转鼓的长度L相对于直径D的比(L/D)设定为小于现有骨料干燥装置的数值,为1.5~2.5的范围内,故可缩短骨料干燥装置的旋转鼓3的总长,并由此减小骨料干燥装置的所需设置面积,同时,可减小鼓的表面积,减少鼓的外壁面的散热,节省能源。在将骨料干燥装置设置在高架台上时,可缩短架台的长度,实现其小型化,大幅度消减制作费用。
另外,例如当相对于旋转鼓直径D=2.1m、长度L=8m的现有新骨料用鼓(鼓的容积为27.7m3),将鼓的容积相同的本发明的新骨料用鼓设定为旋转鼓的直径D=2.6m时,则长度L=5.2m,L/D=2.0,旋转鼓的长度L比现有的短2.8m。另外现有旋转鼓的表面积为52.8m2,而本发明的新骨料用鼓的表面积为42.5m2,与现有的相比约减少19.5%。该表面积的减少量可减少鼓壁的散热,根据实际的运转效果,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新骨料用鼓,与现有的相比,热效率可提高5~10%,可获得省能效果,这已得到确认。
图7是比较将所述实施例1的骨料干燥装置A或实施例2的骨料干燥装置B设置于沥青拌和厂时(图7(A))骨料干燥装置的设置面积S1、和现有的将再生骨料用鼓和新骨料用鼓支承在不同的支承台上的骨料干燥装置并设于沥青拌和厂时(图7(B))骨料干燥装置的设置面积S2的图。由图7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骨料干燥装置与现有骨料干燥装置比,可大幅度减少(约减少40%)设置面积。
另外,在图7中,标号2y为现有干燥加热装置的再生骨料用鼓,标号31为沥青拌和厂的混合塔,标号32是再生骨料的储藏装置,标号33是附设于再生骨料用鼓2y的燃烧室。其他符号与所述各实施例的骨料干燥装置A、B中已说明的构成要素的符号相同。
由于在所述旋转鼓3的内部设有刮板19,该刮板19向使再生骨料或新骨料相其移送方向的上流侧返回的方向倾斜,故如上所述,即使鼓的长度L相对于直径D的比(L/D)设定为小于现有装置,也可充分确保再生骨料或新骨料在旋转鼓3内的滞留时间,可得到在沥青拌和厂制造沥青混合材料必需的干燥度。
另外,通过使所述现有新骨料鼓(旋转鼓的直径D=2.1m,长度L=8m,L/D=3.8)和所述本发明的新骨料用鼓(旋转鼓的直径D=2.6m,长度L=5.2m,L/D=2.0)实际运转,对旋转鼓内骨料的滞留时间T、骨料的干燥度(干燥后骨料的残留含水率)w进行了比较,其结果,确认了在现有新骨料鼓中T=180~210秒,w=0.05%,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新骨料用鼓中,T=218秒,w=0.02~0.06%,本发明的新骨料用鼓尽管其旋转鼓的L/D小于现有的鼓,但是骨料的滞留时间、干燥度均不逊色于现有的鼓。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旋转鼓3均具有再生骨料用鼓1、1a、1b和新骨料用鼓2、2a、2b,对再生骨料和新骨料两者或其中一者进行干燥加热,但是,也可以作为仅具有再生骨料用鼓和新骨料用鼓之一,并单独干燥加热再生骨料和新骨料之一的骨料干燥装置而构成。这种情况下,也可减小骨料干燥装置的所需设置面积,也可节省能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由于旋转鼓的长度L相对于直径D的比(L/D)设定在1.5~2.5的范围内,故旋转鼓在容积一定的情况下,与现有旋转鼓相比,可缩短长度L,增大直径D,因此,可增大由刮板刮到上部的骨料的落下膜的宽度,即使旋转鼓的长度短骨料与热风的接触也可良好地进行,可得到所需的干燥度。
并且,旋转鼓的长度缩短的部分可减小骨料干燥装置的所需设置面积。
因此,可不限制设置场所的选择而容易地设置沥青拌和厂。
权利要求
1.一种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具有圆筒状旋转鼓,该圆筒状旋转鼓支承在支承台上,可绕倾斜的轴旋转自如,其内部沿周向和轴向设有多个刮板,供给到该旋转鼓内部的骨料利用所述刮板自旋转鼓的下部刮起,由上部落下,沿旋转鼓的轴向自其一侧向另一侧输送,同时利用送入旋转鼓内的热风干燥加热所述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鼓的长度相对于其直径的比设定在1.5~2.5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将各刮板部件的基端侧固定在旋转鼓的内壁面上,自由端侧朝向旋转鼓的大致中心方向,长度方向向着旋转鼓的长度方向而配置,设于骨料输送方向下流侧的刮板部件,其长度方向相对于旋转鼓的轴线方向朝着使骨料返回上流侧的方向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的刮板部件在其自由端设有朝向旋转鼓的旋转方向的侧边部,在该侧边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缝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鼓具有干燥加热再生骨料的第一旋转鼓和干燥加热新骨料的第二旋转鼓,所述第一、第二旋转鼓使各自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线上,串联并结合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鼓具有干燥加热再生骨料的第一旋转鼓和干燥加热新骨料的第二旋转鼓,所述第一、第二旋转鼓相互沿轴线方向串联配置,相互独立地被驱动旋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鼓并设有具有喷烧器的脱臭炉,由所述第一旋转鼓排出的废气在所述脱臭炉被燃烧,导入所述第一旋转鼓和第二旋转鼓的至少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臭炉的燃烧气的排出口经具有开闭自如的风门的分支通道,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鼓和第二旋转鼓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鼓具有干燥加热再生骨料的第一旋转鼓和干燥加热新骨料的第二旋转鼓,所述第一、第二旋转鼓各自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线上,串联并结合为一体。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鼓具有干燥加热再生骨料的第一旋转鼓和干燥加热新骨料的第二旋转鼓,所述第一、第二旋转鼓相互沿轴线方向串联配置,相互独立地被驱动旋转。
全文摘要
一种沥青拌和厂的骨料干燥装置,可在不降低骨料的干燥度的情况下,缩短旋转鼓的长度,减小骨料干燥装置的所需设置面积,节省能源。将再生骨料用鼓和新骨料用鼓结合在一条直线上的旋转鼓由辊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支承台上。各鼓将长度L相对于其直径D的比(L/D)设定在1.5~2.5的范围内。内部沿周向和轴向设有多个刮板,刮板上设于骨料输送方向下流侧的刮板部件向使骨料返回的方向倾斜。在各刮板部件的侧边部开设有长边位于刮板部件的长度方向的缝隙,由各刮板部件刮起后落下的骨料落下膜均匀,与热风的接触可良好地进行。
文档编号F26B11/00GK1380920SQ01801303
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7日
发明者吉野健治 申请人:株式会社新泻铁工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